承德市暢遠旅行社
王守軍(河北捷圣律師事務所)
王某某
張華(河北承天律師事務所)
王某某
上訴人(原審被告)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住所地:新華路北1號。
法定代表人李軍,該單位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王守軍,河北捷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現(xiàn)用名王世喜,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攝影師。住址:承德市北興隆街小區(qū)12號樓2單元604室。
委托代理人張華,河北承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攝影師。住址:承德市北興隆街小區(qū)13號樓3單元606室。
委托代理人張華,河北承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因與王某某、王某某著作權侵權糾紛一案,不服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法定代表人李軍、其委托代理人王守軍;王某某及其與王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華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一審法院當庭向雙方當事人宣布了合議庭成員。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也于開庭前分兩次復印了有關證據(jù),由于王某某、王某某向法庭提交的身份證、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證是復印件,在庭審休庭時,其取回原件并進行了質(zhì)證。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一審提交的五份證據(jù)均在一審卷中。在給承德市暢遠旅行社送達民事判決書和民事裁定書的送達回證上,記載了拒絕簽收。綜上,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已依法行使了其訴訟權利,一審程序程序合法。
關于王某某、王某某是否就是作品上署名的王世喜、王世忠。王某某、王某某提交了二人的身份證、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證,以及王世喜的戶口登記卡,承德市公安局獅子溝派出所、承德市雙橋區(qū)熱河攝影家協(xié)會出具的證明證實王某某、王某某就是王世喜、王世忠。承德市雙橋區(qū)熱河攝影家協(xié)會出具的證明說明了王世喜與王某某身份證號130802600810141為同一人,王世忠與王某某身份證編號130802630821143為同一人。承德市公安局獅子溝派出所作為戶籍管理機關在上述證明上注明“情況屬實”,并加蓋了公章。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只是認為不能證明王某某、王某某所提出的主張,但未提出任何證據(jù)來證實王世喜、王世忠還另有他人。因此,可以認定王某某、王某某就是王世喜、王世忠,對于承德市暢遠旅行社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承德市暢遠旅行社的行為是否屬于合理使用問題。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在其網(wǎng)頁上使用王某某、王某某已經(jīng)發(fā)表的11幅攝影作品,只有“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提供”字樣,未注明作者姓名,未注明出處,也無證據(jù)證明已支付報酬。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作為承德市的旅游企業(yè),在其經(jīng)營的網(wǎng)頁上使用王某某、王某某有關承德風光的攝影作品顯然與其經(jīng)營活動有關。因此,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所稱其使用照片僅僅是為了說明某一問題,是為了宣傳承德風光,沒有商業(yè)目的,構成合理使用的主張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賠償損失問題。王某某、王某某是承德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其攝影作品曾經(jīng)多次獲獎。王某某、王某某發(fā)現(xiàn)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使用其作品并進行公證的時間是2003年6月18日。一審認定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使用訴爭攝影作品的網(wǎng)頁關閉的時間是2003年8月15日,對此事實王某某、王某某沒有上訴,應予認定。2003年6月18日發(fā)現(xiàn)侵權事實后,王某某、王某某直到2005年5月才起訴。綜合考慮上述情況,一審判決每幅作品賠償8000元過高,以每幅攝影作品賠償2000元較為合適。王某某、王某某為制止侵權而收集、固定證據(jù)所支出的公證費800元應予支持。關于律師費,應依照河北省物價局、河北省司法廳聯(lián)合下發(fā)的《河北省律師服務收費臨時標準》,按法院確定的賠償數(shù)額計算,可以支持1100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第四項,即“駁回王某某、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變更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第一、二項為:承德市暢遠旅行社賠償王某某、王某某損失22000元,合理費用公證費800元,律師費1100元;
四、變更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第三項為: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在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以書面形式向王某某、王某某賠禮道歉,內(nèi)容須經(jīng)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核;逾期不履行該義務,由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jù)判決書擬定公告刊登于承德市公開發(fā)行的報刊上,費用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
一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1900元,王某某、王某某承擔2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1900元,王某某、王某某承擔2000元,訴訟保全費1800元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承德市暢遠旅行社預交的上訴費中應由王某某、王某某承擔的部分不再退還,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在執(zhí)行中折抵。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一審法院當庭向雙方當事人宣布了合議庭成員。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也于開庭前分兩次復印了有關證據(jù),由于王某某、王某某向法庭提交的身份證、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證是復印件,在庭審休庭時,其取回原件并進行了質(zhì)證。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一審提交的五份證據(jù)均在一審卷中。在給承德市暢遠旅行社送達民事判決書和民事裁定書的送達回證上,記載了拒絕簽收。綜上,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已依法行使了其訴訟權利,一審程序程序合法。
關于王某某、王某某是否就是作品上署名的王世喜、王世忠。王某某、王某某提交了二人的身份證、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證,以及王世喜的戶口登記卡,承德市公安局獅子溝派出所、承德市雙橋區(qū)熱河攝影家協(xié)會出具的證明證實王某某、王某某就是王世喜、王世忠。承德市雙橋區(qū)熱河攝影家協(xié)會出具的證明說明了王世喜與王某某身份證號130802600810141為同一人,王世忠與王某某身份證編號130802630821143為同一人。承德市公安局獅子溝派出所作為戶籍管理機關在上述證明上注明“情況屬實”,并加蓋了公章。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無異議,只是認為不能證明王某某、王某某所提出的主張,但未提出任何證據(jù)來證實王世喜、王世忠還另有他人。因此,可以認定王某某、王某某就是王世喜、王世忠,對于承德市暢遠旅行社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承德市暢遠旅行社的行為是否屬于合理使用問題。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在其網(wǎng)頁上使用王某某、王某某已經(jīng)發(fā)表的11幅攝影作品,只有“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提供”字樣,未注明作者姓名,未注明出處,也無證據(jù)證明已支付報酬。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作為承德市的旅游企業(yè),在其經(jīng)營的網(wǎng)頁上使用王某某、王某某有關承德風光的攝影作品顯然與其經(jīng)營活動有關。因此,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所稱其使用照片僅僅是為了說明某一問題,是為了宣傳承德風光,沒有商業(yè)目的,構成合理使用的主張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賠償損失問題。王某某、王某某是承德市攝影家協(xié)會會員,其攝影作品曾經(jīng)多次獲獎。王某某、王某某發(fā)現(xiàn)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使用其作品并進行公證的時間是2003年6月18日。一審認定承德市暢遠旅行社使用訴爭攝影作品的網(wǎng)頁關閉的時間是2003年8月15日,對此事實王某某、王某某沒有上訴,應予認定。2003年6月18日發(fā)現(xiàn)侵權事實后,王某某、王某某直到2005年5月才起訴。綜合考慮上述情況,一審判決每幅作品賠償8000元過高,以每幅攝影作品賠償2000元較為合適。王某某、王某某為制止侵權而收集、固定證據(jù)所支出的公證費800元應予支持。關于律師費,應依照河北省物價局、河北省司法廳聯(lián)合下發(fā)的《河北省律師服務收費臨時標準》,按法院確定的賠償數(shù)額計算,可以支持1100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 ?第一款 ?第(一)、(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第四項,即“駁回王某某、王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二、變更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第一、二項為:承德市暢遠旅行社賠償王某某、王某某損失22000元,合理費用公證費800元,律師費1100元;
四、變更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2005)承民初字第74號民事判決第三項為: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在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以書面形式向王某某、王某某賠禮道歉,內(nèi)容須經(jīng)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審核;逾期不履行該義務,由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據(jù)判決書擬定公告刊登于承德市公開發(fā)行的報刊上,費用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
一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1900元,王某某、王某某承擔2000元;二審案件受理費3900元,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1900元,王某某、王某某承擔2000元,訴訟保全費1800元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承擔。承德市暢遠旅行社預交的上訴費中應由王某某、王某某承擔的部分不再退還,由承德市暢遠旅行社在執(zhí)行中折抵。
審判長:劉占魁
審判員:馮勝杰
審判員:牛世紅
書記員:張曉梅(兼)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