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反訴被告):房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南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洪祥,上海市臨港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反訴原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普陀區(qū)。
法定代表人:孫雙洪,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修發(fā),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
原告房某某與被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等(以下簡稱“金某公司”)車輛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6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中,原、被告一致同意延長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期限三個月。本院于2018年6月1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洪祥及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修發(fā)到庭參加訴訟。后因審理需要,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中,被告提出反訴,本院經(jīng)審查予以受理,并于2018年9月27日公開開庭對本、反訴進行合并審理,原告房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周洪祥、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胡修發(fā)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房某某向本院提出本訴請求:1.判決原告與被告金某公司的合同于2017年11月17日租金到期之日解除;2.判決被告金某公司返還原告押金人民幣10,000元(以下幣種同),服務費4,000元;3.判決被告金某公司返還原告2017年11月8日到11月17日的租車費用2,266.67元;4.判決被告金某公司賠償原告2017年11月8日到11月17日的停運損失4,104元;5.被告上海御鶴實業(yè)有限公司浦東分公司(以下簡稱“御鶴公司浦東分公司”)、被告上海御鶴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御鶴公司”)對上述訴訟請求承擔連帶清償責任;6.判決訴訟費由三名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7年9月10日左右,原告經(jīng)案外人張士書介紹到浦東新區(qū)靈山路XXX號租賃汽車做滴滴出行的網(wǎng)約車申請,被告派張晨(音)代表被告金某公司與原告協(xié)商租車事宜,約定押金10,000元、服務費4,000元、租金6,800元/月。簽訂完合同后,原告按照合同約定要求支付押金、服務費及首月租金共20,800元。被告于當天下午按合同約定交車,然后對原告拍照,并讓其提供身份證、駕駛證復印件,手機號XXXXXXXXXXX(作為滴滴賬號登陸),并告知原告:1.手機上下載滴滴出行,用手機號登陸;2.按軟件上的流程操作驗證賬號;3.通過驗證后由被告指派訂單。之后,原告按被告的軟件指示履行義務。至2017年11月7日,原告營業(yè)額收入為20,519.9元。11月8日,被告方在沒有任何通知的情況下突然關閉賬號,致使原告沒有接到任何訂單,并且無故解綁賬號。對此原告多次至靈山路XXX號交涉要求開通賬號,但遭到拒絕,同時原告要求退還押金和服務費也遭到拒絕,并被告知需按未履行的金額的30%支付違約金并解除合同。原告認為被告的行為實屬違約,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遂訴至法院。審理中,原告撤回對御鶴公司浦東分公司、御鶴公司的起訴并變更其訴訟請求為:1.被告金某公司返還原告押金10,000元,2.被告金某公司返還原告服務費4,000元;3.被告金某公司返還原告2017年11月8日到11月17日的租車費用2,266.67元;4.被告金某公司賠償原告2017年11月8日到11月17日的停運損失4,104元;5.訴訟費由被告金某公司承擔。
被告金某公司本訴辯稱,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訴請。被告確實收到了押金10,000元,但是不應退還。被告從未收取過服務費4,000元,被告沒有接單義務,賬號也不是被告解綁的,被告僅向原告提供租車服務。系爭車輛是被告在2017年11月24日自行取回的,原告的損失與被告無關。此外,靈山路XXX號并非被告的經(jīng)營地址,而是御鶴公司的經(jīng)營地,原告是通過御鶴公司向被告租賃了車輛。根據(jù)雙方合同約定,合同終止期為2018年3月17日,原告沒有提前一周以書面形式通知被告終止合同,而原告自2017年11月開始就沒有支付租金,系原告違約在先,原告不付租金的行為應視為提前解除合同,還應按未支付租金的30%支付違約金;原告于2017年11月19日在浙江省嘉興市平黎線繆洪線路因違反信號燈,被告代為處理該違章記錄,為此支付2,000元,依據(jù)雙方合同約定,該罰款應由原告承擔。被告還花費了500元的車輛保養(yǎng)費也應由原告承擔。故被告向本院提出反訴請求:1.判決原告根據(jù)合同法,滬GWXXXX租車合同未履行完的租金,詳見合同編號2017-09-018(3*6,800+2天453)合計20,853元;2.判決原告根據(jù)合同法,滬GWXXXX租車合同未履行完的違約金30%等于6,255.90元;3.判決原告于2017年11月19日在平黎線繆洪線路口闖紅燈記6分和罰款150元的違法行為,公司委托第三方處理合計2,000元;4.判決被告租賃期間滬GWXXXX車輛的保養(yǎng)費500元。審理中,被告變更其反訴請求為:1.原告支付被告滬GWXXXX車輛的未付租金17,200元(4個月*6,800元/月-10,000元);2.原告支付被告未支付租金部分的30%違約金5,160元;3.原告支付因駕駛滬GWXXXX車輛闖紅燈記6分和罰款150元的違法行為,被告委托第三方處理合計2,000元;4.原告支付被告滬GWXXXX租賃期間車輛保養(yǎng)費500元。
原告房某某反訴辯稱,不同意原告的全部反訴請求。合同在履行中雙方就發(fā)生了爭議,原告不存在違約行為,被告也從未通知原告要去處理違章行為,合同中也沒有約定保養(yǎng)費等費用,何況被告一開始說是拖車費500元,后又改口稱是保養(yǎng)費。
經(jīng)審理查明,2017年9月18日,原告(承租方、乙方)與被告(出租方、甲方)簽訂一份《上海市汽車租賃合同(2017版)》,約定:“……一、租賃標的及租期1.乙方自2017年9月18日至2018年3月17日止,向甲方租用榮威品牌360型5座車壹輛,顏色:金色,車牌號:滬GWXXXX……二、租金及支付方式1.每輛車押金人民幣10000元整,每輛車每月租金6800元整,所租車輛提車前必須足額支付租車押金和月租金。(不含駕駛員、燃油費、車輛維修保養(yǎng)費)。2.本合同簽訂時,乙方應向甲方支付保證金人民幣每輛車壹萬元。該保證金于乙方返還該車輛并結清費用后的30個工作日內退還給乙方。3.租車費按先付后用的原則,乙方應在租金約定日之前2日付清租車費租金?!摹⒁曳降臋嗬x務……8.乙方委派駕駛員的,須承擔租賃期間因交通違法行為而被公安、電子警察、上海城市交通運輸管理記分、罰款的責任……六、違約責任1.甲、乙任何一方提前解除合同的,須向另一方支付合同未履行部分租賃費的30%作為違約金……3.乙方的違約責任(1)逾期支付租金的,每逾期一日按逾期支付部分租金的100%向甲方支付違約金……”。合同簽訂后,原告于當日收到被告的車輛并簽署一份《車輛交接單》。
2017年9月8日,原告向御鶴公司轉賬支付4,000元。2017年9月14日,原告向被告支付了押金10,000元。2017年9月18日和10月18日,原告分別向被告支付9月和10月的租金各6,800元,后原告未再支付租金。2017年11月24日,被告將租給原告的車輛自行取回。同日下午9時41分,原告收到其手機保存為“張晨”(電話號碼:XXXXXXXXXXX)發(fā)送來的短信,內容為:“由于你欠租金金某公司風控部門已經(jīng)把7508這臺車收回,如有任何異議直接可以去定邊路XXX號,此條消息不用回復”。2017年11月25日上午8時48分,原告收到來自手機號為XXXXXXXXXXX的短信,短信內容與前述短信一致。當日的10時16分,原告向上海市公安局浦東分局周東派出所報警車輛被盜,民警接警后填寫接報回執(zhí)單。后原告起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審理中,御鶴公司和御鶴公司浦東分公司曾共同表示,他們不應被列為本案被告,他們僅是介紹原告至被告金某公司租賃車輛,并收取介紹費2,000元;原告與被告金某公司簽訂合同后,御鶴公司及其浦東分公司并未參與過該合同的履行,原告要求其承擔連帶責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此外,原告主張4,000元服務費中的另外2,000元系當時原告代另一名司機支付的介紹費用。原告則表示御鶴公司及御鶴公司浦東分公司未向原告提供任何中介服務,不存在將原告介紹給被告金某公司的事實;原告支付4,000元服務費時,御鶴公司及御鶴公司浦東分公司無人在靈山路XXX號現(xiàn)場,被告金某公司也從未告知過原告,原告不知道是由御鶴公司及御鶴公司浦東分公司介紹的事實。為此,原告提供了靈山路XXX號的照片,但照片上拍攝不完整,僅能顯示該處商戶招牌為“維修租賃有限”?,F(xiàn)原告表示該地址已經(jīng)拆除,不清楚當時掛的什么牌子。被告則表示該處是御鶴公司的經(jīng)營地。
被告為證明其處理原告的違章所支出的損失,提供了一份違章記錄,顯示2017年11月19日本案系爭滬GWXXXX車輛因違法行為被嘉善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處理,違法行為:1625,當事人:徐斌杰,罰款金額:150。被告表示原告于2017年11月19日出現(xiàn)該違章,應支付罰金200元并記6分。由于原告未處理,故被告委托第三方處理該違章,共計花費2,000元(包含罰款150元)。此外,被告表示由于原告拖欠11月份的租金,被告曾通過御鶴公司向原告催討租金,御鶴公司表示原告不愿付款,被告遂通過GPS定位找到系爭車輛,在沒有車鑰匙的情況下,只能將車輛拖回,由此發(fā)生拖車費500元(被告經(jīng)核實后表示之前所稱的500元并非拖車費而系原告租賃期間發(fā)生的保養(yǎng)費)。同時,被告發(fā)短信給御鶴公司,由御鶴公司轉發(fā)給原告,告知原告至定邊路協(xié)商處理,被告所謂的經(jīng)辦人“張晨”是御鶴公司的員工。對此,原告則認為,違章發(fā)生期間,原告將車輛借給其姐夫章俊輝使用,是否在該路段違章被告不清楚,被告也沒有就上述違章通知過原告,原告并不知曉,對于車輛滬GWXXXX的違章記錄合法性、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不予認可。同時,原告認為,由于被告盜竊車輛,導致合同已經(jīng)無法履行,合同已經(jīng)解除,并且在2017年11月17日之后被告及御鶴公司也沒有向原告催討過租金,根據(jù)雙方合同租金及支付方式約定,該押金應于原告返還該車輛并結算費用后的30個工作日退還原告,被告應當返還10,000元押金給原告。對于被告反訴主張的租金、違約金、保養(yǎng)費等各項費用,原告均不予認可。
關于反訴請求中的違約金,被告表示其堅持按照合同第六條第1款的約定,主張未履行部分租金的百分之三十的違約金,若法院不支持被告的主張,被告也放棄合同第六條第3款有關逾期支付租金的違約金。
審理中,原告表示因仲裁部門不受理,其曾于2017年11月16日就本案相同事實起訴至本院,并收到本院訴訟調解中心的短信,原告到庭后,被告知該案可能涉及刑事,故原告就撤回了起訴。被告則表示其不知道之前的訴訟調解中心案件。
以上事實,有照片、《上海市汽車租賃合同》、《車輛交接單》、POS簽購單、銀行交易明細、上海市公安局案(事)件接報回執(zhí)單、短信聊天記錄截屏、本院的證據(jù)材料收據(jù)以及談話筆錄、庭審筆錄等為證。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簽訂的《上海市汽車租賃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關于原告主張系被告金某公司違約導致其無法繼續(xù)使用滴滴出行的賬號接單,要求被告金某公司返還其租車費用并賠償停運損失等一節(jié),在被告金某公司對此予以否認的情況下,原告提供的證據(jù)尚不足以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除車輛租賃以外的權利義務關系,故對于原告的上述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原告主張的服務費4,000元,并非由被告金某公司收取,原告要求被告金某公司返還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對此亦不予支持。根據(jù)雙方合同約定,原告應于2017年11月15日之前支付2017年11月份的租金,但是其未按約支付租金,被告金某公司在原告逾期支付租金后自行將車輛取回,雙方合同已無法繼續(xù)履行,原告支付的押金10,000元應予以返還,但原告仍應向被告金某公司結算相應的費用。原告實際占有車輛至2017年11月24日,根據(jù)合同計算2017年11月18日至24日的租金為1,586.67元(6,800元/月÷30×7天)應支付給被告金某公司?,F(xiàn)系被告金某公司在原告逾期支付租金十日的情況下自行將系爭車輛取回,之后合同未再繼續(xù)履行,故被告金某公司堅持以原告提前解除合同為由主張原告支付相應違約金,本院不予支持。至于原告在租賃期間尚有交通違法行為未處理,被告金某公司予以處理,由此繳納的費用應由原告承擔,然被告金某公司主張費用2,000元,但未能進一步舉證證明上述2,000元的實際支出,僅能證明違章處理罰金為150元,故本院認定該150元應由原告承擔,其余部分無法支持。至于車輛保養(yǎng)費500元,對此被告金某公司未提供任何證據(jù)予以佐證,本院亦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一十二條、第二百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反訴原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原告(反訴被告)房某某押金人民幣10,000元;
二、原告(反訴被告)房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反訴原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車輛租金人民幣1,586.67元;
三、原告(反訴被告)房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被告(反訴原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車輛違章罰金損失人民幣150元;
四、對于原告(反訴被告)房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五、對于被告(反訴原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本訴受理費人民幣309元(原告預付),由原告房某某負擔人民幣259元,被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50元;案件反訴受理費人民幣210.50元(被告預付),由原告房某某負擔人民幣15元,被告上海金某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195.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吳靜娟
書記員:金??一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