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惠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西安市雁塔區(qū),
委托代理人宋霞,陜西仁和萬國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韓某鈞,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西安市雁塔區(qū),
原告惠某某與被告韓某鈞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惠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宋霞到庭參加了應訴。被告韓某鈞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惠某某訴稱,原、被告原系夫妻,2010年6月,二人所在村組西安市雁塔區(qū)瓦胡同村進行拆遷改造,給每個村民70平米住宅和30平米商鋪。其中商鋪由村組統(tǒng)一管理,定期給村民返還租金。同一戶口本內(nèi)村民的租金統(tǒng)一轉(zhuǎn)入戶主名下的存折內(nèi)。2012年11月2日,原、被告離婚,屬于原告所有的商鋪經(jīng)營權(quán)由于被告拒絕配合,一直無法變更到原告名下,因此,每年的商鋪租金仍然是統(tǒng)一轉(zhuǎn)入被告名下的存折內(nèi)。從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累計達59200元。原告不斷向被告討要已發(fā)商鋪租金,且多次向村委會申請商鋪租金更名手續(xù),都由于被告不配合,無法實現(xiàn),無奈之下,故訴至法院,請求:1、依法判令被告歸還其已領取的從2013年4月至判決生效之日的30平米商鋪租金,暫計算至起訴之日為59200元;2、依法判令被告協(xié)助原告辦理30平米商鋪租金的更名手續(xù);3、判令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
被告韓某鈞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亦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
經(jīng)審理查明,原、被告原系夫妻關(guān)系,二人均系瓦胡同村村民。2010年6月,該村進行拆遷改造,每個村民分得商鋪30平米,該商鋪由村組統(tǒng)一管理,定期給村民返還租金。2012年,原、被告二人經(jīng)本院(2012)雁民初字第05009號民事判決書判決離婚,2012年11月27日,原告將戶口遷至女兒韓佳戶內(nèi),但仍在瓦胡同村內(nèi)。
庭審中,原告提交瓦胡同村出具的證明一份,該證明載明,從2013年商鋪每月領取捌佰元,2014年商鋪每月領取壹仟元,2015年、2016年商鋪每月領取壹仟貳佰元,2017年商鋪每月領取壹仟肆佰元(1月-8月),以上共計61600元。銀行存款由戶主韓某鈞領取。
以上事實,有(2012)雁民初字第05009號民事判決書、(2013)雁民初字第01279號民事判決書、戶口本等證據(jù)及庭審筆錄在卷佐證,并經(jīng)當庭核對無異,可以作為認定本案事實的依據(jù)。
本院認為,公民的合法權(quán)益受法律保護?!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二條規(guī)定,沒有合法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本案中,被告韓某鈞在拆遷時作為戶主在與原告惠某某離婚后領取本屬原告的2013年4月至2017年8月商鋪租金共59200元。被告領取該款沒有合法依據(jù),構(gòu)成不當?shù)美?,應向原告惠某某返還,且被告應協(xié)助原告辦理30平米商鋪租金的更名手續(xù)。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條、第九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韓某鈞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原告惠某某返還59200元。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被告韓某鈞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協(xié)助原告惠某某辦理30平米商鋪租金的更名手續(xù)。
本案案件受理費1280元,由被告韓某鈞承擔。因原告已預交,被告應將該款連同上述款項一并給付原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陜西省西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楊冉
人民陪審員 趙友賢
人民陪審員 陳黎
書記員: 宋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