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東某煤礦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建始縣茅田鄉(xiāng)木橋村五組。
法定代表人:羅衛(wèi)華,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特別授權):姜久平,建始縣紅巖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黃友柏,男,生于1964年3月19日,漢族,湖北省建始縣人,農(nóng)民,住建始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遲志剛,湖北廣潤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東某煤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東某煤礦公司)訴被告黃友柏勞動爭議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東某煤礦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久平、被告黃友柏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遲志剛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東某煤礦公司于2010年9月3日經(jīng)湖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準登記注冊成立,系合法的企業(yè)法人。被告黃友柏自原告東某煤礦公司成立起即在該公司先后從事采煤和運輸工作,雙方簽訂有書面勞動合同。原告東某煤礦公司在建始縣社會保險管理局參加了工傷保險,并為被告黃友柏辦理了實名制工傷保險備案。
2015年5月11日,被告黃友柏因工作時受傷離開原告東某煤礦公司。同年8月3日,建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建人社工認字[2015]88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被告黃友柏為工傷。2015年12月24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鑒定被告黃友柏為傷殘九級。2016年6月13日,被告黃友柏向建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就其工傷待遇申請仲裁。期間,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16年6月27日認定被告的停工留薪期為4個月。建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6年8月25日作出建勞人仲裁字[2016]第7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同意申請人黃友柏的自愿請求,與被申請人東某煤礦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二、被申請人東某煤礦公司支付申請人黃友柏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49130.72元(3070.67元/月×16個月);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鑒定費,由被申請人東某煤礦公司向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申請撥付后,按照實際撥付數(shù)額一次性支付給申請人黃友柏;四、被申請人東某煤礦公司支付申請人黃友柏停工留薪期工資12282.68元(3070.67元/月×4個月);五、駁回申請人黃友柏的其他仲裁請求。原告東某煤礦公司不服該裁決,遂提起本案之訴。
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對建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2016]第72號《仲裁裁決書》中第二、三、四項裁決條款均無異議。
另查明,原告為被告在建始縣社會保險管理局繳納了2015年的工傷保險費,原告的工傷事故發(fā)生在該工傷保險承保期限內(nèi)。
上述事實,有原告提交的《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副本)》、《法定代表人身份證明書》、建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建勞人仲裁字[2016]第72號《仲裁裁決書》及送達回證復印件,被告黃友柏提交的《居民身份證》、建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建人社工認字[2015]88號《認定工傷決定書》、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確認結論通知書》、為鑒定支付的檢查費票據(jù)及當事人的陳述在卷證實。
本院認為,本案被告為傷殘九級,其請求解除勞動關系,符合法律規(guī)定。原告請求保留勞動關系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關于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資待遇,因雙方當事人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按照《社會保險法》第三十八條的規(guī)定,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鑒定費屬于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的范圍,該支付行為系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的行政行為,被告可向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申請辦理。依照《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一款、第二款、第三十七條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東某煤礦有限責任公司與被告黃友柏解除勞動關系,并支付被告黃友柏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49130.72元;
二、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東某煤礦有限責任公司支付被告黃友柏停工留薪期工資12282.68元;
上述應付款項,限于本判決書生效后10日內(nèi)履行完畢。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恩施自治州建始東某煤礦有限責任公司負擔。
當事人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二年,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申請執(zhí)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帳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7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劉振華
書記員:馮曉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