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分公司。
法定代表人:呂思清。
委托代理人:馬洪斌,河北彬禮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邢東碩。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懷來信源混凝土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劉曉明。
原審被告: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會清。
委托代理人:季濤,中國二十二冶集團三公司法律事務部部長。
上訴人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分公司(以下簡稱二十二冶三建)因與被上訴人懷來信源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源公司)、原審被告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二十二冶集團)買賣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懷來縣人民法院(2015)懷民初字第20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二十二冶三建委托代理人馬洪斌,被上訴人信源公司執(zhí)行董事劉曉明,原審被告二十二冶集團的委托代理人季濤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信源公司在一審中起訴稱:二十二冶三建是懷來萬悅廣場工程總承包商,雙方于2013年5月1日簽訂《混凝土銷售合同》(合同編號:2013-002),約定二十二冶三建購買其生產的混凝土,用于萬悅廣場工程。該合同還約定了供貨數(shù)量及質量的驗收、價款結算及支付、雙方義務、違約責任等內容。合同簽訂后,其履行了全部供貨義務,二十二冶三建亦支付了大部分款項。萬悅廣場工程混凝土結構已經于2014年1月16日全部完工,雙方于2014年簽署了兩次結算單,對于相關款項進行了最終結算,兩張結算單顯示二十二冶三建欠款總額2894751.43元,后二十二冶三建又支付了20萬元承兌匯票,至起訴時二十二冶三建尚欠2694751.43元。故訴請法院判令二十二冶三建支付混凝土剩余貨款2694751.43元,并從2014年4月5日始至實際給付日,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10倍支付利息,暫計算至起訴之日為808425.4元,共計為3503176.83元,二十二冶集團公司對上述給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二十二冶三建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二十二冶三建、二十二冶集團在一審中辯稱:一、按照合同第四條第五項約定,信源公司起訴的大部分是未到期債權,到期債權僅有145587.27元;二是如果有違約金,則違約金過高。
一審法院經審理查明:信源公司與二十二冶三建于2013年5月1日簽訂混凝土銷售合同,合同對混凝土供貨數(shù)量及質量的驗收確認、價款結算及支付、雙方義務、違約責任等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信源公司按約定履行了供應混凝土的義務,二十二冶三建亦給付了大部分款項。其后雙方對供應的混凝土價款進行了結算,結算單顯示:一、自2013年5月10日至2014年1月16日,二十二冶三建尚欠信源公司2749164.16元未付;二、自2014年1月17日至2014年5月31日,二十二冶三建尚欠信源公司145587.27元未付,庭審過程中,二十二冶三建承認此筆欠款已到期未還,兩張結算單欠款共計2894751.43元。二十二冶三建后又支付20萬元承兌匯票,截至起訴時二十二冶三建尚欠信源公司2694751.43元未付。二十二冶三建承建的萬悅廣場工程已經于2013年10月16日主體結構封頂,進入專業(yè)施工和初裝修。信源公司于2015年1月9日訴至法院,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令二十二冶三建向信源公司支付混凝土貨款等欠款2694751.43元,并且二十二冶三建應從2014年4月5日開始直至實際給付日,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10倍向信源公司支付利息,暫時計算至起訴之日為808425.4元,共計為3503176.83元,二十二冶集團對上述給付義務承擔連帶責任,二十二冶三建承擔本案訴訟費用。
一審法院認為:當事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二十二冶三建與信源公司簽訂混凝土銷售合同后,信源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自己的供貨義務,二十二冶三建亦按照合同履行了大部分付款義務,雙方結算后,二十二冶三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給付剩余款項,對信源公司請求二十二冶三建給付剩余未付款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二十二冶三建辯稱欠款未到期,不符合合同約定,不予支持。因萬悅廣場工程于2013年10月16日主體結構封頂,按照合同約定,對所欠價款利息起算點應當是2014年4月17日,利息按照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四倍計算。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一、二十二冶三建給付信源公司欠款2694751.43元及從2014年4月17日起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利息(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四倍計算),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支付;二、二十二冶集團對上述款項承擔連帶給付義務。訴訟費34830元,由二十二冶三建負擔,此款信源公司已繳納,二十二冶三建應在履行上述給付義務時一并支付給信源公司。
二十二冶三建的主要上訴理由是:一、一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一審法院僅依據信源公司所提交的證據,認定萬悅廣場主體結構在2013年10月16日封頂,判定雙方的債權已經到期是錯誤的。雙方約定的付款條件是萬悅廣場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后六個月內。主體結構封頂不等同于主體結構完工,商品房的主體結構包括房屋的地基基礎工程、屋面防水工程和其他土建工程,以及電氣管線、上下水管線的安裝工程,供熱、供冷系統(tǒng)工程等。主體結構封頂,但主體結構并沒有完工。其有新的證據證實,該工程在2013年10月16日,主體結構混凝土工程未完工,即信源公司債權并未到期,付款條件未成就。1、2014年10月8日“懷來萬悅廣場工程會議紀要”,會議內容第一款中關于下周工作安排所涉及的內容都屬于工程的主體結構;且該會議紀要中的第三款第三項關于下一步工作要求中明確寫明“以后施工中混凝土澆筑,沒有特殊情況不得現(xiàn)場攪拌……”。該份證據可以證實該工程在2014年10月8日,工程主體結構還未完工,仍在進行混凝土的澆筑工作。2、2014年9月份萬悅廣場工程計量審定表,該月報量中有多處加氣混凝土砌塊、預拌混凝土圈梁、弧形圏梁、水泥砂漿、砌體內鋼筋加固等的報量,該報量工程都是主體結構部分。可見,在2014年9月份還在使用混凝土用于工程主體結構施工。3、2014年10月5日至14日,京西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混凝土攪拌站給二十二冶三建聯(lián)合體北京崇建工程有限公司的發(fā)貨單,可以證實到2014年10月14日,萬悅廣場工程還在進行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二、一審判決適用法律錯誤。一審判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判令給付貨款及違約金,適用法律錯誤。事實上,萬悅廣場工程在2013年10月16日,主體結構并未完工,雙方簽訂的《混凝土銷售合同》中所約定的后期支付貨款的條件還未成就。同時按照合同約定其不存在違約的情形,所以不應該向支信源公司付違約金。綜上請求:1、依法撤銷(2015)懷民初字第206號民事判決書,依法改判支付貨款145587.27元。2、一審、二審的訴訟費用由信源公司承擔。
信源公司答辯稱:一、一審判決認定萬悅廣場在2013年10月16日封頂正確。萬悅廣場在2013年10月16日舉行了封頂暨開盤儀式,懷來縣有關領導出席了該儀式。二、二十二冶三建對于合同約定付款條件引用、解釋錯誤。《混凝土銷售合同》第四條第五項明確約定“價款支付期限:每月支付當月砼價款的80%,余款待混凝土結構完工后六個月內付清”。一審中舉證的國家標準證明混凝土結構完工時間應早于主體結構完工時間。三、二十二冶三建“主體結構封頂,但主體結構并沒有完工”觀點錯誤。主體結構封頂,說明最頂層的結構做完,那么頂層以下結構肯定全部完工,所以主體結構封頂就是主體結構完工。
原審被告二十二冶集團陳述稱:無異議。
二審中,二十二冶三建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1、會議紀要。擬證明截止2014年10月8日,混凝土結構工程還未完工。2、工程計量審定表。擬證明截止2014年9月,均為混凝土結構工程,均為主體工程。3、混凝土發(fā)貨單。擬證明最后混凝土發(fā)貨時間是2014年10月14日。
信源公司向本院提交以下證據:公證書一份,擬證明網上刊載的封頂儀式為真實內容。
經庭審質證,信源公司對二十二冶三建提交的3份證據因非二審新證據不予認可。二十二冶三建對信源公司提交的公證書因其未在一審提交不予質證。本院經評議對二十二冶三建提交證據不予認定,對信源公司提交的證據不予認定。
本院其他事實與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二十二冶三建與信源公司簽訂的《混凝土銷售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雙方應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義務。該合同簽訂后,信源公司按照合同約定履行了自己的供貨義務,二十二冶三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給付貨款。合同履行中,二十二冶三建支付了部分貨款。雙方于2014年進行兩次結算,二十二冶三建欠付信源公司貨款2894751.43元。后二十二冶三建又支付20萬元承兌匯票,至一審起訴時二十二冶三建尚欠貨款2694751.43元。雙方簽訂的《混凝土銷售合同》第四條第五項價款支付期約定:每月支付當月砼價款的80%,余款待混凝土結構完工后六個月內付清。二十二冶三建上訴主張的萬悅廣場主體結構在2013年10月16日封頂,但主體結構封頂不等同于主體結構完工,一審判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判令給付貨款及違約金,適用法律錯誤。雙方約定的付款條件是萬悅廣場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后六個月內,2013年10月16日主體結構并未完工,雙方簽訂的《混凝土銷售合同》中所約定的后期支付貨款的條件還未成就,按照合同約定其不存在違約的情形,不承擔違約金,上訴理由因二十二冶三建無證據予以證明該主張,故本院不予采信。庭審中,二十二冶三建陳述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結構屬于主體結構,混凝土結構與主體結構一般應同時完工。信源公司辯稱混凝土結構應早于主體結構完工。萬悅廣場工程于2013年10月16日主體結構封頂,混凝土結構完工應早于或同時與主體結構完工,即混凝土結構應早于2013年10月16日或于當日完工。二十二冶三建未按合同約定于2014年4月17日前支付信源公司剩余貨款的行為構成違約。
綜上,一審法院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上訴人二十二冶三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34830元,由上訴人中國二十二冶集團有限公司第三建筑工程分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牛鵬程 審 判 員 王 悅 代理審判員 姜建龍
書記員:劉昱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