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
委托代理人:王會杰,河北王會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謝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
原告徐某與被告謝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4月2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會杰到庭參加訴訟,被告謝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返還原告信用卡透支款14512.8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原告之兄徐建松為辦理分期購車業(yè)務,欲用原告身份證在被告的協(xié)助下辦理建設銀行信用卡。2017年4、5月份,原告和被告一起到廊坊市內(nèi)建設銀行某一支行申請辦理信用卡,所有辦卡手續(xù)均是原告本人簽署。在辦理信用卡過程中,原告辦理了一張中國移動手機卡作為申請信用卡的預留電話號碼,但該手機卡交由被告使用。原告在申請辦卡后,曾通知被告取消該信用卡的辦理,但并未通知辦卡銀行取消辦卡。后其接到建設銀行的律師函后才知道其申請的信用卡已辦下來了,卡號為62×××93,而且該卡在2017年4月9日至2018年3月10日透支消費了多筆。截至2018年4月18日,該卡透支本金、違約金等共計拖欠14512.8元,原告于2018年4月18日償還了該卡所拖欠的14512.8元,償還欠款后就把該信用卡辦理了銷戶。該卡是被告幫忙辦理的,銷戶前一直在被告手中,但該卡每筆透支消費是不是被告本人所為原告不清楚。原告還款后多次向被告索要透支款,被告拒不給付。故訴至法院。
原告提交了如下證據(jù)支持其主張:1、未加蓋印章的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對賬單一份,證明被告每次透支消費的時間、地點、金額和透支次數(shù)。2、建設銀行文安北環(huán)路支行2018年4月18日客戶回單一份,證明原告償還了被告透支的本金、違約金等共計14512.8元。3、原被告電話通話錄音光盤兩張及文字整理稿兩份,證明被告透支銀行卡的相關(guān)情況,透支錢數(shù)以及被告和原告哥哥有其他經(jīng)濟糾紛。
被告謝某某未提出答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當事人雙方無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雙方有爭議的證據(jù)和事實認定如下:1、原告提交的中國建設銀行信用卡對賬表單,未加蓋相應銀行印章,無法顯示該證據(jù)的來源及取得途徑,對此證據(jù)不予認定。2、2018年4月18日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文安北環(huán)路支行出具的客戶回單是對原告償還卡號為62×××93的信用卡透支本金、違約金等共計14512.8元的真實反映,應予以認定,該證據(jù)顯示的原告償還14512.8元的事實予以確認。3、原告提交的錄音光盤,無其他證據(jù)佐證該錄音證據(jù)確系原被告通話錄音,故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定。
綜上,原告曾于2017年在廊坊市區(qū)內(nèi)建設銀行一支行申請辦理信用卡一張,卡號為62×××93。該卡截至到2018年4月18日共拖欠透支本金、違約金等共計14512.8元。原告于2018年4月18日償還了上述款項。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未能提供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本案中,原告稱不清楚其名下信用卡是誰透支消費的,且其提供的證據(jù)不能形成完整的證據(jù)鏈證實被告持有其名下信用卡并透支使用的事實,故對原告要求被告返還信用卡透支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62元,減半收取81元,由原告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馬方偉
書記員: 郭建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