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作者:(2017)鄂1122民初150號原告:徐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湖北省紅安紅安縣金沙小區(qū),原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839。委托代理人:陳召君,湖北樸誠勇毅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代理。委托代理人:夏威,湖北樸誠勇毅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代理。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紅安縣城關鎮(zhèn)城南大道法定代表人:施學理,公司董事長委托代理人:唐煒,公司員工,特別代理。委托代理人:朱紅波,公司員工,特別代理。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原被告解除勞動合同關系;2、請求判令被告支付拖欠原告2015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共24個月工資合計96000元;3、請求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雙倍補償金80000元;4、請求依法判令被告為原告依法補交2015年1月份至2016年12月份共24個月的各項社會保險費;5、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于2006年2月應聘至被告處工作,2012年11月雙方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該公司實行基本工資與工作年限、津貼、效績工資等相互掛鉤的方式確定員工工資,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期間月平均工資4000元。自2014年12月開始,在沒有合法解除勞動關系的前提下,被告無故不讓原告進公司大門、不給原告安排工作崗位,亦開始不再向原告支付工資報酬。原告于2014年12月29日依法向紅安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書面仲裁申請,請求確認被告單方解除行為違法并支付原告賠償金。紅安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5年1月27日依法作出紅勞人仲裁字【2015】第02號《裁決書》,認定原、被告間勞動關系未解除,不支持原告的仲裁請求,裁決被告與原告按照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約定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原告依據(jù)《裁決書》要求被告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被告卻拒不讓原告進廠,無視仲裁文書,違法強制解除勞動關系并不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2016年開始原告多次向紅安縣勞動監(jiān)察大隊、紅安縣總工會等職能部門投訴反映,但均未果。萬般無奈之下原告只有再次申請仲裁,紅安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7年1月3日作出了不予受理通知書。被告辯稱,原、被告間的勞動合同已經(jīng)合法解除,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原告沒有為被告提供勞動,無需支付勞動報酬和繳納社會保險費。原告徐某某為支持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如下:證據(jù)一、原告徐某某身份信息、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企業(yè)信息。擬證明原、被告的主體資格,是本案適格的當事人。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證據(jù)二、徐某某的勞動合同、工牌、工資卡明細。擬證明原、被告間存在合法的勞動關系,原告到被告處入職的時間為2006年02月28日,月平均工資為4000元。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對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原告的工資收入不固定。本院認為,對被告認可的予以確認。原告的月平均收入應由被告提供的證據(jù)佐證,以被告的工資支付憑證為準。證據(jù)三、仲裁開庭通知書、仲裁裁決書、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勞動仲裁不予受理通知書。擬證明被告在收到仲裁開庭通知書后,違法強行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事實,原告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尋求法律救濟。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對2015年1月27日前勞動仲裁的相關材料的真實性無異議,對2017年1月3日的不予受理通知書有異議,被告沒有收到任何仲裁委的通知,原告在這兩年內(nèi)也沒有告知被告仲裁的情況。本院認為,被告對2015年1月27日的仲裁裁決書無異議,其并未在法定期間行使權(quán)力,則該裁決書為生效文書,仲裁委因原告的仲裁申請已經(jīng)處理而未再次受理,被告以不知情抗辯,理由不充分。證據(jù)四、錄音資料、證人證言。擬證明被告拒絕原告進廠上班,被告違法單方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認為,錄音資料調(diào)取的方式不合法,且無法證明錄音時間。2015年1月22日前,被告未與原告解除合同,不會不讓原告進廠。兩個證人均已經(jīng)解除勞動關系,證人證明原告只仲裁了一次。本院認為,原告的錄音雖未經(jīng)允許,但不夠成違法取得,且與本案關聯(lián)性較大,對錄音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認定。該組證據(jù)能相互證明,原告進廠被被告方阻止的事實。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向本院提交證據(jù)如下:一、2015年1月21日的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擬證明已經(jīng)通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且原告已簽收。原告認為,真實性無異議,2015年1月22日在仲裁開庭時被告否認辭退了原告,被告在開庭后補的解除通知書不能證明其目的。本院認為,該通知書與原告提交的證據(jù)相同,對其真實性及證明目的予以認定。二、原告自開店鋪的照片。擬證明原告已經(jīng)另謀職業(yè),認可解除事實。原告認為,廣告牌不能證明原告與其他單位存在勞動關系,達不到被告的證明目的。本院認為,該店鋪上的電話號碼是原告本人的,對原告已經(jīng)另謀職業(yè)的真實性予以認定。但該證據(jù)不能證明原告認可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三、上好佳首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決議;上好佳(中國)有限公司首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決議;關于職工代表大會的情況說明;上好佳第二屆職工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知(戴賢成、張永值、朱紅波、葉爭光、陳良玉);擬證明員工手冊是依職工代表大會出臺的。原告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四、《員工手冊》簽收明細單;《員工手冊》培訓試題。擬證明目的是該員工手冊員工已經(jīng)知悉。原告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五、2015年1月考勤匯總表1份;2014年12月—2015年1月部門周考勤記錄(5張);培訓通知單;2014年12月19日培訓通知影像截圖及視頻資料;《員工手冊》章節(jié)復印件。擬證明原告有違紀行為存在。原告認為,考勤記錄、《員工手冊》章節(jié)復印件屬實。培訓通知單沒有見過。2014年12月19日的影像截圖是說原告抽煙找原告談話時拍的,不是通知我培訓,視頻不具有連貫性,沒有聲源,不能證明被告的證明目的。本院認為,對原告無異議的證據(jù)予以確認,對原告有異議的視頻資料因無其它證據(jù)佐證,不予認定。六、辭退報告(湖北);辭退執(zhí)行(上海工會);解除通知書。擬證明被告辭退程序合法。原告對證明目的有異議,他們的辭退的時間在第一次仲裁的時間之前。本院認為,對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認定,但不能證明被告的證明目的。七、原告平均工資(2014年1月-12月)。擬證明原告月平均工資是4000元。被告無異議??鄢咫U一金之后是4000元。本院予以確認。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于2006年2月應聘至被告處工作,2012年11月雙方簽訂了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期間月平均工資4000元。2014年12月4日后,原告未到被告處上班。同年12月29日,原告向紅安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書面提交仲裁申請,要求裁決被告違法辭退,并遵照勞動合同法的規(guī)定履行勞動合同或支付違法解除合同的賠償金。2015年1月22日仲裁委開庭后,被告向原告送達了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1月27日,仲裁委作出了原、被告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的裁決書。原告拿到裁決書后,未能進廠上班。2016年1月20日,原告再次向紅安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書面申請,要求依法裁決原被告解除勞動合同、支付拖欠的工資、雙倍賠償金及繳納相關保險費。2017年1月3日,仲裁委以原告的仲裁申請已經(jīng)審理裁決為由,決定不予受理。1月11日,原告向法院提起訴訟。庭審中,原告撤回第一、四項訴訟請求。另查,原告2015年1月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為4000元。自2014年12月后,被告未向原告支付工資報酬。
原告徐某某與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召君、夏威,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唐煒、朱紅波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原、被告爭議的焦點是2015年1月22日被告依據(jù)通知解除與原告的勞動合同是否違法。經(jīng)庭審舉證質(zhì)證證實:被告通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后,2015年1月27日仲裁委裁決原、被告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該裁決書送達原、被告后,被告沒有提起訴訟,仲裁裁決書即發(fā)生法律效力。原告憑裁決書去上班被被告阻止進廠,致使原告再次因該事由申請仲裁,仲裁委因已處理而作出不予受理決定。雖然被告以原告的考勤表證明原告曠工,但其否認阻止原告進廠上班的陳述沒有證據(jù)可以證實,而原告的錄音資料及證人證言能夠證明被告阻止原告進廠上班的事實。結(jié)合原告的陳述,可以認定原告因被阻止上班于2014年12月29日申請仲裁,仲裁后仍無法上班的事實。被告于2015年1月22日向原告送達的勞動合同解除通知書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認定,原、被告的勞動合同于2015年1月22日被被告違法解除,被告應依法對原告支付賠償金。2015年1月22日后,原、被告的合同已解除,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的工資,沒有法律依據(jù),對原告該項訴訟請求,本院只認定2015年1月份22天的工資2933元(4000元/月÷30天×22天)。原告在被告處就職九年,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月平均工資4000元。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經(jīng)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第八十七條“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guī)定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jīng)濟補償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賠償金。”的規(guī)定,被告應賠償原告十八個月的工資72000元(4000元/月×18月)。原告在訴訟中撤回其中部分請求,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七條、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湖北上好佳食品工業(yè)有限公司支付原告2015年1月份22天的工資2933元;支付原告徐某某雙倍補償金72000元。以上給付款項在本判決書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一次性支付二、駁回原告徐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本案訴訟費10元,由被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上訴費10元,款匯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長 阮紅玲
審判員 阮向南
審判員 趙學煥
書記員:劉敏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