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荻(父子關系),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巫小莉,上海言知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華山康某醫(yī)療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丁強,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建偉,上海睦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金云,上海睦達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徐某某與被告上海華山康某醫(yī)療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山康某公司)企業(yè)承包經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7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徐荻、巫小莉,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建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因其擅自收回原告承包場所內的招待所造成的營業(yè)損失3,164,895元,并且承擔訴訟費。
事實和理由:原告從1998年6月1日起同時承包了被告的上海求精儀表廠(以下簡稱求精儀表廠)和上海錦隴實業(yè)有限公司(錦隴公司)兩家單位。承包場所內包括招待所,招待所每年營利。2003年,被告沒有經過原告同意,將招待所收回自用,導致原告嚴重損失。被告卻于2011年向法院起訴原告,要求原告承擔承包期間的經營損失。該案直至2017年8月29日才審結。2018年1月,上海高院出具裁定書將其中計算錯誤的承包費予以修正。2007年原告退休時,被告并未提出承包損失。之后,卻起訴主張承包損失,但對收走招待所給原告造成的損失無任何說法。因被告于2003年6月收回招待所,原告只有2001年11月的營業(yè)收據,故以2001年11月的營業(yè)收入59,715元估算經營損失,從2003年7月計算至2007年12月。
被告華山康某公司辯稱:原告的訴訟主體不適格,招待所是錦隴公司招待所,原告?zhèn)€人不能起訴。即便存在原告訴請的2003年的情形,距今十五年了,已經超過訴訟時效。不存在被告擅自收回招待所的事情。本案屬于重復起訴,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2016)滬02民終3240號民事判決書,以及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2017)滬民申2528號民事裁定書對系爭的招待所承包案件進行了裁判。華山醫(yī)院兼并求精儀表廠時,由華山醫(yī)院使用系爭房產至1993年,后由華山醫(yī)院使用三分之二、求精儀表廠使用三分之一。錦隴公司招待所于1997年才成立,用了三分之一的房產,原告使用了華山醫(yī)院原使用的三分之二部分。招待所從1997年至2007年一直在經營,每月有30余萬元的收入,不存在原告有損失的問題。請求駁回原告之訴。
本院經審理查明:錦隴公司招待所屬于錦隴公司下屬招待所,負責人為徐某某。被告華山康某公司曾于2011年5月5日以企業(yè)承包經營合同糾紛為由向本院起訴徐某某,要求徐某某支付承包經營期間的企業(yè)虧損并支付承包費。本院以(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予以立案受理,于2016年3月17日作出判決。該案經審理查明,“徐某某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職工。華山康某公司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全資子公司,于1993年根據上海市經濟委員會下發(fā)的《上海市經委同意上海求精儀表廠被上海華山醫(yī)院所屬華山康某醫(yī)療公司兼并的批復》兼并了求精儀表廠。1998年6月1日,被告華山康某公司作為甲方與乙方的徐某某簽訂承包經營協議。約定:一、承包形式: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二、承包范圍:1、乙方負責承擔求精儀表廠原有的債權債務(不包括甲方以往的劃款),97年招待所20萬元借款依原計劃償還。2、乙方負責承擔求精儀表廠所有在冊職工(包括退休職工)的應付的各種費用(甲方原承擔的求精儀表廠職工住院醫(yī)療保險金仍保持不變)。3、求精儀表廠現有的固定資產(包括房屋土地的使用權等),由乙方依照國家法律、法規(guī)、政策的規(guī)定使用。三、承包責任:甲方責任,甲方支持乙方采取符合國家政策法規(guī)允許和認可的各種形式,提高經濟效益,并給予必要的方便;甲方支持乙方在開展各項工作中所采取的符合國家政策的合理及必要措施。乙方責任,乙方在自主經營、財務管理等工作中嚴格遵守國家法令法規(guī),按照國家政策辦事,認真做好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乙方積極帶領求精儀表廠職工艱苦創(chuàng)業(yè),提高經濟效益,確保職工的經濟效益逐年上升;乙方將依照國家政策法規(guī)全面管理好企業(yè),認真做好思想工作,保證不上交矛盾,并穩(wěn)妥合理地處理好各種關系。四、承包期限:五年,自簽約之日起。2002年1月,徐某某以求精儀表廠和錦隴公司名義致函華山康某公司,稱:近幾年來求精儀表廠、錦隴公司經濟收入有所好轉,乙方同意在承包條款不變的基礎上,每年上繳給甲方十萬元正,時間為五年。華山康某公司表示同意。2004年6月,徐某某以求精儀表廠和錦隴公司名義致函華山康某公司,稱:近幾年來求精儀表廠、錦隴公司經濟收入有所好轉,乙方同意在承包條款不變的基礎上,每年上繳給甲方二十萬元正,時間為五年。審理中,華山醫(yī)院、徐某某均確認徐某某承包期自1998年6月至2009年5月。承包經營期間,徐某某共支付華山康某公司承包費5萬元。
2007年5月,錦隴公司、求精儀表廠因犯偷稅罪被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分別判處罰金115萬元、65萬元,徐某某犯偷稅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并處罰金五千元?!?br/> (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案件為查明徐某某承包經營期間企業(yè)經營狀況,根據華山康某公司、徐某某的申請,委托上海東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進行司法審計。鑒定意見為根據華山康某公司、徐某某提供的資料,經審核,徐某某1998年6月-2009年5月對華山康某公司兼并單位求精儀表廠承包經營期間總收入為10,592,748元,總支出為13,748,971.49元(含直接計入未分配利潤中的沖回個人四金32,871.26元),虧損金額為3,156,223.49元(見審計報告附件14),其中1998年6月-2007年12月虧損金額為2,463,027.29元,2008年-2009年5月虧損金額為693,196.20元(見審計報告附件15)。錦隴公司1996年-2009年5月31日經營期間凈利潤為222,887.43元(見審計報告附件14),其中包含至審計日尚未支付小金庫偷逃稅款罰金1,150,000元,包含已沖減求精儀表廠虛列上海新盛發(fā)展有限公司房租302,500元。
我院在(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案件中認為,華山康某公司、徐某某經自主協商簽訂了《承包經營協議》,該協議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協議內容亦不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當屬有效,雙方均應予以恪守。協議中約定,徐某某承包經營的形式為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徐某某在自主經營、財務管理等工作中應嚴格遵守國家法令法規(guī),按照國家政策辦事,認真做好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同時,協議第二條約定徐某某負責承擔求精儀表廠原有的債權債務。因此,根據企業(yè)承包經營的特點以及雙方的協議約定,徐某某對承包經營期間的虧損應承擔相應的責任。根據司法審計意見,徐某某1998年6月-2009年5月對華山康某公司兼并單位求精儀表廠承包經營期間總收入為10,592,748元,總支出為13,748,971.49元,虧損金額為3,156,223.49元。華山康某公司、徐某某對于求精儀表廠的審計意見沒有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華山康某公司對于錦隴公司的審計意見雖提出異議,但未有確實、充分的相反證據予以反駁,無法采納,故對錦隴公司的審計意見亦予以確認。關于徐某某承包期間盈虧情況的爭議焦點是徐某某認為審計意見確定其在承包經營期間虧損是由于用承包期間的盈利彌補了承包經營之前企業(yè)的虧損,換言之,徐某某不應承擔承包經營之前的虧損。根據審計意見(P27),1999年12月70#記賬憑證反映年報調整以前年度損益6,885,487.73元(收益),記賬憑證后附求精儀表廠蓋章的收據4張(收據金額為9,468,021.62元,上述記賬憑證調整為6,885,487.73元),收據顯示繳款單位為上海華山康某醫(yī)療公司,以上均為1997年發(fā)生的經濟事項。根據華山康某公司、徐某某簽訂的承包協議第二條第1款約定承包范圍:乙方負責承擔求精儀表廠原有的債權債務(不包括甲方以往的劃款),上述調整事項不屬徐某某承包經營期間損益。求精儀表廠多計入徐某某承包期間以前年度損益6,885,487.73元(收益)。審計機構根據會計準則以及雙方的協議約定得出的上述結論,依據充分,應予確認。故對徐某某的該抗辯意見,無法采納。關于承包期間虧損金額需要指出的是,徐某某于2007年因犯偷稅罪被刑事處罰,之后華山康某公司對企業(yè)進行清理整頓。雖然華山康某公司稱徐某某仍有以承包企業(yè)名義對外經營的行為,同時企業(yè)的虧損確實具有一定延續(xù)性,但客觀上徐某某的原有經營權受到一定限制,在雙方未有就承包經營方式、范圍予以變更的情況下,華山康某公司要求徐某某承擔此后的承包經營虧損,尚不盡十分合理,對華山康某公司要求徐某某承擔2007年度以后的企業(yè)虧損,不予支持。徐某某實際同時承包求精儀表廠和錦隴公司(兩次續(xù)簽協議中徐某某均以求精儀表廠和錦隴公司名義簽訂,華山康某公司亦無異議),故徐某某經營錦隴公司的盈利應當在求精儀表廠的虧損中予以抵扣為宜。徐某某應支付華山康某公司承包經營虧損2,240,139.86元(2,463,027.29元-222,887.43元)。關于承包費問題,雙方在《承包經營協議》及之后的兩次續(xù)簽協議中已有約定,徐某某雖對于華山康某公司提供的協議真實性持異議,但徐某某并無相反的證據予以證明,且雙方實際的履行情況與協議內容一致,對徐某某的該抗辯意見不予采納,徐某某應按約定支付相應承包費。同上所述,酌情確定徐某某應支付承包費至2007年止。徐某某應支付華山康某公司承包費115萬元(5×4+10×2+20×4-5)。關于華山康某公司主體問題,求精儀表廠于1993年經有關單位批準由上海華山康某醫(yī)療公司兼并,上海華山康某醫(yī)療公司于2002年增資改制為華山康某公司,華山康某公司、徐某某間承包經營關系主體并不因此改變,對徐某某的該意見,不予采納。我院于2016年3月14日作出一審判決:一、徐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華山康某公司承包經營期間虧損2,240,139.86元;二、徐某某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華山康某公司承包費1,150,000元。
(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案件判決后,徐某某不服提起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以(2016)滬02民終3240號案件予以受理。二審經審理查明一審法院查明的事實屬實。二審認為:上訴人徐某某與被上訴人華山康某公司簽訂的《承包經營協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依法應認定合法有效,雙方均應恪守履行。徐某某上訴稱,承包人系求精儀表廠,并非徐某某個人,承包期間的虧損不應由徐某某承擔。二審認為,《承包經營協議》中明確約定乙方為“上海求精儀表廠廠長徐某某”,并約定“乙方以法人代表的資格,承包經營上海求精儀表廠”,且結合該承包協議的實際履行情況,應認定本案的發(fā)包方為華山康某公司,承包人為徐某某。華山康某公司依據雙方間的《承包經營協議》提起本案訴訟,于法有據,徐某某提出的關于本案原、被告主體不適格的上訴意見不能成立,不予支持。關于徐某某提出的其不應承擔求精儀表廠承包經營期間以及承包經營之前的虧損的問題,二審認為,根據企業(yè)承包經營的特點以及雙方協議約定,徐某某應對承包期間的虧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經查,一審法院委托上海東華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所作的司法審計,其審計范圍系對徐豐益承包經營期間(1998年6月至2009年5月)求精儀表廠的收入、支出、利潤、虧損情況進行審計,不包括承包經營期以前求精儀表廠的虧損及收益。一審法院根據查明的案件事實以及司法審計意見,判決徐某某承擔承包經營期間虧損2,240,139.86元并無不當,予以確認。徐某某認為其不應承擔承包經營前的虧損,但其未能舉證證明一審司法審計中用承包期間的盈利彌補了承包經營之前求精儀表廠的虧損,且徐某某在一、二審審理中均表示對審計報告的鑒定意見無異議,故本院對徐某某的該節(jié)上訴理由不予采信。二審于2017年8月29日,作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的民事判決。
徐某某不服(2016)滬02民終3240號民事判決,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經審查,于2018年1月22日作出民事裁定,駁回徐某某的再審申請。
以上事實由原、被告提供的證據及陳述為證。
本院認為:從原告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和理由可見,本案訴訟系因原、被告雙方簽訂的《承包經營協議》引起,而由該協議引起的糾紛,本院已以(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立案受理,并且作出判決。后經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判決維持,案件已經生效。本案系爭的錦隴公司招待所屬于錦隴公司所有,與(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案件中涉及的錦隴公司有關。在該案中,為查明原告承包經營期間企業(yè)的經營狀況進行了司法審計。司法審計得出錦隴公司1996年至2009年5月31日經營期間的凈利潤為222,887.43元。經查,該司法審計中包含了對錦隴公司招待所1997年度至2007年度的業(yè)務收入。司法審計報告顯示錦隴公司招待所從1997年度至2007年度的業(yè)務收入合計為3,061,723.34元。徐某某在(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案件以及(2016)滬02民終3240號案件的審理中對審計報告均表示認可。徐某某在(2016)滬02民終3240號案件的再審審查期間提出了對審計報告的異議,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認為徐某某在一、二審期間對審計報告均表示認可,現再審審查期間提出了諸多對審計報告的異議,無任何證據予以證明,不予認可。綜上,生效判決據以認定的司法審計報告中已經涵蓋了錦隴公司招待所1997年度至2007年度的業(yè)務收入,而且已經作為錦隴公司的利潤與求精儀表廠的虧損予以折抵。法律規(guī)定,法院對同一法律關系下的糾紛不得重復審理。鑒于,本案與(2011)靜民二(商)初字第408號案件均以原、被告之間簽訂的承包經營協議項下的法律關系為基礎,實際發(fā)生的法律事實及法律關系是同一的。而該企業(yè)承包經營糾紛已經判決且已生效,具有強制執(zhí)行效力?,F原告以被告沒有經過原告同意,將招待所收回自用導致損失為由,要求賠償2003年7月至2007年12月的營業(yè)損失,屬于對該法律關系項下的糾紛又起訴的,本院予以駁回。據此,為維護社會正常經濟秩序,保護當事人合法的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五)項、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徐某某的起訴。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姚??蓉
書記員:吳劍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