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長發(fā),河南飛鴻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某。
委托代理人陳改英,河南優(yōu)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景某某,個體經(jīng)營。系被告劉某某配偶。
委托代理人陳改英,河南優(yōu)誠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王社娟,個體經(jīng)營。系被告劉某某前妻。
原告徐某某訴被告劉某某、景某某、王社娟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4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分別于2016年2月15日、2016年3月9日兩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第一次開庭原告委托代理人劉長發(fā)、被告劉某某、景某某委托代理人陳改英、被告王社娟到庭參加訴訟,第二次開庭原告徐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長發(fā)、被告劉某某、景某某委托代理人陳改英、被告王社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劉某某因資金困難,經(jīng)人介紹向原告徐某某借款。原告徐某某于2012年12月11日陸續(xù)轉(zhuǎn)賬到吳玲霞賬戶46萬元、74萬元、40萬元,共計160萬元,吳玲霞于2012年12月12日分別轉(zhuǎn)賬74萬元、86萬元,共計160萬元至劉某某賬戶上;原告于2012年12月12日轉(zhuǎn)賬到吳玲霞賬戶40萬元,同日吳玲霞轉(zhuǎn)賬40萬元至劉某某賬戶上;原告于2013年1月24日直接轉(zhuǎn)賬到劉某某賬戶上70萬元,雙方約定按照月利率4%計算利息。因2013年4月30日被告劉某某未償還原告一個月的利息108000元,雙方約定108000元轉(zhuǎn)入借款本金,同時雙方簽訂《借款協(xié)議》和《補充借款協(xié)議》,該《借款協(xié)議》約定:出借方(甲方):徐某某,借款人(乙方):劉某某……一、借款數(shù)額及用途,甲方借給乙方人民幣(大寫):肆佰萬元整(小寫4000000元)用于乙方資金周轉(zhuǎn)。二、借款期限,借款期限為六個月,自2013年4月30日起至2013年10月29日止……三、借款利息,利息按照月息2%計算,每月月底付一次利息(80000元)……六、違約責任……3、乙方不能按時足額還款的,按照先還利息后還本金的順序計算……甲方:徐某某,乙方:劉某某,擔保人:許杰軍,2013年4月30日。該《補充借款協(xié)議》約定:出借人(甲方):徐某某,借款人(乙方):劉某某,一、乙方向甲方借款(大寫)肆佰萬元正,借款利息為月息3.8%,借款期間乙方依借款協(xié)議約定的月息2%支付利息,剩余的1.8%月息在雙方簽訂借款協(xié)議之日乙方一次性支付給甲方……五、因本協(xié)議引起的任何爭議雙方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任何一方均可向河北省大名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甲方:徐某某,乙方:劉某某,2013年4月30日。雙方按照月息1.8%,期間為2013年4月30日至2013年10月30日(6個月)預先在本金400萬元中扣除利息432,000元(400萬元×月利率1.8%×6個月=432,000元),同時約定被告劉某某按照月利率2%償還利息。2013年4月30日原告徐某某向被告劉某某轉(zhuǎn)賬76萬元。因在2013年10月30日后,被告劉某某未按照約定還清借款,雙方重新約定自2013年10月30日后按照月息4%還本付息。2013年7月30日至2013年10月30日被告劉某某應償還利息24萬元(400萬元×月利率2%×3個月=24萬元),2013年10月31日至2014年2月29日被告劉某某應償還利息64萬元(400萬元×月利率4%×4個月=64萬元),被告劉某某從2013年7月30日至2014年2月29日應償還原告利息共計88萬元(24萬元+64萬元=88萬元),因被告劉某某已償還32萬元,故雙方約定劉某某應該償還原告徐某某利息56萬元(88萬元-32萬元=56萬元)。雙方經(jīng)過核算賬目,約定將56萬元轉(zhuǎn)入借款本金400萬元之中。2014年3月1日,雙方重新制作一份收據(jù),該收據(jù)顯示:今收到徐某某人民幣借款(大寫)肆佰伍拾陸萬元整(4560000元),借款人:劉某某,借款人配偶簽字:景某某,2014年3月1日。2015年3月10日雙方重新出具一份證明,該證明顯示:經(jīng)雙方算賬核對,本金4,560,000元,至2015年3月30日利息1,521,200元,共計6,081,200元。陸佰零捌萬壹仟貳佰元整,劉某某,2015年3月10日,保證人劉擁軍,2015年3月10日。劉某某自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13個月)償還利息95萬元,原告徐某某要求被告劉某某支付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10日的利息為1,421,200元(456萬元×月利率4%×13個月-95萬元=1,421,200元)。
另查明,被告劉某某與被告王社娟于2004年8月10日結(jié)婚,2013年4月12日離婚。被告劉某某與被告景某某2013年5月13日結(jié)婚,xxxx年xx月xx日出生有一女。
又查明,原告徐某某在庭審中認可被告劉某某在2012年12月1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按照月利率4%計算支付利息53,333元;在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3月30日按照月利率4%計算支付利息296,000元;在2013年3月31日至2014年2月29日(其中2013年3月31日至2013年4月30日按照月利率4%支付利息,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按照月利率2%支付利息,2013年10月31日至2014年2月29日按照月利率4%計算利息)共計支付利息56萬元;在2014年3月1日至2015年3月30日按照月利率4%支付利息共計95萬元,被告劉某某累計向原告徐某某支付利息1,859,333元。
上述事實有轉(zhuǎn)賬憑證、銀行的交易明細清單、借款協(xié)議一份、補充借款協(xié)議一份、借據(jù)一份、收據(jù)一份、王社娟申請婚姻登記資料、劉某某借款付利息明細表三份、還款憑證、結(jié)婚證、離婚證、景某某與劉某某戶籍證明及其孩子的身份信息、證人證言以及當事人陳述等在卷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原、被告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存在以下爭議:一、被告劉某某借款本金數(shù)額是多少,利率如何計算;二、王社娟是否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若承擔責任,數(shù)額是多少;三、景某某是否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若承擔責任,數(shù)額是多少。
關(guān)于爭議焦點一,原告提供的《借款協(xié)議》及相關(guān)收據(jù)和證明,加之原、被告之間的陳述,能夠證明原告徐某某與被告劉某某之間存在民間借貸關(guān)系,合法的借貸關(guān)系受法律的保護,故被告劉某某應該償還原告徐某某借款及合法的利息。對于確定被告劉某某應該償還的借款數(shù)額,可分為八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2年12月11日至2012年12月12日,1天):原告徐某某從2012年12月11日共計向被告劉某某轉(zhuǎn)賬160萬元。按照月息3%計算的利息為1600元(160萬元×月利率3%÷30天×1天=1600元)。
第二階段(2012年12月13日至2012年12月31日,19天):原告徐某某在2012年12月12日向被告劉某某轉(zhuǎn)賬40萬元,則此時借款本金為200萬元(160萬元+40萬元=200萬元),按照月息3%計算的利息為38,000元(200萬元×月利率3%÷30天×19天=38,000元),則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按照月息3%計算的利息共計為39,600元(1600元+38,000元=39,600元),被告劉某某在此兩個階段按照月息4%向原告徐某某支付的利息為53,333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以支持。故對被告劉某某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的利息137,33元(53,333元-39,600元=13,733元)的請求予以支持,利息超出部分應予以在本金中扣除,即此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1,986,267元(200萬元-13,733元=1,986,267元)。
第三個階段(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24日,24天):此階段因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1,986,267元,按照月息3%計算的利息為47,670.41元(1,986,267元×月息3%÷30天×24天=47,670.41元)。
第四個階段(2013年1月25日至2013年3月31日,2個月6天):因原告徐某某于2013年1月24日向被告劉某某轉(zhuǎn)賬70萬元,故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2,686,267元(1,986,267元+70萬元=2,686,267元)。按照月息3%計算利息為177,293.62元(2,686,267元×月息3%÷30天×6天+2,686,267元×月息3%×2月=177,293.62元)。則被告劉某某在第三階段與第四階段按照月息3%向原告徐某某支付的利息共計應為224,964.03元(47,670.41元+177,293.62元=224,964.03元),但被告劉某某在此兩個階段已經(jīng)向原告徐某某按照月息4%支付利息為296,000元,故對被告劉某某要求返還超過年利率36%的利息71,035.97元(296,000元-224,964.03元=71,035.97元)的請求予以支持,利息超出部分應予以在本金中扣除,即此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2,615,231.03元(2,686,267元-71,035.97元=2,615,231.03元)。
原、被告雙方于2014年3月1日重新制作一份收據(jù),把未償還的利息重新計入借款本金,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借貸雙方對前期借款本息結(jié)算后將利息計入后期借款本金并重新出具債權(quán)憑證,如果前期利率沒有超過年利率24%,重新出具的債權(quán)憑證載明的金額可認定為后期借款本金;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后期借款本金。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24%,當事人主張超過部分的利息不能計入后期借款本金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第五階段、第六階段及第七階段之后,原、被告雙方約定把被告劉某某未支付的利息轉(zhuǎn)入借款本金中后重新出具債權(quán)憑證,故此三個階段應該按照年利率24%計算利息。
第五階段(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1個月):
原、被告雙方按照月利率4%計算利息,2013年4月1日至2013年4月30的利息為108,000元(270萬元×4%×1個月=108,000元),因被告劉某某未如期支付此月的利息,原、被告雙方約定把此月利息108,000元轉(zhuǎn)入借款本金,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的規(guī)定,對原告劉某某要求不應將108,000元轉(zhuǎn)入借款本金,應該按照年利率24%計算利息計入本金的請求予以支持。因此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2,615,231.03元,則此階段按照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為52,304.62元(2,615,231.03元×月利率2%×1月=52,304.62元),故應當把52,304.62元轉(zhuǎn)入借款本金。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七條:……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應當將實際出借的金額認定為本金。故原、被告按照月利率1.8%,期間為2013年4月30日至2013年10月30日預先在借款本金400萬元扣除利息的約定無效。則此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2,667,535.65元(2,615,231.03元+52,304.62元=2,667,535.65元)。
第六階段(2013年5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6個月):因原告徐某某于2013年4月30向被告劉某某轉(zhuǎn)帳76萬元,故2013年4月30日,原、被告之間累計借款本金為3,427,535.65元(2,667,535.65元+76萬元=3,427,535.65元)。此階段按照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為411,304.28元(3,427,535.65元×月利率2%×6個月=411,304.28元)。但此階段被告劉某某按照月利率2%向原告徐某某支付利息24萬元,則被告劉某某下欠原告徐某某利息為171,304.28元(411,304.28元-24萬元=171,304.28元)。
第七階段(2013年11月1日至2014年3月1日,4個月):此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仍為3,427,535.65元,此階段按照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為274,202.85元(3,427,535.65元×月利率2%×4個月=274,202.85元)。因被告劉某某按照月利率4%向原告徐某某支付32萬元利息,但已經(jīng)支付的32萬元利息未超過按照年利率36%計算的利息,故此時被告劉某某共計下欠原告徐某某利息171,304.28元,在被告劉某某書寫欠據(jù)把利息轉(zhuǎn)入本金時,可把利息171,304.28元轉(zhuǎn)入借款本金,此時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累計為3,598,839.93元(3,427,535.65元+171,304.28元=3,598,839.93元)。
第八階段(2014年3月2日至2015年3月30日,1年28天):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3,598,839.93元。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未超過年利率24%,出借人請求借款人按照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雙方約定的借款利率為月利率4%,故對原告劉某某要求原、被告雙方的借款應該按照年利率24%計算利息的請求予以支持。按照月利率2%計算的利息為930,899.93元(3,598,839.93元×年利率24%×1年+3,598,839.93元×月利率2%÷30天×28天=930,899.93元)。因此時被告劉某某實際按照月利率4%已經(jīng)向原告徐某某支付利息95萬元,因被告劉某某支付95萬元利息未超過按照年利率36%計算的利息,被告劉某某要求返還已支付超過年利率24%的利息不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二款“借貸雙方約定的利率超過年利率36%,超過部分的利息約定無效。借款人請求出借人返還已支付的超過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的規(guī)定,故被告劉某某的此項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原、被告之間的借款本金為3,598,839.93元,被告劉某某已經(jīng)償清2015年3月30日之前的利息。故對原告要求被告劉某某償還原告本金4,560,000元及要求償還2015年3月30日之前利息1,421,200元的請求不能全部支持。原告要求2015年3月30日之后按照年利率24%計算逾期利息至借款本金還清之日止的請求未違反《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故對此請求本院予以支持。
關(guān)于爭議焦點二:被告王社娟對被告劉某某的借款不知情,且該借款未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不應該承擔還款責任的辯解意見,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債權(quán)人就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quán)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債務處理。但夫妻一方能夠證明債權(quán)人與債務人明確約定為個人債務,或者能夠證明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三款規(guī)定情形的除外?!痹嫘炷衬尘捅桓鎰⒛衬撑c王社娟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的借款按夫妻共同債務主張,被告王社娟既不能證明原告徐某某與被告劉某某明確約定該筆借款屬于個人債務,也不能證明其與劉某某之間的財產(chǎn)歸各自所有,故對被告王社娟的辯稱本院不予采納,應認定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的該筆借款為夫妻共同債務。被告王社娟與劉某某于2013年4月12日離婚,此時原告徐某某與被告劉某某之間的借款本金為2,615,231.03元,故對原告徐某某要求被告王社娟對被告劉某某270萬元的債務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的請求,予以部分支持。被告王社娟僅對被告劉某某借款中的上述2,615,231.03元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關(guān)于爭議焦點三:被告劉某某與被告景某某2013年5月13日結(jié)婚,被告景某某在2014年3月1日的收據(jù)“借款人配偶簽字:景某某”一欄中簽字按手印,該行為在其與被告劉某某的婚姻關(guān)系存續(xù)期間實際發(fā)生,該行為具有承諾與被告劉某某共同還款的意思表示,且原告徐某某認可被告景某某的簽字行為,應當認為景某某的行為構(gòu)成債務加入,根據(jù)《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債權(quán)人有權(quán)要求債務人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規(guī)定履行義務”,對原告要求被告景某某對被告劉某某的借款行為承擔共同償還責任的請求予以支持。雖在2014年3月1日收據(jù)上載明的借款為456萬元,但原告徐某某按照法律規(guī)定向被告劉某某出借的借款本金數(shù)額確定為3,598,839.93元,故被告景某某應當對被告劉某某借款3,598,839.93元及相應利息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綜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十六條、第二百條、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第二百零九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三條、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九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劉某某償還原告徐某某借款本金3,598,839.93元,并支付自2015年3月31日起至借款本金償清之日止按照年利率24%計算的逾期利息;
二、被告景某某對本判決第一項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三、被告王社娟對本判決第一項被告劉某某借款中的2,615,231.03元承擔共同償還責任;
四、駁回原告徐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判決一、二、三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5591元,由原告徐某某負擔7502元,被告劉某某、景某某負擔28,089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邯鄲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 鑫 審判員 成文資 審判員 丁 偉
書記員:李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