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宸樺,上海市恒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邵康,上海君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某某,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陶曉文,董事長。
被告: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黃浦區(qū)。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丁文龍,上海福一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徐某與被告上某某(以下簡稱北某某)、彭某某借款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1月1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宸樺、邵康,被告北某某、彭某某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丁文龍到庭參加訴訟,訴訟中,原告申請撤回對被告北某某的起訴,本院依法口頭裁定予以準許。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確認原告對被告北某某享有的債權為1,500,000元并要求被告北某某于本案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2、要求確認原告對被告彭某某尚欠的債務為500,000元,并且要求判令原告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向被告彭某某支付;3、在原告向被告彭某某履行上述債務500,000元后,被告彭某某應在3日內配合解除上海市靜安區(qū)天目中路XXX號XXX室房屋抵押權登記手續(xù)。審理中,原告要求撤回對被告北某某享有的債權為1,500,000元并且要求被告北某某于本案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的訴訟請求。
事實和理由:2012年8月20日原告與被告北某某當時的法定代表孔繁明約定由孔繁明以17,000,000元價格購買原告在上海建延節(jié)能建材有限公司的股權,因孔繁明沒有能力給付上述錢款,孔繁明提出以被告北某某名下的上海市天目中路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涉訴房屋)出售給原告。2013年5月23日在辦理涉訴房屋的產權變更手續(xù)中,因被告北某某無力支付房屋交易所產生的稅費,故向被告彭某某借款,并由被告彭某某支付了涉訴房屋的契稅、房屋維修基金、融資費等稅費共計2,035,485.91元。2014年1月8日被告彭某某作為出借人、被告北某某作為借款人、孔繁明、上海建延節(jié)能建材有限公司作為保證人共同簽訂了“還款保證協(xié)議書”,約定被告彭某某支付的上述2,035,485.91元是向被告北某某出借的借款本金。2014年8月5日原告與二被告簽訂“協(xié)議書”一份,約定被告彭某某負責以不低于24,000,000元的價格將涉訴房屋出售他人,原告收到房款后將其中的2,000,000元房款代被告北某某歸還給被告彭某某,同日,被告彭某某作為出借人與原告作為借款人簽訂了一份“抵押借款合同”,約定了借款本金為3,000,000元,并辦理了債權數額為3,000,000的抵押權登記,被告彭某某當日還出具“說明”一份,表示上述“抵押借款合同”為配合涉訴房屋辦理二次房地產抵押登記,與涉訴房屋的買賣交易無關,具體見上述“協(xié)議書”。2014年9月被告彭某某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訴至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要求原告償還上述借款本金2,035,485.91元并支付相應利息,起訴后被告彭某某逼迫原告簽下“確認書”,載明被告北某某尚欠彭某某本息共計3,000,000元,其中2,000,000元由原告負擔,剩余1,000,000元由被告北某某及孔繁明承擔,后被告彭某某申請撤訴。此后原告給付被告彭某某1,500,000元,根據上述“抵押借款合同”,原告作為債務人在加入了出借人彭某某與借款人北某某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現要求原告向被告彭某某履行給付剩余借款500,000元并要求撤銷涉訴房屋的相應的抵押權登記,故呈訟。
被告北某某辯稱:原告與被告北某某存在多筆債權債務關系,折抵后原告尚欠被告北某某5,458,325.18元,涉訴房屋是被告北某某出售給原告,被告北某某為支付涉訴房屋交易產生的稅費向被告彭某某借款2,035,485.91元,而上述款項根據法律法規(guī)及交易習慣應由買受方原告負擔,原告才是實際借款人。原告起訴的目的在于解除涉訴房屋的抵押以出售涉訴房屋,但原告應先向被告北某某清償上述所有債務。至于2014年8月5日原告與被告彭某某簽訂“抵押借款合同”,是被告彭某某與被告北某某就涉訴的借款2,035,485.91元變更債務人為原告,即便按原告訴稱意見其屬于債的加入,根據原告對于“確認書”的訴稱意見,其向被告彭某某償還1,500,000元后也無權再向被告北某某主張權利,故要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被告彭某某辯稱:被告北某某為支付涉訴房屋的交易稅費向己借款2,035,485.91元,己為原告實際支付了上述款項。根據“還款保證協(xié)議書”,己與被告北某某約定了上述借款本金為2,035,485.91元,月利率約定為1.86%,在2014年8月5日原告與己簽訂“抵押借款合同”后就上述借款2,035,485.91元變更債務人為原告,至于原告訴稱的“確認書”中明確了原告應向己清償借款本金2,035,485.91元及利息等964,500元,并應向原告按月利率1.86%支付自2014年8月6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現確認原告已償還1,500,000元,尚欠借款本金500,000元、截止2014年8月5日的利息964,500元及之后的利息未支付。另,被告北某某就涉訴房屋貸款(原告名下)向被告彭某某借款4,500,000元,原告應向被告北某某清償全部債務后,才能解除涉訴房產的抵押,故要求駁回原告的全部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1、2013年3月19日原告與被告北某某簽訂涉訴房屋的《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約定被告北某某向原告出售涉訴房屋,總房價為38,000,000元。
2、被告彭某某于2013年5月期間為涉訴房屋支付上海市商品住宅維修基金45,325.91元、契稅1,140,000元、案外人夏某某的融資費764,500元、交易手續(xù)費30,400元、登記費等30,980元、登記費等275元、印花稅19,005元、什費5,000元,以上共計2,035,485.91元。2013年5月24日就上述費用被告北某某向被告彭某某出具代為支付憑證,載明“根據借款保證合同約定,2013年月日由彭某某(甲方,出借人)代上某某(乙方,借款人)支付以下款項。乙方確認:代為支付的金額作為乙方向甲方借款的組成部分……”。
3、2014年1月8日被告彭某某作為出借人,被告北某某作為借款人,案外人孔繁明、上海建延節(jié)能建材有限公司作為保證人簽訂“還款保證協(xié)議書”一份,載明:“……甲(被告彭某某)、乙(被告北某某)雙方于2013年4月22日簽訂了“借款保證合同”……合同約定:一、乙方向甲方借款人民幣叁佰萬元(以實際出借款為準);二、借款期限自2013年4月23日至2013年5月15日(以實際放款為準);三、利息每天按月利率1.86%計算;四、違約金:每天按剩余借款金額的0.0953%計算……甲方出借款項的日期為2013年5月24日,實際支付金額為人民幣XXXXXXX.91元(大寫金額:貳佰零叁萬伍仟肆佰捌拾伍元玖角壹分)。上述款項的支付日期和金額均由乙、丙(孔繁明)雙方確認?,F四方確認,截止2014年2月24日乙方應支付甲方借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合計人民幣XXXXXXX元……”。
4、2014年8月5日原告與被告彭某某簽訂“抵押借款合同”一份,載明:“抵押權人/出借人(甲方)彭某某,抵押人/借款人(乙方)徐某。乙方為了購置房產需求將自有房地產抵押給甲方,作為借款保證,甲、乙雙方根據自愿、互利、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共同協(xié)商訂立本合同。第一條該房產坐落于天目中路XXX號XXX室……房地產編號:閘XXXXXXXXXX,抵押物價值叁仟捌佰萬元整。本次債權數額為人民幣:叁佰萬元整(借款金額)。第二條設定抵押房地產擔保內容為被擔保債務的本金、利息、罰金、違約金及有關稅費。第三條、債務履行期限從2013年9月5日起至2014年9月5日止……”。原告與彭某某于2014年8月辦理了涉訴房屋的抵押權登記,登記抵押權人為被告彭某某,抵押人為原告,債權數額為3,000,000元,抵押權登記號為閘XXXXXXXXXXXX。
同日,被告彭某某(甲方)、原告(乙方)及被告北某某(丙方)簽訂“協(xié)議書”一份,載明:“乙方合法擁有上海市閘北區(qū)天目中路XXX號XXX室物業(yè)……現乙方因經營資金周轉之需欲以到手價人民幣2400萬元……出售該物業(yè)。在交易中產生的交易稅費由買賣雙方各自承擔。二、甲方愿意為乙方本次售房給提供服務,并承諾在本協(xié)議簽署生效后一個月內落實買家,如在約定時間內不能促使交易成功則由甲方負責購置。三、乙方接受丙方委托:在收到買家購房款人民幣2400萬元后三天內將其中的人民幣貳佰萬元作為代丙方歸還由丙方向甲方借款本金……”。
同日,被告彭某某另出具“說明”一份,載明:“該借條為配合天目中路XXX號XXX室在閘北區(qū)交易中心辦理二次房地產抵押登記,與天目中路XXX號XXX室在之后的買賣交易無關,僅用于抵押登記辦理具體見雙方往來見三方協(xié)議書?!?br/> 5、2014年8月28日原告出具“確認書”一份,載明:“本人徐某……在2013年5月間向上某某……購買上海市天目中路XXX號XXX室辦公用房一套……。為及時支付該物業(yè)的交易稅等費用,由北苑公司作為借款人,孔繁明……作擔保向彭某某……借款,三方簽署了‘借款保證合同’……彭某某為此支付稅費XXXXXXX.91元及咨詢服務費764500元,合計人民幣XXXXXXX.91元……上述費用確實是為本人購買該物業(yè)支付。但北苑公司未履行該合同,已屬違約。為此,彭某某與北苑公司、孔繁明及上海建延節(jié)能建材有限公司(還款保證人,法定代表人為本人)于2014年1月8日簽署了‘還款保證協(xié)議書’。該協(xié)議確認截止2014年2月24日應支付給彭某某借款本金、利息及違約金合計人民幣261.5萬元。上述款項本人已予以確認。為確保彭某某的權益,本人與彭某某于2014年8月5日簽署了‘抵押借款合同’確認借款金額為人民幣叁佰萬元(其中借款本金203.55萬元,利息96.45萬元),并以該物業(yè)二次抵押為歸還該借款提供還款擔保(登記號:閘XXXXXXXXXXXX)。本人確認上述借款300萬元200萬元由本人承擔,其余100萬元由北苑公司及孔繁明承擔……”。
6、2014年被告彭某某以民間借貸糾紛為由起訴原告至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2015年4月29日彭某某以雙方自行協(xié)商為由申請撤訴,上海市徐匯區(qū)人民法院以(2014)徐民一(民)初字第11030號民事裁定書準許彭某某撤訴。
7、原告自2015年2月17日起至2015年8月14日期間通過招商銀行賬戶向被告彭某某轉賬1,500,000元。
審理中,被告北某某及被告彭某某均向本院陳述被告北某某就涉訴的借款2,035,485.91元并未向被告彭某某償還借款本金,僅支付過100,000元左右的利息,被告北某某及被告彭某某均認可由原告向被告彭某某償還上述借款的本金部分1,500,000元。原告徐某則對被告北某某支付的100,000元左右的利息部分不予確認。
本院認為,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根據原、被告的陳述及提供的證據,本案涉訴的借款2,035,485.91元系被告北某某為支付上海市天目中路XXX號XXX室房產交易產生的稅費而向被告彭某某所借,對此一節(jié)有被告北某某2013年5月24日出具的“代為支付憑證(收據)”、2014年1月8日被告彭某某、被告北某某等簽訂的“還款保證協(xié)議書”等證據為證,亦有被告彭某某為涉訴房屋支付住宅維修基金、契稅、融資費用等交易稅費的銀行交易明細等證據相印證,故二被告之間就上述借款2,035,485.91元的借貸關系依法成立。本案的原、被告三方于2014年8月5日簽訂了“協(xié)議書”一份,在該“協(xié)議書”中約定:“原告接受被告北苑公司委托,在收到買家購房款人民幣2400萬元后三天內將其中的200萬元作為代被告北某某歸還由被告北某某向被告彭某某借款本金”,當日原告與被告彭某某另簽訂債權數額為3,000,000元的“抵押借款合同”一份,并就涉訴房屋辦理抵押權登記,二被告對此雖辯稱是債務人由被告北某某變更為原告,但原告對此予以否認,且二被告并未提供相應證據佐證其債務轉移的主張,另從被告彭某某在訴訟中稱共收到被告北某某支付的100,000元左右的利息可以看出,其未有放棄被告北某某作為債務人之行為,故對于二被告主張債務人變更為原告,本院不予采納;而根據上述“協(xié)議書”、“抵押借款合同”的形成時間和內容分析,系被告彭某某在得不到被告北某某等清償債務的情況下,與原告單獨訂立“抵押借款合同”并在涉訴房屋上辦理的抵押權登記,實際是由原告單方對涉訴債務向被告彭某某確定還款義務,應屬于債的加入。
至于原告向被告彭某某應履行還款義務的債務數額,根據“抵押借款合同”約定的債權數額為3,000,000元,及原告于2014年8月28日出具“確認書”中載明的內容:“為確保彭某某的權益,本人與彭某某于2014年8月5日簽署了‘抵押借款合同’確認借款金額為人民幣叁佰萬元(其中借款本金203.55萬元,利息96.45萬元),并以該物業(yè)二次抵押為歸還該借款提供還款擔保(登記號:閘XXXXXXXXXXXX)”,可以看出原告向被告彭某某明確了履行的債務數額為3,000,000元(包含借款本金203.55萬元及利息等96.45萬元),原告雖訴稱上述“確認書”系受到被告彭某某的逼迫才出具,但未提供相應證據佐證,故對于原告的該訴稱意見不予采納;被告彭某某亦在“抵押借款合同”上簽名確認并在涉訴房屋上辦理了債權數額為3,000,000元的抵押權登記,且上述“確認書”系由被告彭某某向(2014)徐民一(民)初字第11030號一案提供的在案證據,也可以看出被告彭某某對原告應履行的債務數額為3,000,000元予以認可。
對于被告彭某某辯稱原告在償還了1,500,000元借款本金后還應償還尚欠的借款本金500,000元、支付截止2014年8月5日的利息等964,500元及上述借款本金500,000元自2014年8月6日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按月利率1.86%計付),原告的訴訟請求中認可其中借款本金500,000元的部分,對此本院予以采納。對于支付截止至2014年8月5日利息等964,500元的部分,包含在原告與被告彭某某確認的債務數額3,000,000元內,因本案原告作為債務人起訴,原、被告就涉訴債務數額產生爭議,為避免累訟原告亦應向被告彭某某履行上述964,500元的給付義務,原告向被告彭某某履行上述付款義務后,原告要求撤銷涉訴房屋上的抵押權,于法有據,應予支持。對于被告彭某某辯稱的其余利息部分,因雙方在“抵押借款合同”及“確認書”中均未明確予以約定,故本院不予采納。
另,鑒于原告訴訟中撤回對被告北某某的起訴,是當事人對其訴訟權利的處分,并無不妥,本院亦口頭裁定準予其撤回起訴,但對于被告北某某答辯稱曾向被告彭某某支付利息100,000元一節(jié),因原告對此未予確認,被告彭某某、北某某亦未向本院提供相應證據,且本案系原告與被告彭某某之間的債權債務糾紛,故本案中不予處理。至于被告彭某某答辯稱原、被告除了本案的借款關系外另有其他債權債務糾紛,雙方可就此另行解決。
綜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零五條、第二百零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一百七十九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返還被告彭某某借款本金500,000元并支付被告彭某某利息等964,500元;
二、被告彭某某應于原告徐某付清上述款項十日內協(xié)助原告徐某辦理撤銷上海市靜安區(qū)天目中路XXX號XXX室房屋上(抵押權登記號為閘XXXXXXXXXXXX)的抵押權登記;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1,400元(原告徐某已預繳),由原告徐某負擔8,990.25元,被告彭某某負擔2,409.7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劉??鑫
書記員:張俊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