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審申請人(一審原告、二審被上訴人):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利川市人,農民,住湖北省利川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向仁舉,湖北宏濟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申請人(一審被告、二審上訴人):劉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利川市人,農民,住湖北省利川市。
再審申請人彭某某因與被申請人劉某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不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2017)鄂28民終155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申請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查,現(xiàn)已審查終結。
本院經審查認為,本案爭議的焦點為劉某某是否構成不當?shù)美?。具體評析如下:(一)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與他人同居雖然違反了公序良俗,但僅涉及倫理道德的范疇,即使劉某某于2008年11月17日與其前夫辦理離婚登記,也與二審判決關于劉某某與楊憲于2008年9月同居生活的認定不矛盾。并且上述同居時間的認定對本案基本事實認定和處理結果并無影響。因此,本案不存在法律規(guī)定的枉法裁判的情形。(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未辦結婚登記而以夫妻名義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十條規(guī)定,“解除非法同居關系時,同居生活期間雙方共同所得的收入和購置的財產,按一般共有財產處理?!痹撘?guī)定并未明確因同居而形成的共同財產必須以雙方都付出了相應的財物為前提條件,彭某某關于同居共同財產的取得必須以同居雙方都付出了相應的財物為條件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三)楊憲與余奎龍等7人簽訂《用地、租地、林木補償協(xié)議》的時間系2010年4月30日,即楊憲取得涉案林地承包經營權系在其與劉某某同居生活期間,劉某某系基于與楊憲的同居關系而取得涉案林地的承包經營權。在無其他相反證據(jù)的情況下,該林地承包經營權應認定為楊憲與劉某某同居期間的共同財產。彭某某若認為該林地承包經營權不是楊憲與劉某某的共同財產,應由其承擔舉證證明責任,但其并未舉證證明該林地承包經營權為楊憲的個人財產,應承擔舉證不能的不利后果。(四)楊憲與余奎龍等7人系同村村民,雙方通過簽訂《用地、租地、林木補償協(xié)議》的方式對林地承包經營權進行流轉并未違反法律和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法有效。劉某某與余奎龍等7人雖非同村村民,但劉某某取得林地承包經營權并非基于轉讓,而是基于其與楊憲之間的同居關系而與楊憲共同享有。因此,彭某某關于劉某某不具備受讓林地承包經營權主體資格,從而不能享有涉案林地承包經營權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五)劉某某收取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費7萬元不構成不當?shù)美?。其一,不當?shù)美?,是指沒有合法依據(jù),有損于他人而取得利益,其構成要件之一是沒有法律上的根據(jù)。本案案由雖為不當?shù)美m紛,但涉案林地承包經營權的歸屬系確定劉某某收取轉讓款是否有法律依據(jù)的前提,原審法院在本案中對涉案林地承包經營權的歸屬作出認定并無不當。其二,劉某某與楊憲同居生活期間于2010年4月30日取得的余奎龍等7人所轉讓的花果山林地使用權,應當屬于劉某某與楊憲的共同財產。其三,楊憲在被關押期間不可能與彭某某共同承包經營訴爭林地,且彭某某與楊憲于2010年4月起共用花果山的林地使用權,劉某某作為涉案林地承包經營權的共有人之一,將其與楊憲享有的林地承包經營權轉讓給彭某某也符合常理。最后,彭某某在與劉某某協(xié)議處理該地時并未提出異議。因此,劉某某收取7萬元的轉讓費并非沒有法律上的根據(jù)。彭某某主張劉某某構成不當?shù)美狈κ聦嵑头梢罁?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原終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彭某某的再審申請事由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條規(guī)定的情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零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九十五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審判長 鄔文俊
審判員 龔璟
審判員 周杏
書記員: 唐斐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