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上栗縣人,住上栗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偉,上栗縣金山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上栗縣人,住上栗縣。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住所地萍鄉(xiāng)市建設東路769號辦公樓一、二層。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360300767043890J。負責人徐恩生,該公司總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蘇,該公司員工。
原告彭某某訴被告柳某某、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洋保險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月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7年2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彭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黃偉、被告柳某某、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彭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賠償原告因交通事故受傷而產生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鑒定費及摩托車修理費等共計157948.48元。2、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5年12月12日16時30分,柳某某駕駛贛J×××××號小型轎車經萬上線由桐木往上栗方向行駛,途經上栗縣××××路段時,遇彭某某駕駛贛J×××××普通正三輪摩托車相向行駛而來,因事發(fā)時柳某某駕駛車輛偏左道行駛,且避讓不及,導致兩車??撞,造成彭某某受傷及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先后經上栗縣中醫(yī)院、湘雅萍礦合作醫(y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并于2016年4月8日出院,期間花費各項醫(yī)療費用五萬余元。后原告經江西吳楚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其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傷殘十級、誤工期150天。2015年12月21日,上栗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下達事故認定書,認定柳某某負本次事故全部責任,彭某某無責任。經查,肇事車輛為案外人黎珊所有,并由其在被告保險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等險種。故此,原告在本次事故中所受損失,應由二被告在各自責任范圍和保險限額內全額予以賠償。綜上所述,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原告特依法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被告柳某某辯稱:事故屬實,肇事車輛已投保,由保險公司承擔。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辯稱:我公司不是本案的侵權人,只是按照保險合同條款進行理賠;依照保險條款的約定,我公司不承擔本案的訴訟費、鑒定費及醫(yī)保外費用,如果原告及被告柳某某同意扣除15%的非醫(yī)保用藥,我公司就不申請鑒定;我公司已墊付了10000元的醫(yī)藥費,判決時請求予以扣減;原告的各項賠償標準計算過高,請法院依法核減。原告彭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1、事故認定書,證明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的經過及責任劃分,被告柳某某負事故全部責任,原告彭某某無責任。2、出險車輛信息表、被告柳某某的駕駛證、贛J×××××號車的行駛證及保單各一份,證明被告主體適格,車輛系案外人黎珊所有,且在保險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及100萬不計免賠的商業(yè)三者險。3、上栗縣中醫(yī)院、湘雅萍礦合作醫(yī)院、湖南省腦科醫(yī)院、瀏陽市骨傷科醫(yī)院的出院記錄、出院證明、門診病例、醫(yī)療費發(fā)票、門診發(fā)票等,證明原告的治療情況,共計住院103天,花去醫(yī)療費54677.38元。4、江西吳楚司法鑒定中心的鑒定意見書及鑒定費發(fā)票,證明原告因本次交通事故受傷后構成傷殘十級、誤工日150天,并花去鑒定費850元。5、經營者分別為楊艷梅和彭望的營業(yè)執(zhí)照復印件二份、原告一家人的戶口簿及上栗縣金山鎮(zhèn)鳳鳴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各一份,證明原告在受傷前和家人一起在上栗鎮(zhèn)上萬路從事加工門窗工作,日收入約150元。且證明原告所工作的地點為城鎮(zhèn),其相關賠償標準應參照非農業(yè)家庭標準予以計算。6、口述花去交通費情況,證明原告因此次事故造成的交通費損失2045元。7、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出具的機動車輛估損單一份,證明原告在本次事故中摩托車受損,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200元。8、收款收據兩份,證明原告因事故理發(fā)和住宿花去132元。被告柳某某未舉證。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了投保單、保險單及保險條款各一份,證明根據保險條款的約定,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不承擔訴訟費、鑒定費、與事故無關的費用及醫(yī)保外費用,被保險人在保險單上已簽字確認,說明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已履行了告知義務。經質證,對原告提交的證據1-3、7,二被告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4,被告柳某某無異議,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對誤工期有異議,認為只??計算至定殘前一日;鑒定費中的材料收據不符合證據形式,不認可,且保險公司不承擔鑒定費。本院認為證據4真實合法,與本案相關聯(lián),予以采信。對保險公司要求不承擔鑒定費的請求,本院認為符合保險條款的約定,予以支持。對原告提交的證據5,被告柳某某無異議,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認為二份營業(yè)執(zhí)照及彭望的戶口簿與本案無關;對原告的戶口簿予以認可;對村委會的證明不認可,應該由工作所在地的村委會出具;原告未提供工資證明,只能按照私營企業(yè)標準92元/天計算。本院認為證據5真實合法,與本案相關聯(lián),且形成一個證據鏈,予以采信。因原告未提供其收入證明,對其證明150元/天的誤工損失,本院不予采信。對原告提交的證據6,被告柳某某無異議,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只認可按住院天數計算5元/天,本院認為原告因事故花去交通費是客觀事實,結??原告住院的時間、地點、次數等,本院酌情認定原告的交通費損失為2000元。對原告提交的證據8,被告柳某某無異議,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不認可。本院認為證據8真實合法,與本案相關聯(lián),予以采信。對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提交的證據,原告及被告柳某某均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綜合證據分析及庭審情況,查明本案事實如下:2015年12月12日16時30分,柳某某駕駛贛J×××××號小型轎車經萬上線由桐木往上栗方向行駛,途經上栗縣××××路段時,遇彭某某駕駛贛J×××××號普通正三輪摩托車相向行駛而來,因事發(fā)時柳某某駕駛車輛偏左道行駛,且避讓不及,導致兩車相撞,造成彭某某受傷及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2015年12月21日,上栗縣公安局交警大隊下達事故認定書,認定柳某某負本次事故全部責任,彭某某無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先后在上栗縣中醫(yī)院、湘雅萍礦合作醫(yī)院、湖南省腦科醫(y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瀏陽市骨傷科醫(yī)院住院并進行門診治療。其中在上栗縣中醫(yī)院住院41天(2015年12月12日至2016年1月22日),花去醫(yī)療費9901.19元;在湘雅萍礦合作醫(yī)院住院42天(2016年1月22日至2016年3月16日),花去醫(yī)療費19028.35元,并根據該醫(yī)院的處方在上栗縣天順大藥房購藥花去560元;在湖南省腦科醫(yī)院住院20天(2016年3月19日至2016年4月8日),花去醫(yī)療費15538.54元、門診費6438.1元,并根據該醫(yī)院的處方在長沙市××盆六谷大藥房購藥花去1740元;在瀏陽市骨傷科醫(yī)院花去門診費1471.6元。以上共計住院103天,花去醫(yī)療費54677.78元。2016年4月20日,經江西吳楚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原告彭某某的損傷評定為傷殘十級,誤工期評定為150天,原告因???花去鑒定費850元。原告因此次事故花去交通費2000元、手術前理發(fā)費32元、住宿費100元。原告因摩托車受損花去維修費2200元。另查明,贛J×××××號的登記所有人為黎珊,被告柳某某具有合法的駕駛資質,柳某某與黎珊系夫妻關系。黎珊為該車在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及不計免賠的商業(yè)三者險,保險期限均為自2015年12月4日起至2016年12月3日止,保險責任限額分別為122000元和1000000元。雙方在交強險條款及商業(yè)三者險條款中約定保險公司不承擔訴訟費、鑒定費及醫(yī)保外費用,庭審中,原告及二被告一致同意原告醫(yī)療費的10%即5467.78元作為醫(yī)保外費用由被告柳某某承擔。事故發(fā)生后,被告柳某某已賠償原告34500元,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已賠償原告10000元。再查明,原告雖然系農業(yè)戶口,但是自2005年起,原??及其妻子楊燕梅一直在上栗縣城從事加工門窗的零售工作,并辦理了個體工商戶的營業(yè)執(zhí)照,后該營業(yè)執(zhí)照的經營者轉為其兒子彭望。根據查明的事實、原告的訴求,結合江西省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相關規(guī)定,計算出原告在此次交通事故中的損失如下:1、醫(yī)療費54677.78元;2、誤工費18000元(120元/天×150天);3、護理費10300元(100元/天×103天);4、交通費2000元;5、住院伙食補助費5150元(50元/天×103天);6、營養(yǎng)費2060元(20元/天×103天);7、殘疾賠償金53000元(26500元/年×20年×10%);8、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9、鑒定費850元;10、摩托車修理費2200元;11、其他損失132元(手術前理發(fā)32元、住宿費100元)。以上共計151369.78元。品除被告柳某某已賠償的34500元、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已賠償的10000元,原告的損失還有106869.78元。本院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被告柳某某在當日的行駛過程中,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相關規(guī)定,是造成該次交通事故的全部原因,原告要求柳某某承擔因此次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于法有據,本院予以支持。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的規(guī)定,同時投保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者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同時起訴侵權人和保險公司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下列規(guī)則確定賠償責任:(一)先由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二)不足部分,由承保商業(yè)三者險的保險公司根據保險合同予以賠償;(三)仍有不足的,依照道路???通安全法和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guī)定由侵權人予以賠償。被侵權人或者其近親屬請求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優(yōu)先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本案被告柳某某駕駛的贛J×××××號車在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及不計免賠的商業(yè)三者險,因此,太平洋保險公司應首先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對原告的上述損失進行賠償,不足部分,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范圍內再進行賠償。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辯稱其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不承擔訴訟費、鑒定費,本院認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予以支持。原告及二被告一致同意原告醫(yī)療費的10%即5467.78元作為醫(yī)保外費用由被告柳某某承擔,是各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予以支持。根據交強險條款分項賠償限額的規(guī)定,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死亡傷殘??償限額下向原告賠償86400元(殘疾賠償金53000元+護理費10300元+交通費2000元+住宿費100元+誤工費18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應在交強險醫(yī)療賠償限額下向原告賠償10000元,在財產損失賠償限額下向原告賠償2000元。即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向原告賠償98400元(86400元+10000元+2000元)。原告總的損失品除由太平洋保險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承擔的98400元及應由被告柳某某承擔的鑒定費850元和醫(yī)保外費用5467.78元外,還剩46652元(151369.78元-98400元-850元-5467.78元)應由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在商業(yè)三者險責任限額范圍內賠償。因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已賠償原告10000元,被告柳某某已賠償原告34500元,因此,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應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向原告賠償8840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范圍內向原告賠償18469.78元(106869.78元-88400元),并由被告太平洋保險公司返還被告柳某某額外墊付的28182.22元(34500元-850元-5467.78元)。因原告未提供其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證明,本院結合原告的年齡、職業(yè)及江西省統(tǒng)計局公布的2016年度在崗職工工資標準,確定原告的工資為120元/天。原告未提供護理人員的收入證明,本院按照萍鄉(xiāng)市從事同等級別護工的勞務報酬標準100元/天計算其護理費。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三條、第六條第一款、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六十五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最高人民??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原告彭某某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營養(yǎng)費、殘疾賠償金、精神損害撫慰金、鑒定費、摩托車修理費、其他損失等共計151369.78元,品除被告柳某某已賠償的34500元、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已賠償的10000元,原告彭某某的損失還有106869.78元。該款由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向原告賠償88400元,在商業(yè)三者險限額范圍內向原告賠償18469.78元,并由被告中國太平洋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萍鄉(xiāng)中心支公司返還被告柳某某額外墊付的28182.22元。上述給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付清。本案訴訟費3459元,由被告柳某某承擔。如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西省萍鄉(xiāng)市中級人民法院。自判決生效之日起,權利人可以向原審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申請執(zhí)行期限為二年。
審判長 柳 本 清
審判員 胡 冬 梅
審判員 李 玲
書記員:歐陽小玲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