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務工,住湖北省江陵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德軒,湖北荊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務工,住湖北省江陵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邱德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公務員,住湖北省江陵縣。推薦代理。
原告彭某某與被告劉某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2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7年2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彭某某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德軒,被告劉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邱德晶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彭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決確認原、被告簽訂的“宅基地轉讓協(xié)議”無效。2、被告返還宅基地轉讓款16.8萬元及賠償損失(從2016年12月7日至清償之日,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3、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1年10月21日,原、被告簽訂了一份“宅基地轉讓協(xié)議”,當天原告已按約支付轉讓款16.8萬元。但時至今日,原告才知道向被告購買的宅基地不能建房及辦理過戶手續(xù)。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爭議焦點:1、關于確認之訴與給付之訴能否一并處理的問題。本院認為,由于原告主張的確認合同無效與返還轉讓款具有牽連性,故本案一并處理,并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2、本案是否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的問題。因本案糾紛不涉及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爭議,故不適用上述法律規(guī)定。3、關于本案的訴訟時效的問題。本院認為,確認合同無效之訴不受訴訟時效的限制,而返還財產和損害賠償請求權的訴訟時效,應從法院確認合同無效時開始起算。故原告起訴未過訴訟時效。4、原、被告簽訂轉讓協(xié)議的效力問題。本院認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二款規(guī)定,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于農民集體所有。第四十三條第一款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進行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須依法申請使用國有土地,但是,興辦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和村民建設住宅經依法批準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或者鄉(xiāng)(鎮(zhèn))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yè)建設經依法批準使用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除外。據(jù)此,能享有集體土地使用權的必須是集體經濟組織內的成員,原告非江陵縣郝穴鎮(zhèn)雙港村村民,因此其與被告劉某簽訂的農村自留地使用權轉讓協(xié)議違反了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為無效合同。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故被告應當返還原告轉讓款16.8萬元。由于原告對自留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的無效負有過錯,因此其主張的利息損失應自行承擔。綜上,原告的主張,于法有據(jù)的部分,本院予以支持。經合議庭評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第四十三條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彭某某與被告劉某簽訂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轉讓合同無效。
二、被告劉某返還原告彭某某轉讓款16.8萬元。
三、駁回原告彭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列應付款項,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付清。逾期支付,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3660元、保全費1370元,由原告彭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收款人: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帳號:17×××30,開戶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荊州市長江大學支行;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 判 長 王 碩 審 判 員 李傳祧 人民陪審員 李云坤
書記員:陽家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