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住址河北省涿州市。
委托代理人:張禹,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代煜,北京市華泰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張某某,現(xiàn)住北京市朝陽區(qū)。
委托代理人:陳曦,北京市靜觀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香河興達恒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
住所地:香河縣新華大街北側五一路香城酈舍8號樓4單元10號。
法定代表人:閆雪梅,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楊金波,公司職員。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張某某、第三人香河興達恒遠房地產經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達恒遠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13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任玉慶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張禹、代煜、被告張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曦、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委托代理人楊金波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審理查明,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張某某于2016年1月2日經由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簽訂《房屋買賣居間合同》,合同約定原告將其名下位于河北省香河縣蔣辛屯鎮(zhèn)大香公路115號富力·香山郡小區(qū)1號樓3單元1202室商品房出售給被告,房屋成交價為人民幣850000元;買家付款方式為商業(yè)貸款,簽訂合同時,被告支付購房定金人民幣100000元;原告同意被告以按揭貸款的方式支付購房款,被告在面簽當日將房屋首付款250000元至260000元交付原告,其余購房款在銀行放款之日由銀行打入原告指定賬戶;雙方約定在2016年4月30日之前做銀行面簽。同日,原、被告及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簽訂《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被告向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支付貸款服務費人民幣2500元,權證代辦費人民幣1500元。2016年1月3日,被告張某某將購房定金100000元交付給原告張某某。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陳述、《房屋買賣居間合同》、《房屋交易保障服務合同》、收費收據予以證明,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被告于2016年1月2日經由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簽訂的《房屋買賣居間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原、被告雙方形成房屋買賣合同關系受法律保護,原、被告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原告訴稱其與被告及第三人在簽訂合同時曾有明確約定,首付款的交割時間應在2016年3月9日前,其在2016年3月2日通過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經紀人楊金波告知被告應于2016年3月9日共同前往銀行進行面簽,并辦理首付款交割,但被告一直怠于履行該義務,故訴請確認原、被告及第三人之間的《房屋買賣居間合同》已經于2016年4月7日解除,并判令原告扣除被告所交定金,不予返還,并提交電話錄音、律師函、EMS網頁查詢單、認購合同復印件、收費收據復印件予以證明。被告及第三人對上述證據均不認可。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的《房屋買賣居間合同》中僅約定于2016年4月30日前做銀行面簽,關于辦理面簽的具體日期沒有明確約定,庭審中,原告提交的律師函及錄音資料均不能證明原告已通過第三人興達恒遠公司與被告明確約定于2016年3月9日進行面簽,故不能證明被告存在違約行為,原告提交上述證據的舉證目的,本院不予確認,原告要求確認原、被告及第三人簽訂的《房屋買賣居間合同》已經于2016年4月7日解除及不予返還被告定金的訴訟請求,無法律及事實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提交的認購合同及收據系復印件,被告及第三人均不認可,本院不予確認。被告稱第三人曾通知其2016年3月16日辦理銀行面簽,但原告未到場,其在2016年3月19日要求原告辦理銀行面簽及過戶手續(xù),原告以房屋漲價為由要求解除合同,并提交律師函、快遞單、德邦5305529160號快遞、錄音資料予以證明。經審查,本院認為,被告提交的上述證據,不能證明其已與原告明確約定做銀行面簽的具體時間,上述證據不能達到被告舉證目的,本院不予確認。第三人稱曾約原、被告雙方于2016年3月16日辦理銀行面簽,并提交手機短信記錄予以佐證,本院認為,該手機短信內容未明確第三人約原告及被告2016年3月16日早上10點到店的具體事項,也沒有原告及被告已經收到該短信的明確回復記錄,故第三人提交手機短信記錄的舉證目的,本院不予確認。綜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第九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5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任玉慶
書記員:王新旭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