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現住海興縣供銷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國軍,河北海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祁洪海,河北海之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海興縣辛集鎮(zhèn)宋王某某民委員會,住所地海興縣辛集鎮(zhèn)宋王村。
法定代表人:李炳倫,任村委會主任。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海興縣辛集鎮(zhèn)宋王某某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宋王村委會)土地承包經營權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10月23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訴訟代理人張國軍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宋王村委會經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被告給付鹽場產品及生產資料作價款60000元;2、訴訟費及其他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05年5月14日,被告因修路修建學?;I集資金需要,雙方簽訂《海興縣大口河鹽場宋王分場承包合同》,被告將其所有的宋王村鹽場承包給原告,承包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2014年1月8日,鹽場承包期滿后雙方進行交接時,對承包期間原告經營投入的14個塑苫、及鹽池內的鹽底進行作價,作價金額為60000元。被告承諾被告在承包鹽場后由承包金中優(yōu)先支付,并出具《交接證明》一份,但被告至今未予給付。故訴至本院,請求依法裁判。
被告宋王村委會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也未提交書面答辯意見。
經審理查明:1999年2月10日,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宋王村委會簽訂《海興縣大口河鹽場宋王分場承包合同》,約定由原告承包座落在第三場的七分場鹽灘一付,承包期限自1999年2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2005年5月14日,原被告雙方續(xù)簽《海興縣大口河鹽場宋王分場承包合同》,原告繼續(xù)承包該鹽場,承包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每年承包金額12萬元,共計60萬元,一次性交清。2005年5月14日與7月22日,原告兩次向被告交承包費共計60萬元。2014年1月8日,承包期滿后,原被告雙方進行交接,被告出具《交接證明》一份,載明“宋王村鹽場于2014年1月8日原承包者張某某與宋王村委會完成交接,關于鹽底14個塑苫14個。通過協商作價6萬元(陸萬元)由宋王村委會承包鹽場后由承包金中優(yōu)先支付”。該交接證明蓋有海興縣辛集鎮(zhèn)宋王某某民委員會印章,并有參加人員李春義、李桂林、李炳倫、李炳堂、王連生等人簽字。
上述事實,有原告當庭提交的海興縣大口河鹽場宋王分場承包合同二份、辛集鎮(zhèn)宋王村鹽場資產表固定資產一份、被告宋王村委會出具的交接證明一份、河北省村合作經濟組織統(tǒng)一收據二份等證據予以證實,本院依法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當事人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自己的義務。原告張某某承包被告宋王村委會的鹽場后,按照約定交納了承包費,承包期滿后,與被告進行了交接,履行了合同義務。被告宋王村委會出具的《交接證明》,可以證實對鹽底14個塑苫14個協商作價的6萬元,被告負有支付原告該款項的義務。被告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也未提交任何形式的答辯意見。原告提供的證據達到蓋然性認定標準,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海興縣辛集鎮(zhèn)宋王某某民委員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張某某人民幣600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650元,由被告海興縣辛集鎮(zhèn)宋王某某民委員會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及元戎
書記員: 王曉琨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