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
曾濤(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
余智某
王燕(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
鄧某某
原告張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曾濤,湖北普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余智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
委托代理人王燕,湖北三峽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鄧某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余智某、被告鄧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高云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婁曉春、人民陪審員李明喜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曾濤、被告余智某的委托代理人王燕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鄧某某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借條上雖然寫明由原告提供借款100萬元,但被告辯稱僅收到95萬元,與借條上的金額相差5萬元,是因原告預先扣除了雙方約定的利息。由于原告僅能提交轉賬95萬元的憑證,與被告所述相符,本院對借款金額認定為95萬元。原、被告雙方對借款用途說法不一致,原告陳述系因兩被告生意周轉急需,與借條上所寫“用作流動資金”基本一致,可予采信;被告陳述系余智某個人消費所需,95萬元的資金并非小數(shù)目,僅為個人消費不符常理,故本院不予采信,對該筆借款認定為被告余智某與鄧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為共同經(jīng)營所負債務。原告有權選擇由借款人償還借款或由負連帶責任的擔保人償還借款,被告余智某要求在抵押車輛價值范圍內免除其還款責任,前提是原告實現(xiàn)了擔保物權,被告在未舉證證明原告已實現(xiàn)其擔保物權的情況下,不能免除部分債務。因原、被告約定的逾期還款按日百分五計息計算標準過高,原告主動將計息標準降至按月利率2%計算,但仍超出了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本院按月利率1.86%支持。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 ?、第二百零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余智某、被告鄧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共同償還原告人民幣95萬元,并按月息1.86%的標準承擔自2014年7月3日至本判決指定支付之日的逾期利息。
二、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13800元由被告余智某、被告鄧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簽訂借款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借條上雖然寫明由原告提供借款100萬元,但被告辯稱僅收到95萬元,與借條上的金額相差5萬元,是因原告預先扣除了雙方約定的利息。由于原告僅能提交轉賬95萬元的憑證,與被告所述相符,本院對借款金額認定為95萬元。原、被告雙方對借款用途說法不一致,原告陳述系因兩被告生意周轉急需,與借條上所寫“用作流動資金”基本一致,可予采信;被告陳述系余智某個人消費所需,95萬元的資金并非小數(shù)目,僅為個人消費不符常理,故本院不予采信,對該筆借款認定為被告余智某與鄧某某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為共同經(jīng)營所負債務。原告有權選擇由借款人償還借款或由負連帶責任的擔保人償還借款,被告余智某要求在抵押車輛價值范圍內免除其還款責任,前提是原告實現(xiàn)了擔保物權,被告在未舉證證明原告已實現(xiàn)其擔保物權的情況下,不能免除部分債務。因原、被告約定的逾期還款按日百分五計息計算標準過高,原告主動將計息標準降至按月利率2%計算,但仍超出了同期銀行貸款利率的4倍,本院按月利率1.86%支持。綜上所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條 ?、第二百零七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余智某、被告鄧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共同償還原告人民幣95萬元,并按月息1.86%的標準承擔自2014年7月3日至本判決指定支付之日的逾期利息。
二、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13800元由被告余智某、被告鄧某某負擔。
審判長:高云環(huán)
審判員:婁曉春
審判員:李明喜
書記員:王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