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重慶市云陽縣云峰鄉(xiāng)鋼廠村16組23號,現(xiàn)住廊坊市廣陽區(qū)。
原告陳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重慶市云陽縣,系張某的長女。
原告陳若文,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重慶市云陽縣,系張某的次女。
原告陳若文、陳某法定代理人張某。
三原告委托代理人王超,河北張克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重慶市云陽縣。
被告向福秀,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址同上。
原告張某、陳某、陳若文與被告陳某某、向福秀共有物分割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李靚艷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梁加偉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陳某某、向福秀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張某系陳美興之妻,原告陳某、陳若文系陳美興之女,其中陳若文出生于2012年8月31日;被告陳某某、向福秀系陳美興父母。2012年7月5日,原告張某之夫陳美興發(fā)生交通事故死亡,大城縣人民法院作出(2012)大民初字第939號民事判決書,原、被告共獲得賠償款878788.50元。其中包括事發(fā)后經(jīng)調解獲得的64萬元賠償款于2012年7月17日打入了被告陳某某的帳戶中,剩余賠償款238788.50元在大城縣法院帳戶中未予支取。后原、被告因分割該64萬元發(fā)生糾紛,三原告在重慶市云陽縣法院以陳某某、向福秀為被告提起訴訟。2013年1月7日,重慶市云陽縣法院作出(2012)云法民初字第04399號民事判決,判決三原告應分得款項共計333358.50元。2013年1月29日,三原告向重慶市云陽縣法院提出執(zhí)行申請。2013年4月,云陽縣法院執(zhí)行局已執(zhí)行147928元交付三原告。上述事實有(2012)大民初字第939號民事判決書、(2012)云法民初字第04399號民事判決書、云陽縣法院執(zhí)行案件專用領款收據(jù)、云陽縣人民法院審理及執(zhí)行材料、(2013)大民初字第1955號民事裁定書及原告陳述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之夫陳美興因發(fā)生交通事故死亡,獲得死亡賠償金共計878788.50元,原、被告因其中的64萬元死亡賠償金分割問題出現(xiàn)糾紛,已經(jīng)重慶市云陽縣法院依法作出民事判決,且該案已進行執(zhí)行程序,并已執(zhí)行了部分款項。原告張某、陳某及被告陳某某、向福秀均系陳美興的近親屬,均與死者陳美興生前一起共同生活、居住,與死者陳美興的關系較為親近,共同生活程度較為緊密,陳美興對上述四人亦具有法定的扶養(yǎng)、撫養(yǎng)或贍養(yǎng)義務;原告陳若文雖系陳美興之女,但在陳美興死亡時尚未出生,其在陳美興死亡時尚不具備民事主體資格,不能直接參與本案死亡賠償金的分配。故本案原告張某、陳某及被告陳某某、向福秀有權直接參與本案死亡賠償金的分割。因在重慶市云陽縣法院的民事判決中,已扣除喪葬費、實際支出費用及為原告陳若文保留的相應份額(云陽縣法院以陳美興應承擔的對陳若文的撫養(yǎng)費數(shù)額共計74800元),故本案所涉及的剩余賠償金238788.50元,應由原告張某、陳某及被告陳某某、向福秀平均分割。綜上,原告張某、陳某、被告陳某某、向福秀各應分得238788.50元÷4=59697.125元。因原告陳某尚未成年,故分得的死亡賠償金應由其母原告張某管理和保護。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十二條、第十六條、第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陳美興死亡所獲得的剩余死亡賠償金238788.50元,原告張某分得59697.125元,原告陳某分得59697.125元,原告陳某分得的款項由其母原告張某負責保管。
二、被告陳某某、向福秀共分得119394.25元。
三、駁回原告陳若文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2441元,由三原告負擔1220.5元,由二被告負擔1220.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李靚艷
書記員:許盛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