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軍
安利戰(zhàn)(河北群望律師事務所)
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
馬洪闖(河北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
李曉明
原告:張紅軍,農(nóng)民。
委托代理人:安利戰(zhàn),河北群望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唐某市高新區(qū)龍澤北路東側(cè)協(xié)和道北側(cè)(鳳城陽光公寓三層)。
代表人:鄒云鵬,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馬洪闖,河北世紀方舟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李曉明,該公司職工。特別授權。
原告張紅軍與被告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太平人壽唐某中心支公司)人身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紅軍及委托代理人安利戰(zhàn)、被告太平人壽唐某中心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馬洪闖、李曉明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6.玉田縣人民法院(2013)玉民初字第355號民事卷宗庭審筆錄中于榮彬證言,證明:1、原、被告另外一起保險合同與本案相鄰時間內(nèi)為簽字在先,被告填充內(nèi)容在后,阻礙原告如實履行告知義務的事實,同時印證本案中一證人王某證言的真實性。2、被告明知被保險人帶病投保而予以投保的事實。
7.證人王某出庭證實:“我當時是太平人壽保險公司的業(yè)務員,我跟原告之前就認識,原告也知道我是做保險業(yè)務的,我之前也跟他說過上保險的事,原告想為他父母上一份保險,就找到了我,我們就一起到公司,在王淑萍經(jīng)理的辦公室簽訂的保險單。當時簽保險合同時,客戶的簽名都是客戶自己簽的,保險單的其他內(nèi)容是王淑萍經(jīng)理給填的。當時一起上保險的還有一個叫錢衡的,他也上了一份同樣的保險。保險合同簽訂的第二天,原告的父母去玉田縣婦幼醫(yī)院做的體檢,體檢沒有問題,保險合同就生效了”。證人在接受原告發(fā)問過程中認可保險合同中除投保人及被保險人簽字為本人書寫外其它內(nèi)容均為保險公司工作人員王淑萍所填寫,且未要求原告仔細閱讀保險條款。以上證言證實:1、客戶投保問卷和代理人展業(yè)問卷缺乏真實性,被告缺乏誠實信用原則,在保險過程中造假。2、證明投保過程中,除本人簽字部分其他需要告知事項均為保險公司工作人員書寫,阻礙投保人履行告知義務。3、體檢過程中,被保險人從醫(yī)院到婦幼體檢的事實可以說明,被告明知被保險人有病而予以承保。4、投保人簽字在先其他內(nèi)容填充在后。
被告太平人壽唐某中心支公司辯稱,原告投保時故意隱瞞××,沒有盡到如實告知的義務,根據(jù)保險法的規(guī)定,被告有權予以拒賠,請法庭駁回原告訴請。
為支持其主張,被告向本院提供的證據(jù)有:
保險合同、玉田縣醫(yī)院住院病歷、客戶投保過程問卷和代理人展業(yè)過程問卷、保險條款各一份,證明原告在投保時隱瞞了患有××的事實,該事實足以影響被告承保,原告未盡到如實告知義務,被告理應拒賠。
對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被告的質(zhì)證意見是:一、對保險合同的合法性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關聯(lián)性有異議。保險單有張紅軍、張慶民簽字且本人書寫,內(nèi)容為本人已了解本產(chǎn)品的特點和保單利益的不確定性,已閱讀保險條款、產(chǎn)品說明書和投保提示書,××告知均為否。證明原告沒有盡到如實告知義務。二、關于玉田縣醫(yī)院住院病歷,1、2011年9月19日玉田縣醫(yī)院CT檢查報告單,診斷意見為左肺下腋軟組織密度影,建議進一步檢查。2011年9月21日,病歷第5頁記錄診斷張慶民為左下肺占位。根據(jù)原告提交的其他證據(jù),原告簽訂保險合同的日期為2011年9月30日。2、病歷顯示入院原因為推到摔傷,在住院期間2011年9月19日、9月21日確診為左下肺占位,其后在與被告簽訂保險合同時,故意隱瞞了該事實?!痢粱颊撸娣Q對自己患左下肺占位不知情,不符合常理。從原告提交的住院病歷可以證明原告故意隱瞞××,違法了保險法的規(guī)定。三、對體檢報告單的合法性、真實性沒有異議,體檢報告并非對所有項目進行體檢,也不是法定的必經(jīng)程序,除體檢之外,投保人必須盡到如實告知義務,而如實告知是法定義務。四、對(2013)355號民事判決書,該判決與本案沒有利害關系,且屬于不同的保險合同內(nèi)容,我國不是判例法,兩個案件保險代理人、保險合同的具體內(nèi)容、投保的時間、實際情況都有不同。五、對法院調(diào)取的庭審筆錄,于榮彬的證言與本案沒有關系,于榮彬不是本案保險合同的代理人,且兩次投保的時間不同,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可。五、對證人王某的證言,1、證人陳述先打?qū)醋詈筇畋?,而不是先簽名后打?qū)础4驅(qū)词菍Α痢潦马椷M行詢問和告知的過程,簽字均為親筆書寫,這點證人也予以證實。而簽字也視為對整個保險合同內(nèi)容的認可,打?qū)词呛贤膬?nèi)容可以機打,可以手寫,可以投保人寫也可以由第三人打勾。投保合同重要的是投保人盡到如實告知義務,證人所述能證明原告沒有盡到如實告知義務。2、原告提出告知的是摔傷住院屬于外傷,而原告在投保時隱瞞的是左下肺占位××,對于摔傷的事實我們不予否認。3、合同雙方在簽訂合同時,應當盡到合理的審慎義務。不閱讀合同內(nèi)容直接簽字,是種對自己和他人不負責任的體現(xiàn)。根據(jù)證人的陳述在整個簽訂合同的過程中,4個人一直在場,且在打完對勾后親自簽字。4、體檢并不是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保險法強制規(guī)定的是投保人必須盡到如實告知的義務,原告陳述摔傷住院也證明了被告盡到了詳細的詢問義務,被告問過原告是否有××,而原告答復是摔傷住院,卻隱瞞了患有影響保險合同簽訂的重大情形。因此對于不負責任簽訂合同的行為,又違法了保險法未如實告知義務的違法行為,法庭不應予以支持。
對被告提供的證據(jù),原告的質(zhì)證意見是:一、對客戶投保問卷和代理人展業(yè)過程問卷及調(diào)查詢問筆錄,缺乏合法性、真實性、關聯(lián)性且不能證明被告主張。理由如下:1、上述問卷和筆錄均是簽字在先,實際內(nèi)容填寫由被告完成與投保單填寫方式一樣,不是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證人王某當庭證言能夠證明該事實。2、相關條款均是格式條款,且內(nèi)容形成實質(zhì)是免除責任條款,屬無效條款。3、客戶投保問卷有的是一名詢問人,有的是二名詢問人,而且當時張慶民投保過程中就在住院且此時被告已知已經(jīng)患病,而允許其做所謂的虛假陳述卻未當面指出或作出明確說明,證明被告以不當方式阻卻原告履行告知義務。4、王某問卷明顯與事實不符和其本人當庭證言不符,反應出被告阻礙原告告知。5、詢問筆錄更能反應虛假性,同樣簽字在先,被詢問人是張紅軍,卻書寫為張慶民,足以反映出簽字在先,填寫內(nèi)容在后的事實。而且上邊內(nèi)容無手印印證其真實性。6、如實告知指的是投保當時針對詢問事項,而不是投保問卷記載的時間。7、上述問卷和筆錄均屬于復印件,無法核對其真實性,不具有證明力。二、對投保單,僅有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簽名部分和詳細閱讀條款處為原告書寫,其他內(nèi)容均是在簽字后由被告填寫,根據(jù)投保單第4頁須知部分,投保單應由被保險人和投保人親自填寫的合同要求和保監(jiān)會由被保險人和投保人親自填寫的強制性規(guī)定,能證明原告不存在不如實告知的情形。而且結(jié)合王某證言,能證實被告沒有詢問程序,是被告方誘導、阻礙原告方簽字在先,不讓原告如實告知,其責任和后果應該由被告承擔,故該證據(jù)不能證明被告主張。對兩份醫(yī)院病歷,是院方的單獨記載,不等于原告明知患有惡性腫瘤,且投保人不是醫(yī)務人員,對肺占位的概念和性質(zhì)無法識別和判斷,尤其是住院病歷診斷手寫部分,記載日前為2011年10月26日,此時應為投保人可能知道存在惡性腫瘤的事實,此時不在簽訂合同如實告知的時間范圍內(nèi),投保人沒有如實告知的能力和前提。
本院認為,原告張紅軍與被告太平人壽唐某中心支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被保險人張慶民在保險期間內(nèi)因病死亡,屬于保險事故,原告作為該保險合同的合法受益人可依法取得保險金。原告主張自被保險人死亡次日即2013年4月2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保險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fā)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jīng)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的事故”、第二十三條 ?一款、二款“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nèi)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jié)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nèi),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投保人的告知義務限于保險人詢問的范圍和內(nèi)容。當事人對詢問范圍及內(nèi)容有爭議的,保險人負舉證責任。保險人以投保人違反了對投保單詢問表中所列概括性條款的如實告知義務為由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概括性條款有具體內(nèi)容的除外”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給付原告張紅軍保險金5000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nèi)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被告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負擔。此款已由原告預交,被告在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時一并給付原告105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交納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原告張紅軍與被告太平人壽唐某中心支公司簽訂的保險合同是雙方的真實意思表示,且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被保險人張慶民在保險期間內(nèi)因病死亡,屬于保險事故,原告作為該保險合同的合法受益人可依法取得保險金。原告主張自被保險人死亡次日即2013年4月23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六條 ?“訂立保險合同,保險人就保險標的或者被保險人的有關情況提出詢問的,投保人應當如實告知。投保人故意或者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前款規(guī)定的如實告知義務,足以影響保險人決定是否同意承?;蛘咛岣弑kU費率的,保險人有權解除合同。前款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權,自保險人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過三十日不行使而消滅。自合同成立之日起超過二年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故意不履行如實告知義務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并不退還保險費。投保人因重大過失未履行如實告知義務,對保險事故的發(fā)生有嚴重影響的,保險人對于合同解除前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不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但應當退還保險費。保險人在合同訂立時已經(jīng)知道投保人未如實告知的情況的,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發(fā)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應當承擔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責任。保險事故是指保險合同約定的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的事故”、第二十三條 ?一款、二款“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nèi)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jié)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nèi),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六條“投保人的告知義務限于保險人詢問的范圍和內(nèi)容。當事人對詢問范圍及內(nèi)容有爭議的,保險人負舉證責任。保險人以投保人違反了對投保單詢問表中所列概括性條款的如實告知義務為由請求解除合同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該概括性條款有具體內(nèi)容的除外”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給付原告張紅軍保險金50000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nèi)履行。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50元,由被告太平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唐某中心支公司負擔。此款已由原告預交,被告在履行給付保險金的義務時一并給付原告1050元。
審判長:張樹國
審判員:葉建軍
審判員:王晶
書記員:田偉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