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
委托訴訟代理人:湯茹珺,北京市中銀(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周聰,北京市中銀(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彬陽房地產(chǎn)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衛(wèi)正佳,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姜濤,上海錦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如某金科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如某市。
法定代表人:陳銳,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旭鋒,江蘇開炫(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上海彬陽房地產(chǎn)營銷策劃有限公司、如某金科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服務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20年3月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20年3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湯茹珺,被告上海彬陽房地產(chǎn)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彬陽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姜濤,被告如某金科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科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顧旭鋒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兩被告退還款項人民幣(下同)160,000元;2、兩被告賠償占用資金的利息暫計8,972.22元(以160,000元為本金,按同期銀行貸款利率,自2017年6月29日起至實際付款之日止)。事實與理由:被告彬陽公司以被告金科公司名義向原告出售位于如某市的金科世界城18幢2單元1808室房產(chǎn),并合計收取房款654,944元。后,原告收到《商品房買賣合同》后發(fā)現(xiàn),合同約定房產(chǎn)總價為495,000元,以及收到購房發(fā)票。原告與被告金科公司溝通后發(fā)現(xiàn),160,000元的差額由被告彬陽公司收取。原告認為被告彬陽公司沒有正當理由收取該160,000元。兩被告通過欺詐方式誤導原告為購買房產(chǎn)支付654,944元,而實際成交價格494,944元,被告彬陽多收取的160,000元無法律、合同依據(jù),應當返還原告并支付相應的利息,故原告訴訟來院。庭審中,原告變更訴訟請求第1項為:判令兩被告返還130,000元。同時補充事實與理由:接待原告的是被告金科公司的人員,不是被告彬陽公司的人員,溝通銷售房屋的都是被告金科的工作人員。所有購買者對信息服務合同的內(nèi)容都不清楚。原告曾前往兩被告處,兩被告均未向原告提供過這份協(xié)議,原告在2019年3月才看到被告提供該份協(xié)議,但原告沒有簽過。
被告彬陽公司辯稱,信息服務協(xié)議書是用于參加優(yōu)惠活動的,被告告知了原告,原告才簽字的。認購書寫明客戶需要走優(yōu)惠流程,被告口頭告知原告要交信息服務費,不屬于房款部分,才可以優(yōu)惠購房,故不存在原告陳述的不知情,原告知情才簽字的。信息服務協(xié)議中的1.1條用黑體字顯示,所以是告知過原告的,原告應該理解該內(nèi)容,不存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原告是被告彬陽公司帶到被告金科公司看房買房的,是被告彬陽公司為原告提供了服務。
被告金科公司辯稱,信息服務合同是真實合法有效的。原告要求被告金科公司退還服務費缺乏法律依據(jù)。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交換和質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1、被告彬陽公司提供的購房優(yōu)惠服務協(xié)議一份,證明原告知曉被告彬陽公司要收取服務費,原告也簽字確認了。原告對簽字不認可,對協(xié)議內(nèi)容不認可,認為被告從未口述過有服務費。被告金科公司對真實性無異議,認為從認購書的公章可以看出是被告彬陽公司接待原告,原告也應當知道被告彬陽公司不屬于金科公司,120,000元是信息服務費,不是房款,不會造成誤解。對此本院認為,本案法律關系可從其他證據(jù)予以確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與本案事實的認定并無必然聯(lián)系,故本院對該證據(jù)未進行筆跡鑒定,在本案中暫不予認定。2、原告提供的金科地產(chǎn)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檢監(jiān)察部工作人員田曉晨與業(yè)主張艷聊天記錄、原告代理人與田曉晨的聯(lián)系記錄、原告代理人與業(yè)主陸賽的通話記錄、原告代理人與業(yè)主蔡雪麗的通話記錄、金科地產(chǎn)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檢監(jiān)察部工作人員與業(yè)主陸賽、蔡雪麗的談話筆錄(來源為業(yè)主張艷,由田曉晨發(fā)給張艷),以上證據(jù)證明金科地產(chǎn)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紀檢監(jiān)察部向業(yè)主張艷就購房過程進行問話,并向張艷提供了該公司與業(yè)主陸賽、蔡雪麗的談話筆錄,業(yè)主陸賽和蔡雪麗承認曾在2018年6月6日配合金科地產(chǎn)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就其購房過程進行談話,談話主要內(nèi)容為在購房過程中業(yè)主并不清楚有彬陽公司的存在,誤以為自己是在按金科公司的要求進行簽字,購房過程中沒有信息服務費的說法,接待他們的置業(yè)顧問的名片顯示是被告金科公司的工作人員,客戶是通過中介去被告金科公司看房的,不是彬陽公司帶去的,向被告金科公司支付的購房款都是通過POS機支付的,原告不知道哪個POS機是被告彬陽公司的,哪個是被告金科公司的,業(yè)主曾向被告金科公司提出過為何一會兒是金科公司一會兒是彬陽公司,工作人員說兩被告是一家公司,業(yè)主也沒有多想。被告彬陽公司對真實性關聯(lián)性均不認可,認為被告金科公司沒有向原告提供過筆錄。被告金科公司對關聯(lián)性不認可,認為與本案無關,且認為其中的證人應當出庭作證。對此本院認為,上述證據(jù)均與本案無關,本院不予認定。3、原告提供的葉克理的名片一份,證明葉克理是被告彬陽公司的員工,但其一直以金科公司的名義對外接待,原告從未接受過被告彬陽公司提供的服務。被告彬陽公司對真實性不認可。被告金科公司對真實性有異議,且認為葉克理不是被告金科公司的員工。對此本院認為因兩被告對該名片真實性均不認可,故本院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定。4、原告提供的向葉克理轉賬40,000元付款憑證,證明原告于2017年5月23日向被告彬陽公司支付40,000元,原告共計向被告彬陽公司支付130,000元。被告彬陽公司對證據(jù)有異議,對該付款不認可,認為該筆款項被告彬陽公司沒有收到。對此本院認為,原告未能提供該人系被告彬陽公司員工的證據(jù),故本院對該證據(jù)不予認定,但由于被告彬陽公司向原告開具了120,000元的收據(jù),且至今從未提出過未付清服務費的異議,故本院認定原告已向被告足額付清服務費。
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7年5月20日,原告至被告金科公司開發(fā)的“金科世界城”樓盤售樓處購房,原告認購該樓盤18樓2單元1808室房屋,原告丈夫毛三毛代表原告與被告彬陽公司簽訂《金科世界城認購書》一份,約定:原告認購上述房屋,定金10,000元;原告應于2017年5月23日前補足定金50,000元,并于2017年5月30日前攜帶本認購書及預登記為產(chǎn)權名義人之身份證等相關簽約證件及簽約應付款至售樓處簽訂房屋預售合同;備注為客戶需走團購流程方可享受簽約價670,000元。同日,原告與被告彬陽公司達成服務合同關系。2017年5月23日,原告向被告彬陽公司銀行賬戶現(xiàn)金支付40,000元。2017年5月28日,原告與被告金科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約定:原告向被告金科公司購買位于金科世界城18幢2單元1808室的房屋,房屋價款共計495,000元。原告于當日以POS機刷卡方式向被告金科公司支付購房款198,000元。被告彬陽公司于2017年5月28日向原告開具了70,000元的收據(jù)一份。原告于2017年6月29日向被告彬陽公司銀行賬戶現(xiàn)金支付50,000元,被告彬陽公司于當日向原告開具了50,000元的收據(jù)一份。現(xiàn)原告已向被告金科公司支付了買賣合同約定的全部房款,被告金科公司于2018年3月10日開具增值稅發(fā)票。原告已取得房屋,至今未有退房情況。
另查明,兩被告之間未簽訂書面的銷售合同,但存在事實委托銷售合同關系。各原告均確認原告從未向中介公司支付過中介費。
本院認為,原告獲取被告彬陽公司提供的服務并參與優(yōu)惠購房活動,以雙方約定的價格與被告金科公司成功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并最終履行了買賣合同,并未發(fā)生退房情況。原告在簽訂認購書、買賣合同及支付房款同日亦刷卡向被告彬陽公司支付了約定的服務費。無論原告與被告彬陽公司是否簽訂《信息服務協(xié)議書》,上述行為均表明原告與被告彬陽公司之間達成了服務合同的約定,雙方之間的服務合同關系合法有效?,F(xiàn)被告彬陽公司已經(jīng)按約履行了其服務義務,原告亦已按照約定支付相應的服務費用,雙方合同義務均已履行完畢。對于原告以雙方之間的服務合同關系違背原告真實意思表示、權利義務不對等、從未接受服務等為由,認為兩被告行為屬于欺詐故主張由兩被告退還款項的主張,本院認為,首先,從《金科世界城認購書》及《商品房買賣合同》內(nèi)容看,原告已參與優(yōu)惠購房活動并已取得優(yōu)惠;其次,原告在POS機上分開刷卡向被告金科公司支付購房款,向被告彬陽公司支付服務費并分別取得兩公司的收據(jù),POS單也會顯示不同的收款方名稱,故當時原告對向被告彬陽公司支付服務費應當是明知且同意的,而原告庭審中亦確認對于購買系爭房屋需支付的費用包括現(xiàn)實際支出的所有費用是明知且同意的;再次,原告在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時及收到購房款發(fā)票時均未提出異議,至原告提起訴訟已超過兩年之久;綜上,本院對原告的上述主張均不予采信。被告彬陽公司根據(jù)雙方服務合同約定收取服務費,被告金科公司按照買賣合同約定收取購房款,均合法有據(jù),故對于原告要求兩被告退還不當?shù)美跋鄳⒌脑V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另對于原告提出因存在兩被告工作人員行賄與受賄的刑事犯罪,故兩被告是以串通、虛增房價方式,誘導原告簽訂服務協(xié)議,讓原告多支付了購房款的意見,本院認為,從刑事判決書看,兩被告工作人員之間的行賄、受賄犯罪,與原告及兩被告之間訂立的服務合同關系及買賣合同關系均無關,不影響兩份合同的履行,原告以存在刑事犯罪為由要求退還服務費,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采信。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人民幣3,680元,減半收取,計人民幣1,84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蘇??姝
書記員:倪??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