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工人,現(xiàn)住明水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興怡(系原告妻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現(xiàn)住明水縣,
被告:潘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明水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貴民,黑龍江貴民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金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下崗職工,住明水縣,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金玉某、潘某某保證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1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興怡、被告金玉某、被告潘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馬貴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二被告承擔保證責任,償還原告欠款本金88000元及違約金26600元;2.要求二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14年3月12日,借款人祁德輝通過擔保人金玉某、潘某某聯(lián)系原告借款,在原告處借款133000元,約定2014年6月12日償還,被告金玉某、潘某某為其擔保。約定到期不還則增加20%的違約金。此款到期后被告未曾還款。直至2017年12月,被告金玉某償還欠款45000元?,F(xiàn)因借款人已失去聯(lián)系,后原告多次找二被告索要欠款,其以無錢為由拒絕給付。故原告訴至法院,要求二被告償還欠款。
被告金玉某辯稱,借款133000元是借款本金和利息計算到一起出的據(jù),被告金玉某共計償還欠款45000元,原告張某某催款時,被告金玉某帶原告去大慶找祁德輝,在大慶呆了一個月。
被告潘某某辯稱,原告起訴狀敘述的2014年3月12日借款人祁德輝通過擔保人金玉某、潘某某聯(lián)系原告借款,在原告處借款133000元,與事實不符。而且原告當庭陳述的事實與起訴狀所敘述的以上事實也不符,被告潘某某與原告以前不認識,祁德輝從原告處借款,包括找劉柏祥貸款還款的過程被告潘某某都不知情,2014年3月12日祁德輝找到被告潘某某說他和張某某有帳,讓潘某某給擔保,去給簽個字,潘某某就同意了。見面后,就在欠據(jù)中簽了名,當時也沒有看欠據(jù)的具體內(nèi)容,被告潘某某一直是以擔保人的身份出現(xiàn)。原告陳述的2014年年末到潘某某家索要欠款以及后期多次打電話索要借款都不是事實,原告從來沒有找潘某某要求承擔擔保責任,也沒有給潘某某打過電話,因擔保時雙方不熟悉,彼此也沒有留下電話號碼,原告應當在保證期限六個月內(nèi)要求被告潘某某承擔保證責任,2014年6月12日主債務的期限屆滿。原告當庭陳述是在2014年年末找過被告潘某某,該事實不屬實,即使此時原告確實找過被告潘某某,也超過了擔保期限,因為2014年年末意味是2014年12月下旬,此時已超過六個月的擔保期限。按照《擔保法》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被告潘某某應當免除擔保責任,請法庭依法駁回原告對被告潘某某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和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金玉某及債務人祁德輝與原告張某某商量想合伙承包建筑工程。祁德輝欲在雙興鎮(zhèn)農(nóng)村信用社貸款,缺少一名財政開支人員做擔保,原告張某某找到原告的同學劉柏祥為其擔保。祁德輝在農(nóng)村信用社貸款100000元。貸款1年期滿后祁德輝未能償還貸款本息117000元。農(nóng)村信用社欲扣留擔保人劉柏祥工資用于償還貸款,劉柏祥找到原告要求貸款人立即償還貸款。原告無奈湊齊120000元,替祁德輝償還了貸款。2014年3月12日,祁德輝為原告出具一枚133000元欠據(jù),債務人祁德輝找到潘某某和金玉某為原告擔保,約定2014年6月12日前償還。此款到期后,原告找債務人祁德輝和被告金玉某索要欠款,被告金玉某分別于2015年11月下旬償還5000元,2016年5月份償還10000元,2016年8月份償還20000元,2018年1月5日用100箱洗衣液抵頂欠款10000元,共計償還欠款45000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未約定擔保方式和擔保期限,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確定擔保方式為連帶責任擔保、擔保期限為六個月。原告無充分證據(jù)證實其在擔保期限內(nèi)要求被告潘某某承擔保證責任,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被告潘某某免除保證責任。被告金玉某在擔保期限內(nèi)接受原告要求其承擔保證責任的請求,先后履行擔保義務45000元。另外,原告替?zhèn)鶆杖似畹螺x償還銀行貸款120000元,原告要求被告給付133000元,其中,13000元上打息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主債務到期后,債務人及被告不能如期履行還款義務,由債務人承擔20%的違約金的訴訟請求,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法律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即被告金玉某應負擔原告120000元本金及20%的違約金24000元,扣除其已履行的45000元,下余99000元的保證責任。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若干法律的規(guī)定》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金玉某繼續(xù)履行擔保義務,給付原告張某某99000元,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
二、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1138元,由被告金玉某負擔;原告張某某預交受理費超出部分152元,由原告自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綏化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孫立武
書記員: 沈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