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山東省聊城市東某某區(qū)。
法定代理人:李玉環(huán),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住址同上。系原告母親。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茂林,聊城東昌三合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山東聊城煙草有限公司東某某營銷部,住所地:山東省聊城市東某某區(qū)興華西路立新巷3號。
負責人:張偉,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強,山東舜翔(聊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肖新,山東舜翔(聊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訴被告山東聊城煙草有限公司東某某營銷部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6月1日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的法定代理人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撤銷被告做出的解除勞動關系的決定;2、被告向原告補發(fā)2014年7月2日之后的工資,每月按2800元計發(fā)。事實和理由:2009年,原告到被告處工作,后根據工作需要,原告與被告簽訂4年的勞動合同,被安排在東某某區(qū)張爐集片管理煙草經營。2011年2月17日,原告騎車去張爐集專賣所途中,發(fā)生交通事故,致原告受傷,此次交通事故使原告身心受到重大影響精神逐漸失常。雙方于2013年1月6日又簽訂為期4年的勞動合同,原告又到被告處上班,在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因工作原因與同事發(fā)生矛盾,動手打架,110出警制止,隨后,原告精神再度緊張,并于2014年9月19日入住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被診斷為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2014年7月2日,被告違反法律規(guī)定,違法解除與原告簽訂的勞動合同。原告認為:勞動者患病或非因工負傷,未過醫(yī)療期,被告無視國家法律法規(guī),在原告患病期間非法解除勞動合同,應承擔責任,應予補償。原告出現交通事故而造成工傷,在工作時間、地點與別人打架,××。被告以原告與單位職工打架,嚴重違反單位勞動紀律為由解除勞動合同錯誤,原告認為與職工打架并不是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打架期間原告是××期間,被告單位領導多次要求原告母親帶領其看病。另外被告解除勞動合同程序違法,未通知原告,原告也未在相關材料上簽字。由于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應補發(fā)從2014年7月2日之后的工資,原告放棄要求被告支付雙倍經濟賠償金的訴求。
被告山東聊城煙草有限公司東某某營銷部辯稱:一、原告要求撤銷2014年7月2日的解除勞動合同921號證明書的請求已過仲裁時效;二、答辯人解除與原告張某的勞動合同合法有據;答辯人合法送達了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書;三、原告關于支付2014年7月2日之后的工資的請求于法無據。被告解除勞動合同是合法的,該項請求未經勞動仲裁,根據先裁后審的原則,未經仲裁的請求法院不應審理。
經審理查明:2009年,原告到被告處工作,雙方簽訂了為期4年的勞動合同。2011年2月17日7時許,原告駕駛助力三輪車在聊城市城區(qū)聊堂路軍需路交叉口與駕駛魯P×××××號轎車的楊可申相撞,致原告受傷。該事故經交警部門認定,原告承擔次要責任,楊可申承擔主要責任。事故發(fā)生后,原告即住院進行了治療,被診斷為:左膝外側半月板損傷、右膝髁間嵴、外髁骨挫傷、軟組織損傷等。2011年3月4日和2011年8月16日,原告分兩次將楊可申、聊城市東昌第四汽車運輸有限公司、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聊城中心支公司起訴至本院,本院已對原告所主張的醫(y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殘疾賠償金、殘疾器具費、車輛損失、精神損害撫慰金等作出處理。2011年4月28日,聊城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認定原告左膝外側半月板損傷、右膝髁間嵴、外髁骨挫傷、軟組織損傷為工傷。2011年6月15日,聊城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認定原告勞動功能障礙程度為十級。2013年1月6日,原、被告又簽訂為期4年勞動合同后,原告繼續(xù)在被告處工作。
2014年5月27日原告因工作原因與同事潘增云發(fā)生口角,并對其進行毆打,致其輕微傷。自此原告未到被告處上班,也未履行請銷假手續(xù)。2014年6月25日,被告以原告毆打同事及連續(xù)曠工21天的行為,嚴重違反單位規(guī)章制度為由,解除了與原告的勞動合同。2014年6月25日、28日被告向原告的母親李玉環(huán)送達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書并要求其提供原告的住址及聯系方式,原告的母親拒收。2014年6月26日被告通過郵寄的形式向原告送達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書,郵寄地址為原告在勞動合同上填寫的地址,郵件因原址查無此人、遷移新址不明被退回。被告在勞動規(guī)章制度規(guī)定:違反考勤紀律,適用解除勞動合同。員工有以下違反考勤紀律行為之一的,給予解除勞動合同,并停發(fā)曠工日崗位工資、停發(fā)當月績效工資:(一)連續(xù)曠工7(含)個工作日或一年內累計曠工15(含)工作日的;……。
2014年11月28日被告出具《關于張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領取的說明》,內容為:“因張某嚴重違反了《聊城市煙草專賣局(公司)勞動規(guī)章管理規(guī)定》,存在曠工行為,我單位于2014年7月2日到東某某區(qū)人事爭議仲裁院辦理了勞動合同解除手續(xù)。張某曾在2011年2月因交通事故被鑒定為十級傷殘,應給予其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現將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支付至張某賬戶:工商銀行xxxx0?!痹嬷咐钣癍h(huán)在該說明上簽字。之后被告將一次性傷殘補助金25096元轉至張某賬戶,由李玉環(huán)代領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12548元。
2014年9月19日,原告入住聊城市第四人民醫(yī)院治療,被診斷為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
本院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guī)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guī)章制度的;。”本案中,原告張某在工作中應采取妥當方式處理與同事關系,不應采取過激行為打人;事件發(fā)生后并未配合單位處理其與同事的糾紛,并連續(xù)曠工21天,根據被告制定的勞動制度,其行為構成嚴重違反勞動紀律,被告根據其管理制度及勞動合同對其做出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合理有據。被告已將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書以郵寄方式向原告進行送達,向原告母親進行通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書進行了合法送達,程序上不存在違法,故原告要求撤銷被告做出的解除勞動合同決定書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補發(fā)工資的申請未經仲裁,本院不應審理。
原告稱其所患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系工傷,在工傷患病期間打人、曠工,未提交工傷認定結論予以證實,本院不予認定。原告提出在本案中鑒定偏執(zhí)型精神分裂癥與交通事故的因果關系,本院認為該鑒定不應在民事訴訟審理中進行,本院不予準許。本案不具備以另一案的審理結果為依據,而另一案尚未審結的,本案應當中止的情形,原告要求中止本案審理無依據。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對被告山東聊城煙草有限公司東某某營銷部的訴訟請求。
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 進
書記員:侯林林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