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1,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孟州市。被告張某2,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孟州市。委托代理人張連梅,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同上。系被告張某2妻子。被告張某3,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孟州市。委托代理人孫愛春,女,漢族,1963年7月1日,住址同上。系被告張某3妻子。被告張某4,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同上。被告張某5(又名張世程),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址同上。委托代理人李秋紅,女,漢族,1971年7月20日,住址同上。系被告張某5妻子。被告張世宣,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被告張某6,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孟州市。委托代理人張世宣,系被告張某6姐姐。
原告訴稱,原告和老伴生育四子二女,長子張某2、次子張某3、三子張某4、四子張某5、長女張世宣、次子張某6,均已成家立業(yè)。原告老伴去世多年,原告單獨居住生活,因房屋年久失修,無法居住,原告年事已高,行動不便,自2016年8月原告因病住院回家后一直在四子張某5家居住,生活各方面均由兒女們照應。后因居住問題發(fā)生糾紛,經(jīng)孟州市化工鎮(zhèn)調(diào)解委員會調(diào)解無果。請求依法判令:1、原告輪流在六被告家居住,在誰家居住生活費用由誰承擔;2、六被告每人每月給付原告零花錢50元,若原告重病住院,六被告輪流護理,所花費用除新農(nóng)合報銷外由六被告均擔。被告張某2、張某3、張某5、張世宣、張某6在法定期限內(nèi)未向本院提交答辯狀,在庭審中口頭辯稱:同意原告的意見。被告張某4在法定期限內(nèi)未向本院提交答辯狀,在庭審中口頭辯稱:1、不同意輪流居住,因為雙方分單上寫明該的宅院是讓其爺爺奶奶住到老,張某5的院子是讓原告住到老;2、同意原告第二條意見。因本案系贍養(yǎng)案件,原告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被告張某2、張某3、張某5、張世宣、張某6也未向本院提交證據(jù),被告張某4提交的證據(jù)為分單一張,證明分單上寫明該的宅院是讓其爺爺奶奶住到老,張某5的院子是讓原告住到老。本院對該分單真實性予以認定。根據(jù)原、被告的陳述、舉證、質(zhì)證及本院認定的有效證據(jù),本院確認以下案件事實:原告張某1有六個子女。張世宣是大姐,張某2排行第二、張某3排行第三、張某6排行第四、張某4排行第五、張某5排行第六。其家立有分單,寫明張某4宅院是讓其爺爺奶奶住到老,張某5的宅院是讓原告住到老。原告現(xiàn)在在張某5的宅院居住。另本院在庭審中當庭給雙方進行調(diào)解,雙方均同意如下調(diào)解意見:1、原告張某1仍在被告張某5家居住,將來原告張某1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按六被告年齡從大到小輪流在六被告家居住十天,在誰家居住日常生活費用由誰承擔;2、六被告每人每月給付原告張某1零花錢50元,若原告有病住院,六被告按年齡從大到小輪流護理,所花費用除新農(nóng)合報銷外,由六被告均擔。但被告張某4庭審結(jié)束后反悔,并未在庭審筆錄上簽名捺印。
本院于2018年4月8日立案受理了原告張某1訴被告張某2、張某3、張某4、張某5、張世宣、張某6贍養(yǎng)糾紛一案,依法由代理審判員盧康康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本院認為,子女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的義務。本案原告有六個女子,六個子女均對父母有贍養(yǎng)扶助義務,庭審中原告張某1同意目前仍在被告張某5家居住,××生活不能自理后,在六被告家輪流居住,六被告除張某4外,其余被告均同意原告該項意見。被告張某4雖辯稱分單上寫明張某5的宅院是讓原告住到老,應當按分單執(zhí)行,但為了方便照顧老人,使老人安度晚年,原告要求將來生活不能自理后,在六被告家輪流居住,符合一般生活實際,故本院對原告該項要求予以支持,對被告張某4的該項辯解意見不予采納。對于原告第二項訴訟請求,因六被告均同意,本院予以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二十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張某1仍在被告張某5家居住,將來原告張某1生病生活不能自理,按六被告年齡從大到小輪流在六被告家居住十天,在誰家居住日常生活費用由誰承擔;二、六被告每人每月給付原告張某1零花錢50元,若原告有病住院,六被告按年齡從大到小輪流護理,所花費用除新農(nóng)合報銷外,由六被告均擔。案件受理費50元,減半收取25元,由原告張某1承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南省焦作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盧康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