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住冠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祥會,山東冠州律師事務(wù)所律師。原告:張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教師,住冠縣。原告:張某3,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住冠縣。被告:張某4(系三原告之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居民,住冠縣。
原告張某1、張某2、張某3訴被告張某4繼承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2017年12月1日,本院依法追加張某2、張某3作為本案原告參加訴訟。原告張某1及委托代理人張祥會、原告張某2、張某3到庭參加訴訟,被告張某4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原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法院依法對原告母親魏梅芝生前留下的遺產(chǎn)(商品房一套、小型汽車兩輛、位于張八里村的平房八間)進行分割,對不動產(chǎn)要求按份共有;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告之母魏梅芝與被告張某4系夫妻關(guān)系,二人于××××年××月××日登記結(jié)婚,登記結(jié)婚前,二人就生育有原告張某1及張某2,1993年生育長子張某3。原告之母魏梅芝與被告張某4婚姻存續(xù)期間置辦共同財產(chǎn)有:坐落在紅旗南路西側(cè)常興花園4號樓一單元502室商品房一套(面積104.04平方米)、魯P×××××別克牌SGM6475DAA1汽車一輛、魯P×××××海馬牌小型轎車一輛、位于工業(yè)園區(qū)張八里村平房五間。三原告要求按法定繼承份額確認按份共有,車輛要求分割。被告張某4未作答辯,在法院向其詢問時稱,其與原告母親魏梅芝夫妻共同財產(chǎn)有:位于紅旗南路西側(cè)常興花園4號樓一單元502室商品房一套、位于冠縣工業(yè)園區(qū)張八里村平房五間、魯P×××××別克牌SGM6475DAA1汽車一輛、魯P×××××海馬牌小型轎車一輛。同意對常興花園商品房和張八里村平房五間依法確認份額,但魯P×××××車輛系被告購買并使用至今,不同意分割,且購買時分期付款100000元,至魏梅芝去世時車款尚未還清,買車時還借款了被告弟弟100000元至今未還。魯P×××××汽車同意按價值5000元分割。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張某4與魏梅芝(三原告之母)系夫妻關(guān)系,魏梅芝于2016年5月11日去世。被告張某4與魏梅芝夫妻關(guān)系存在期間,共購置以下共同財產(chǎn):1.2004年7月20日購買的位于冠縣紅旗南路西側(cè)常興花園4號樓一單元502室商品房一套(附地下儲藏室1間),面積104.04平方米,登記在張某4名下;2.魏梅芝與張某4于2010年在冠縣工業(yè)園區(qū)張八里村張某4父母遺留的舊宅基地上的五間舊平房的南面建蓋的新平房五間,坐北朝南,南鄰張某4弟弟張建剛、東臨張?zhí)m忠、西鄰馬路、五間舊平房北臨張建忠;3.車牌號為魯P×××××的別克牌SGM6475DAA1汽車一輛,登記在張某4名下,現(xiàn)在由張某4本人使用;4.車牌號為魯P×××××海馬牌小型轎車一輛,登記在魏梅芝名下,現(xiàn)在由張某3使用。另查明,魏梅芝與被告張某4共育有張某1、張某2、張某3三子女,魏梅芝父母均已去世,本案無其他繼承人。原被告雙方均認可魯P×××××海馬牌小型轎車現(xiàn)價值5000元,車牌號為魯P×××××汽車屬按揭分期購買,貸款100000元,貸款期限為一年,在魏梅芝去世前償還八個月,剩余由張某4個人償還。截止庭審時,魯P×××××汽車在天安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保的車損險價值為188234.4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均同意對冠縣常興花園商品房一套、冠縣工業(yè)園區(qū)張八里村平房五間確認份額,本院予以支持。因上述財產(chǎn)為被告張某4與被繼承人的夫妻共同財產(chǎn),在遺產(chǎn)分割時應(yīng)當首先扣除被告張某4個人所有的部分,剩余部分由原被告平均分配。故原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分別享有上述不動產(chǎn)份額的八分之一,被告張某4享有八分之五。雙方均同意魯P×××××轎車按現(xiàn)金價值5000元分割,本院予以支持。故原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分別分得該車輛份額的八分之一即625元,被告張某4享有八分之五即3125元。原告張某3應(yīng)向原告張某1支付625元,向原告張某2支付625元,向被告張某4支付3125元。魯P×××××的別克牌車輛因雙方未能協(xié)商確定價值,且均未提出價值評估申請,對該車輛的價值本院依據(jù)在保險公司投保車損險的保險價值188234.4元確定??鄢桓鎻埬?個人償還的車輛貸款33333元后,原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分別分得該車輛份額的八分之一即19362.7元,被告張某4享有八分之五即96813.4元。被告張某4應(yīng)分別向原告張某1、張某2、張某3支付19362.7元。被告張某4辯稱魯P×××××車輛系被告?zhèn)€人購買并由被告使用不同意分割,無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被告張某4辯稱購買魯P×××××車輛時借款100000元未還,但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采信。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第十條、第十三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位于冠縣紅旗南路西側(cè)常興花園4號樓一單元502室商品房(附地下儲藏室1間),原告張某1享有八分之一份額,原告張某2享有八分之一份額,原告張某3享有八分之一份額,被告張某4享有八分之五份額;二、位于冠縣工業(yè)園區(qū)張八里村的新平房五間(南鄰張張建剛、東臨張?zhí)m忠、西鄰馬路、隔五間舊平房北臨張建忠),原告張某1享有八分之一份額,原告張某2享有八分之一份額,原告張某3享有八分之一份額,被告張某4享有八分之五份額;三、魯P×××××轎車歸原告張某3所有,原告張某3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張某1625元,支付原告張某2625元,支付被告張某43125元;四、魯P×××××車輛歸被告張某4所有,被告張某4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張某119362.7元,支付原告張某219362.7元,支付原告張某319362.7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案件受理費5050元(原告張某1預(yù)交)減半收取2525元,保全費1770元(原告張某1預(yù)交),以上費用共計4295元,由原告張某1負擔430元,原告張某2負擔430元,原告張某3負擔430元,被告張某4負擔3005元。如不服本判決,可于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山東省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