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藁城區(qū)。
委托代理人:李花英,石家莊市藁城興華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
法定代表人:丁萍,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郭保棟,河北冀石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以下簡稱人保石家莊市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3月26日受理后,依法于2015年11月9日由審判員王德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及委托代理人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訴稱:2013年10月18日3時25分許,李朝軍駕駛原告的冀A×××××轎車在307線藁城火車站西側由東向西行駛,超車時與對向一輛大貨車相撞,造成雙方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經藁城市交警大隊認定李朝軍負事故的全部責任,車損自負。經評估車損為34000元。原告在被告處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保險期間2013年6月23日至2014年6月22日,事故發(fā)生在保險區(qū)間內。事故經藁城區(qū)交警大隊和被告人保公司人員勘驗現場處理。2014年11月7日被告出具拒賠通知書,以事故發(fā)生后原告未及時報案,離開現場為由拒不賠償。原告認為被告的理由不符合保險合同和法律規(guī)定,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車損款34000元。
被告保險公司辯稱:事故車輛在我公司投保交強險一份。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間內,但不屬于保險賠償范圍。因原告未提供商業(yè)險保單并且原告未及時報案,離開現場,導致事故的性質、原因難以確定,因此不予賠償。在此次事故中無責車應承擔部分責任。
經審理查明:2013年6月22日,原告為所有的冀A×××××車在被告處投保機動車交強險,保險單號為PDZAxxxx,載明:保險期間為2013年6月23日0時至2014年6月24時;新車購置價為112140元。
2013年10月18日3時25分許,李朝軍駕駛原告的冀A×××××轎車在307線藁城火車站西側由東向西行駛,超車時與對向一輛大貨車相撞,造成雙方車輛損壞的交通事故。事故發(fā)生后,李朝軍賠償對方200元后,對方離開。2013年10月18日經藁城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此事故李朝軍負全責。后原告將事故車維修,花費維修費34000元。2014年9月24日原告持有關的索賠單證向人保石家莊市公司索賠時,人保石家莊市公司出具機動車保險索賠單證接收回執(zhí)。2014年11月7日,人保石家莊市公司出具機動車保險拒賠通知書,稱:我公司保單PDAA20131301000080168保單號項下承保的冀A×××××(號牌號碼)機動車于2013年10月18日在石家莊藁城市(出險地)發(fā)生的事故損失不屬于保險責任賠償范圍,對此我公司不能給予賠償。后原告于2015年3月26日訴至本院。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的機動車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是合法有效的。原告的車輛發(fā)生事故在保險期間內,故被告應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賠付原告。被告辯稱的原告未提供商業(yè)險保單,因原告提交了被告出具的拒賠通知書中載明保單號為PDAA20131301000080168保單號項下承保的冀A×××××,故可證明原告向被告投保了機動車商業(yè)險的保險,故其辯本院不予采信;又辯原告未及時報案,離開現場,導致事故的性質、原因難以確定,因此不予賠償,因原告提交的藁城市公安交通警察大隊2013年10月18日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可證明原告在發(fā)生交通事故即向公安機關報案并作出了事故責任認定,故其辯本院不予采信;再辯發(fā)生的事故損失不屬于保險責任賠償范圍,因被告未提供證據證明,故本院不予采信。原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花費維修費34000元,應在事故相對方車輛交強險財產無責范圍內優(yōu)先賠付其100元,余額為33900元,被告應在投保機動車商業(yè)險中車輛損失險保險范圍內賠付與原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第六十四條、第六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石家莊市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在車輛損失險保險金額范圍內賠付原告張某某車輛損失33900元。
二、駁回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50元,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325元,原告負擔25元,被告負擔3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德芳
書記員: 李凱欣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