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霸州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江,永清縣永清興達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被告:吉林森林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長春市硅谷大街4000號。法定代表人:姜長龍,該公司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玉君,系該公司管理人員。被告:吉林森林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住所地永清縣燃氣工業(yè)園蘭花路6號。負責人:趙崇聯(lián),該公司總經(jīng)理。委托訴訟代理人:羅國平,北京市觀瀾律師事務所律師。
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連帶賠償原告鍋爐損失費96000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告從事廢舊鍋爐拆除工作。2016年12月1日,原告組織工人拆除48000元購買的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所有的鍋爐時,不慎造成一名工人受傷。拆除工作被迫被停工,鍋爐暫時擱置在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院內,等待傷者的訴訟程序結束。沒想到訴訟程序尚未結束,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卻又就將該鍋爐擅自出賣他人,并已拆除完畢,被告的行為給原告造成嚴重經(jīng)濟損失,就原告損失協(xié)商未果,故訴至法院。被告吉林森工、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辯稱,1、原告沒有取得涉案的鍋爐的所有權。2、二被告對原告的損失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被告曾2016年與同正公司簽訂的報廢鍋爐協(xié)議,鍋爐協(xié)議拆除時間是2016-11-26日至2016-12-5日,共計10天。該協(xié)議明確約定同正公司如果在規(guī)定范圍或規(guī)定時間內沒有拆除鍋爐,該鍋爐由甲方所有。同正公司未能在上述時間內履行拆除義務,該鍋爐按照協(xié)議約定應該歸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所有。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的行為既沒有過錯,也與原告的損失不存在因果關系。原告應該向對應的相對人主張權利,不應向二被告主張所謂的物權損失。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甲方)與案外人廊坊市同正廢舊金屬回收有限公司(乙方)簽訂了一份《報廢鍋爐拆除協(xié)議》。該協(xié)議約定:乙方負責拆除甲方項目工程室內廢鍋爐;乙方施工前、中、后發(fā)生的安全事故由乙方承擔全部責任,與甲方無關;拆除時間:自2016年11月26日至2016年12月5日,共計10天時間,乙方必須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約定的拆除工作;乙方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沒有拆除完的由甲方所有。廊坊市同正廢舊金屬回收有限公司又將該廢鍋爐賣給了案外人蘇正春,蘇正春支付了48000元價款。后蘇正春又將該廢鍋爐賣給了原告張某某,張某某向蘇正春支付了48000元。2016年12月1日,原告張某某雇傭人員拆除該廢舊鍋爐。在拆除過程中,被雇傭人員周傳海受傷,拆除工作停止。后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將該廢鍋爐賣與他人,現(xiàn)已拆除完畢。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吉林森林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森工”)、吉林森林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以下簡稱“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物權保護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江、被告吉林森工委托訴訟代理人劉玉君、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羅國平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將廢鍋爐出售給了廊坊市同正廢舊金屬回收有限公司,該公司又將廢鍋爐賣給了蘇正春,蘇正春再賣給了原告張某某,各方都履行了支付價款的義務,且原告張某某雇傭人員著手拆除鍋爐,上述幾方已經(jīng)完成了動產物權的交付,隨之所有權也發(fā)生了轉移,但該所有權按協(xié)議附加了時間、地點限制。原告張某某拆除廢鍋爐工作因故停止,未能在《報廢鍋爐拆除協(xié)議》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故依據(jù)該協(xié)議約定案涉廢鍋爐仍由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所有,即該廢鍋爐的所有權按協(xié)議約定又回歸到被告吉林森工河北分公司?,F(xiàn)原告提供的證據(jù)未能證實二被告侵犯了其物權,因此原告訴請二被告賠償損失缺乏事實依據(jù)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200元,減半收取計1100元,由原告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李懷珍
書記員:孫丹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