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
委托代理人白玉寬,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某。
被告吳某某。
委托代理人劉炳江,河北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張某某、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劉志新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委托代理人白玉寬、被告吳某某委托代理人劉炳江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某某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被告張某某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zhuǎn)為由向原告借款45000元。2012年7月21日,被告張某某給原告出具一份欠條“張某某欠張某某人民幣肆萬伍仟元整”。因被告張某某未能償還,原告為此向本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償還欠款45000元及利息暫計300元;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另查明,2014年2月19日,滄州市公安局運河分局南環(huán)派出所為被告吳某某出具一份證明,證實被告吳某某曾于2012年5月7日、2013年8月17日分兩次向公安機關報案稱被告張某某于2012年1月初離家出走,至今未歸。二被告媒人李金平,鄰居邢梅英、左云才,被告張某某父親張玉林證實,2012年7月22日四人為二被告鬧離婚事宜進行過調(diào)解,并涉及二被告對外所欠債務,包括所欠原告的款項,當時二被告均在場。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張某某親筆書寫的欠條一張,借款金額是欠張某某45000元。在書寫這欠條的時候,被告吳某某是在場的。
被告吳某某經(jīng)質(zhì)證稱,一、對原告主張吳某某與張某某因生活與做生意的原因多次向原告借款,對這個事實不予認可,被告吳某某與張某某離婚的原因是因為張某某長時間不回家,自己并不知道張某某的去向,因此,對借款的事實根本也不知情,對是否借款也不知情,對于書寫欠條的日期,這個時候張某某并沒有回家。二、原告主張說書寫借條的時候吳某某在場,與事實不符,對欠條是不是張某某書寫,吳某某也是存在異議,并且要求法庭對欠條是不是張某某書寫進行鑒定。另外原告當庭的陳述,與訴狀中的主張也是不一致的,訴狀當中主張,就是書寫欠條的日期向原告借款,而今天當庭陳述又承認欠條是后來補寫的,因此,被告對原告的起訴表示懷疑。三、對張玉林的證言不予認可,鑒定室跟張玉林聯(lián)系的時候,張玉林說張某某已經(jīng)有好幾年都找不到,他與這份詢問筆錄當中所說的情況互相矛盾,另外張玉林與本案的原告以及張某某都是近親屬,與原告存在重大利害關系,因此其證言不能采信。四、對媒人李金平,鄰居邢梅英、左云才所說的,三人在筆錄當中都認可打欠條的時候并不在場,同時李金平還說打欠條的事他不知道,因此這三個證人都某能直接證明欠條的真實性,其證言也不能采納。
被告吳某某為支持其抗辯理由向本院提交:一、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3)運民三初字第1660號民事裁定書,證明被告吳某某曾經(jīng)對張某某提起離婚訴訟,后來因為送達的原因,又向本院撤訴。二、南環(huán)派出所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吳某某曾在2012年5月7號、13年8月17號兩次到派出所報案,證明張某某于2012年1月初離婚出走。
原告對被告提交的證據(jù)經(jīng)質(zhì)證稱,一、對民事裁定書的真實性沒意見,是2014年2月17號出具的,與該借款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二、對于證明,該份證明的主要內(nèi)容是吳某某兩次報案,是吳某某的訴稱,張某某離家出走,至今未歸,這僅是吳某某的單方陳述,這里面是否存在其他事由,我們認為與本案沒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性,而且該份證明也并未說明派出所進行了相關調(diào)查,對其鄰居、父母做相關調(diào)查,張某某是否離家出走,或下落不明,所以該證據(jù)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僅是報案當天張某某沒回來,并不代表以后張某某沒有回來,是一直沒有回來,還是當天沒有回來,這份證明不能起到證明作用,所以對這份證明不認可。
本院認為,被告張某某所欠原告借款事實成立,有被告張某某出具的欠條予以證實,本院依法確認。被告張某某對所欠原告的借款45000元應予償還,并承擔由此引起的民事責任。對于原告主張的利息,因雙方未作約定,應從本案2013年11月11日立案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進行計算。被告張某某所借款項系在與吳某某夫妻存續(xù)期間所借,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規(guī)定:“債權人就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一方以個人名義所負債務主張權利的,應當按夫妻共同那個債務處理”,該債務視為夫妻共同債務,對償還上述借款被告吳某某也應承擔連帶責任。對于被告吳某某不認可該借款為夫妻共同債務的抗辯理由,因證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根據(jù)《中華民人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二百一十條、第二百一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張某某、吳某某償還原告張某某借款45000元,利息從2013年11月11日本案立案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頒布的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至本案執(zhí)行完畢止。限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履行完畢。
如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加倍向原告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933元,由二被告承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劉志新
書記員:王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