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
原告:趙某花,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
委托代理人:朱京辰,趙縣民生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陳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
委托代理人:王石磊,河北冀聯(lián)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趙某花與被告陳某生命權、身體權、健康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王風瑞適用簡易程序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趙某花及委托代理人朱京辰和被告陳某及委托代理人王石磊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二原告訴稱:2015年5月2日晚上,被告在趙縣天陽超市附近與張曉寧發(fā)生糾紛進而斗毆,被告打電話給我的兒子張奕添,讓我的兒子去找他,我們的兒子趕到現(xiàn)場后被張曉寧用刀捅在大腿上,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張曉寧被判處了刑罰,但一分錢的損失也沒有賠償我們,我們認為,我們兒子的死與被告打電話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果被告與張曉寧發(fā)生斗毆后不給我們的兒子打電話讓去找他,就不會出現(xiàn)我們的兒子被殺死的悲慘事件,是因為被告的原因致使我們的兒子失去了年僅20歲的生命,被告應承擔賠償損失,事到如今被告對我們不聞不問,故具狀起訴,請求人民法院依法判決被告賠償我們損失20萬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5月2日22時左右,被告在趙縣天陽超市附近與張曉寧因口角引發(fā)斗毆,張曉寧持刀與陳某、米哲相互追打,并將兩人電動車車胎扎破。原告兒子張奕添接到被告陳某電話后趕至現(xiàn)場,在毆打張曉寧過程中,張奕添被張曉寧持刀捅傷左大腿,經(jīng)搶救無效死亡。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民檢察院以涉嫌故意傷害罪對張曉寧提起了公訴,河北省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6年4月28日做出了(2016)冀01刑初58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被告人張曉寧犯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剝奪政治權力三年。(刑期從判決執(zhí)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zhí)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即自2015年5月3日起至2030年5月2日止)。二、被告人張曉寧賠償附帶民事訴訟原告人張某某、趙某花各項經(jīng)濟損失15072.18元。(限判決生效后30日內(nèi)付清)”。判后、張曉寧未上訴,張曉寧現(xiàn)在監(jiān)獄服刑。二原告起訴被告賠償損失,經(jīng)計算,原告兒子張奕添的喪葬費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職工月工資標準,以六個月總額計算是46239元÷12個月×6個月=23119.5元,死亡賠償金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農(nóng)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準,按二十年計算是10186元×20年=203720元,兩項合計共226839.5元。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1刑初58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中也已查明,“被告人張曉寧的犯罪行為給原告人所造成的直接物質(zhì)損失有:喪葬費23119.5元,醫(yī)療費1000.8元,考慮到原告人為處理善后事宜所實際支出的交通、伙食等費用,酌情判處1000元,共計25120.3元?!倍嬲J為自己的兒子張奕添死與被告陳某打電話有直接的因果關系,如果被告與張曉寧發(fā)生斗毆后不給張奕添打電話讓去找他,就不會出現(xiàn)張奕添被殺死的事件發(fā)生,并認為被告應賠償損失20萬元。被告則認為,張奕添的不幸與被告的電話之間不存在法律上因果關系,并且原告的損失有直接的侵權人承擔賠償責任,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張奕添與被告陳某系表兄弟關系,被告在趙縣天陽超市附近與張曉寧因口角引發(fā)斗毆時,被告打電話讓張奕添過來,張奕添在接到被告電話后趕到了現(xiàn)場,并和被告等人一起毆打張曉寧,最終張曉寧用刀捅傷了張奕添并導致其死亡,雖然張奕添的死亡是張曉寧直接傷害所致,但被告打電話叫張奕添過來這一行為,是將張奕添置于危險的境地,如果被告不給張弈添打電話,張奕添就不會來參與打架并最終導致死亡,可見被告打電話的行為與張奕添死亡結果存在一定因果關系,故被告應對張奕添的死亡結果承擔一定的侵權責任。考慮到張奕添已年滿18周歲,屬于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明知參與打架的行為違法,仍前去現(xiàn)場并幫助被告毆打張曉寧,其自身亦應負一定責任。張奕添死亡損失數(shù)額達228840.3元(25120.3元+203720元),損失數(shù)額較大,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2016)冀01刑初58號刑事附帶民事判決書判決張曉寧賠償二原告張某某、趙某花各項經(jīng)濟損失15072.18元。但二原告損失仍較大,考慮到原告兒子年紀較輕,又是在被告打電話后到場并最終死亡,張奕添的死亡顯然對二原告心理上造成了一定的創(chuàng)傷,被告并未給二原告以慰藉,考慮到張奕添存在重大過錯,二原告損失又較大,被告陳某作為一個侵權人,應當對張奕添的死亡承擔一定的侵權責任,因此,被告應當給予二原告損失數(shù)額10%的經(jīng)濟賠償較妥。經(jīng)調(diào)解,原被告不能達成協(xié)議,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本判決生效五日內(nèi),被告陳某賠償二原告張某某、趙某花損失22884.03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150元,二原告負擔1962元,被告負擔188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自本判決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石家莊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王風瑞
書記員:李士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