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興化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蘇徐高,上海市瑞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施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江蘇省。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施某某、陳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進行審理。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施某某歸還原告借款人民幣(以下幣種同)750,000元,并支付借款利息,本金以750,000元為基數(shù),按年利率24%計算,自2017年8月6日起算至判決生效之日;2、判令被告陳某某對被告施某某上述還款承擔無限連帶擔保責任;3、判令被告承擔原告律師費65,000元。事實和理由:被告施某某為生意需要向原告借款,2016年2月6日,原告與被告施某某簽訂了書面借款合同,約定原告借給被告施某某750,000元,借款期限為6個月,月利率2%,每月利息15,000元,被告陳某某簽訂保證合同,承擔連帶擔保責任,同時約定,如被告違約將承擔原告實現(xiàn)債權的律師費,訴訟費等全部費用。簽訂合同當日,原告匯款給被告施某某750,000元,被告施某某一直無法歸還上述借款,也未支付借款利息,原告多次催討無果,故涉訴。
被告施某某未作答辯。
被告陳某某辯稱,原告是專門放貸的,陳某某因工程需要借款500,000元,經案外人余新官介紹認識了原告,原告要求必須由本市人出面借款,因此由被告施某某作為借款人,其作為擔保人簽訂合同,合同模板均由原告提供,陳某某才是實際借款人,原告通過轉賬支付被告施某某750,000元,其中包含了利息和擔保金。雙方口頭約定月利息5%,此外還要計算借款手續(xù)費,折合到每個月支付,總計每月需要向原告支付利息及手續(xù)費合計35,000元左右,并且支付至原告指定的吳文祥賬戶,后被告一直按期支付利息。因為原告是專門放貸的,手下有很多人,曾經到其住處還有被告施某某家里催討,無奈只能按月支付利息。原告出借行為屬于高利貸,被告是被騙的,希望能夠移送公安處理。
本院認為,在法庭詢問借款具體情況時,原、被告對于借款實際金額、利息約定等事實的陳述存在諸多矛盾之處,原告在本院有多起民間借貸訴訟,結合款項來源、交易習慣、經濟能力、財產變化情況、當事人關系以及當事人陳述等因素綜合判斷,本案借款的事實涉嫌違法犯罪,故本案不宜由本院繼續(xù)審理,應依法將涉案線索移送至公安機關。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在審理經濟糾紛案件中涉及經濟犯罪嫌疑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十六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裁定如下:
一、駁回原告張某某的起訴。
二、本案受理費13,890元予以免收。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及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韓??杰
書記員:張繼峰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