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
耿立亮(河北正楊律師事務所)
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陳旭卿
王廣嶺
原告:張某某,現住河北省隆堯縣,高中文化,司機。
委托代理人:耿立亮,河北正楊律師事務所律師。
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住所地:石家莊市新華區(qū)康樂街8號尚德國際商務中心2樓,組織機構代碼:57283134-4。
法定代表人:趙凱,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陳旭卿,該公司職工。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委托代理人王廣嶺,該公司職工。
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7月15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孫德華獨任審判,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于張某某,原告委托代理人耿立亮,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委托代理人王廣嶺,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保險公司賠付保險款56萬元,并承擔西安訴訟費用。
事實理由:2016年1月15日0時,原告駕駛冀E×××××號重型倉柵式貨車,沿南宮市南郝線由西向東行駛至南郝線600米處時與在行車道停留的張樹坡發(fā)生交通事故。
造成張樹坡死亡的交通事故。
因當時系半夜張樹坡雙停留在行車道內,原告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駛離了現場。
該案經南宮市人民法院調解,并作出(2016)冀0581民初第323號民事調解書,賠付了死者親屬58萬元,原告的冀E×××××號重型倉柵式貨車在被告投保了一份交強險和一份保額為100萬元的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事故發(fā)生在承保期內,事后原告向被告申請理賠,被告卻以條款約定逃逸可以拒賠為由不予賠付。
而自投保至今原告從未見過保險條款。
依據《保險法》第十七條的規(guī)定被告提供的格式條款應屬無效。
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承認原告主張的事實,但認為,1、雙方簽訂的第三者商業(yè)保險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依據民事自治原則,在不違背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應尊重當事人之間的民事約定。
2、首先,根據最高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 ?規(guī)定:“保險人將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的禁止性規(guī)定情形規(guī)定為保險合同免責條款事由,保險人對該條款作出提示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以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為由主張該條款不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而肇事逃逸是法律、行政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一項禁止性規(guī)定,保險人只需履行提示義務,該免責條款即生效,保險公司對該條款已經用加黑或加粗的字體作出提示,該免責條款已經生效。
其次,保險合同內容也是經國務院保險監(jiān)督管理機構審核通過、備案并公示的,也起到了明確說明作用。
再次,商業(yè)三者保險公司承擔責任的基礎是保險合同,肇事逃逸情節(jié)以系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中明確約定屬于保險公司一方的免責事由。
因此,被告在商業(yè)三者險中依法不承擔賠償責任。
3、如對肇事逃逸者進行商業(yè)賠付,無疑會降低逃逸者的違法成本,增加全社會的道德風險。
4、關于原告與死者家屬的賠償協議,被告沒有參與,損害了被告的利益。
原告自行承擔賠償責任,支付賠償金后,保險人有權對賠償金額重新作出核定,不屬賠償范圍的,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承認原告在本案中主張的事實,故對原告主張的事故的發(fā)生、責任的認定、事故車輛的投保、原告已對死者進行了賠償的事實予以確認。
原告主張請求被告在交強險范圍內理賠11萬元,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關于雙方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雖然在保險單的背面有提示,但字跡很小,難以辨認,原告稱被告沒有向其提示說明,被告也沒有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其向原告進行了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因此應認定為被告沒有就該免責條款向原告進行足以引起原告注意的提示,該免責條款不產生效力,被告應按照保險合同就原告對死者的賠償對原告進行理賠。
關于死者親屬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及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554467.25元)均屬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原告對死者親屬賠償適當的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和交通費(6000元)也完全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也在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內。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向原告張某某理賠110000元;在第三者責任限額內向原告張某某理賠450000元。
案件受理費9400元,減半收取4700元,由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承認原告在本案中主張的事實,故對原告主張的事故的發(fā)生、責任的認定、事故車輛的投保、原告已對死者進行了賠償的事實予以確認。
原告主張請求被告在交強險范圍內理賠11萬元,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關于雙方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雖然在保險單的背面有提示,但字跡很小,難以辨認,原告稱被告沒有向其提示說明,被告也沒有提供其他證據證明其向原告進行了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因此應認定為被告沒有就該免責條款向原告進行足以引起原告注意的提示,該免責條款不產生效力,被告應按照保險合同就原告對死者的賠償對原告進行理賠。
關于死者親屬的死亡賠償金、喪葬費、及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554467.25元)均屬法律的明確規(guī)定,原告對死者親屬賠償適當的處理喪葬事宜的誤工費和交通費(6000元)也完全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也在保險公司的理賠范圍內。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在交強險限額內向原告張某某理賠110000元;在第三者責任限額內向原告張某某理賠450000元。
案件受理費9400元,減半收取4700元,由被告英大泰和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負擔。
審判長:孫德華
書記員:鮑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