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李某某,農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春菊,河北德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子弟,農民。
上訴人李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張子弟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盧龍縣人民法院(2015)盧民初字135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18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李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春菊、被上訴人張子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上訴人李某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駁回被上訴人的訴訟請求。事實與理由:一、經一審法院審理認定,原、被告雙方為承攬合同關系。一審中,被上訴人提交的證據均被一審法院依法駁回,其主張的事實毫無證據支持和法律上的依據,一審法院依據上訴人對雙方承攬總價款的約定判決,忽略了承攬合同中定作人支付價款的前提。本案中,被上訴人并未依據雙方的約定將上訴人的6間平房施工完畢,故上訴人不應向其支付任何費用。二、因被上訴人不具備建筑施工主體資質和相關的國家對于建筑相關領域的勞動從業(yè)資質,缺乏基本的建筑能力和水平,在施工中將上訴人的偏房房梁建歪,導致他人無法繼續(xù)施工,造成上訴人前期投入的材料、人力等重大經濟損失,故依據《合同法》第二百六十二條,要求被上訴人返還已經收到的30000元,并賠償上訴人經濟損失。綜上,一審法院對法律認識有誤,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
被上訴人張子弟未提交書面答辯狀,庭審中辯稱:關于上訴狀第一項,承攬合同的六間平房已經全部完工,并交付使用,上訴人沒有支付工資,涉案房屋上訴人已經入住,被上訴人已經全部完工。所以上訴狀第一項不合理。第二項,上訴人說被上訴人施工隊沒有施工資質,農村建房不需要資質,是上訴人主動找被上訴人施工,上訴人也知道被上訴人沒有資質,是自愿讓被上訴人施工,被上訴人也沒按有資質的單位收取費用。第三項,上訴人讓被上訴人返還30000元,被上訴人并沒收到,只收到5000元,以上上訴理由不合理。
張子弟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判令被告李某某支付施工費57172.5元。一審法院審理查明:2012年5月,原告張子弟組織工人為被告李某某施工建房,工程分為建筑主體施工和裝修施工。施工完工后,原被告對施工總價、用工數(shù)量和是否已支付工程款產生爭議,且雙方均無證據證實各自主張。被告在庭審時表示認可施工總價為35675元。被告主張2013年8月29日經張艷鳳給了原告5000元工程款,原告對此事實予以認可。一審法院認為:原告組織工人為被告提供建房勞務,原被告對此項事實均予以認可,故原被告之間的勞務合同關系成立,被告有義務支付勞務費用,本案中,原告無證據證實施工費用具體數(shù)額,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被告在庭審時認可施工費用總價35675元,故認定原告的勞務費用為35675元。被告在庭審時表示分四次支付了原告工程款30000元,被告未提交證據證實該項訴訟主張,故被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原告在庭審時認可被告支付工程款5000元,故認定被告已實際支付工程款5000元,剩余未支付工程款30675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被告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支付原告張子弟施工款30675元。案件受理費1230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
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李某某圍繞上訴請求依法提交了新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上訴人李某某提交如下證據:
證據1、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客戶交易明細一份,證明2012年9月24日上訴人支付給被上訴人的10000元是上訴人于2012年9月20日從銀行取出18000元之后,在9月24日支付被上訴人的,這是取款證明。
證據2、曹某證明一份,證明2012年9月24日曹某看到被上訴人從上訴人家拿著錢出來,是去上訴人家要工錢了。
證據3、丁國文、王純遠證明各一份,證明二人跟隨張子弟給上訴人家干活的工資已全部開清,工錢結清后二證人各給上訴人幫工一天。按照當?shù)剞r村的習俗,包工頭帶領工人干活都是在被施工方結清款項后,再給工人結清工資,工人拿到工資再給被施工方幫工一天。即真實情況是上訴人已經結清了房屋的施工款,被上訴人張子弟也給工人結清了工資。故被上訴人稱沒有收到上訴人的在一審中所述另外的25000元不符合事實。
證據4、上訴人提供鄰居李紹成證明一份,證明上述過程。
證據5、證人梁某出庭作證證言:“2012年9月24日,我和上訴人的姐姐一起住在上訴人鄰居李樹才家,李樹才家是我們臨時租的。早上一起吃飯的時候,張子弟去李樹才家里找李某某拿錢,第一次李某某說是給張子弟拿走了一萬塊錢。第二次拿錢在10月16日晚上,吃晚飯時李某某給張子弟又拿走一萬塊錢,當時是李淑鳳、李某某、李樹君、李樹先在場。第三次我問李某某蓋房錢給張子弟了嗎,他說給了,大年三十李某某和他愛人拿了蓋房錢5000元去張子弟家,聽說是張子弟愛人接過錢,錢給沒給我沒親眼看見,我親眼看見是前兩次,第三次沒親眼看見。本案涉案房屋質量有問題,墻有多處裂縫,前后陽臺也有裂縫,手機有真實照片,沒有完工?!?br/>被上訴人張子弟的質證意見:證據1只能證明上訴人9月20日取錢,不能證明把錢給了被上訴人;證據2是假的,被上訴人和曹某關系不和睦,再說拿錢這事被上訴人都不知道,曹某如何知道;證據3給丁國文、王純遠開的工資是被上訴人墊付的,證人證言是真實的,但該證據不能證明上訴人已經給被上訴人錢了;對證據4認可。對證據5梁某證人證言不認可,其和上訴人是直系親屬,證言不真實。不認可對賬數(shù)額29000元。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張子弟為上訴人李某某家建房,故本案案由應為農村建房施工合同糾紛,一審法院確定本案案由為勞務合同糾紛有誤。本案雙方當事人均已認可施工費用總價為35675元,上訴人李某某在一審及二審訴訟中提交的證據能夠證明其已給付了被上訴人張子弟施工款25000元,對其余10675元上訴人未能提交充分證據證明已給付,故上訴人李某某還應支付被上訴人張子弟的施工款數(shù)額為10675元。上訴人關于涉案房屋存在質量問題的主張未提交充分證據予以證明,且雙方對房屋出現(xiàn)質量問題如何給付施工款未約定,故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上訴人李某某上訴請求部分成立,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三)項、第一百七十五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河北省盧龍縣人民法院(2015)盧民初字1350號民事判決;
二、上訴人李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被上訴人張子弟施工款1067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確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1230元,由上訴人李某某負擔;二審案件受理費567元,由被上訴人張子弟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韓 穎 審 判 員 郭玉田 代審判員 趙 宏
書記員:周寬寬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