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國雄,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虹口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效愚,北京市天元律師事務所上海分所律師。
被告:益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住所地重慶市。
法定代表人:翁振杰。
原告張國雄與被告益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其他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5月21日立案。
張國雄訴稱,因不服仲裁裁決,起訴來院,要求被告支付:1、拖欠的工資208,651元(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的6,666元×17個月=113,322元,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的7,333元×13個月=95,329元);2、報銷款69,921.25元;3、帶薪年休假工資200,609.40元(1,685.79元/天×59.5天×200%,2012年至2018年);4、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77,807元(按照北京市月平均工資8,467元×3倍×7個月);5、2018年7月至12月電腦費1,200元(200元×6個月);6、2018年10月工資中多扣除的個人所得稅1,941元,10月和12月工資缺少的151.30元(與11月工資的比較后少支付的部分);7、2018年的年終獎73,332元;8、被告未能即時出具離職證明給原告造成再就職的工資損失共計18.333萬元。
益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認為,被告的注冊地在重慶市渝中區(qū),實際辦公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區(qū)。并且被告早已于2017年11月17日關閉了上海的工作場所,未在上海實際經(jīng)營,本案訴訟爭議涉及的勞動合同履行地在北京。更為重要的是,被告不服仲裁,已于2019年5月21日向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起訴,案號(2019)京0102民初21254號,且該案早于上海市虹口區(qū)人民法院受理。故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提出管轄權異議申請,請求將本案移送至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管轄。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當事人雙方就同一仲裁裁決分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移送給先受理的人民法院。原被告就同一仲裁裁決分別向有管轄權的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和本院起訴,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受理在先,本院受理在后。故被告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成立,本案依法應移送至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管轄。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一百五十四條第一款第二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
益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對管轄權提出的異議成立,本案移送北京市西城區(qū)人民法院處理。
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衛(wèi)
書記員:陳??菁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