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現(xiàn)住邢臺縣。
被告:邢臺縣西黃某某北會村村民委員會,住所地邢臺縣西黃某某北會村。
法定代表人:張德生,該村委會主任。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德福,河北凱華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邢臺縣西黃某某北會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北會村委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于2018年3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被告北會村委會法定代表人張德生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馬德福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支付樹木賠償款36,850元,土地賠償款40,214元,共計77,064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2008年1月1日,原告和本村張春考等共九戶分別承包了北會村一片果園。2016年,因修建太行旅游高速,政府占用了原告的果園,其中占地0.7181畝,附著物包括果樹和雜樹58棵,政府賠償原告77,064元。2016年9月24日此筆賠償款已經(jīng)由邢臺縣西黃某某政府轉(zhuǎn)入到被告賬戶,但是經(jīng)原告多次催要,被告遲遲不向原告支付,被告的行為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利。
北會村委會辯稱,原告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該果園不是二輪承包中的土地,果樹是村集體栽種的,張某某只是果園中的一戶承租經(jīng)營者,其對果園中的土地及果樹不具有所有權,補償款應全部歸屬被告。1989年12月或者1990年初,第二輪土地承包時,留出了該果園,該果園占地37畝,果樹2,367棵。1992年11月1日,本村村民趙中和、趙豐功、苑清辰等人承包該果園,2007年11月承包期到期后,被告又分別承包給了張某某、張春考等8人,所以該樹木補償款和土地補償款應當歸屬被告,請求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經(jīng)審理,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08年1月1日原、被告簽訂果園承包合同,合同約定:原告承包被告果園8.36畝,承包費每畝每年50元,承包期限30年,在承包期內(nèi)原告對果樹進行合理更新?lián)Q代和栽植,合同期滿后,所有樹木無條件歸集體,原告必須保證果樹質(zhì)量和數(shù)量。因修建太行山高速,2016年征收了原告承包的0.7181畝果園,其中有蘋果樹32棵(每棵850元),棗樹16棵(大樹1棵每棵900元,小樹15棵每棵500元),花椒樹10棵(每棵500元),核桃樹5棵(每棵500元),土地補償費為40,214元,果樹補償款為43,100元,上述款項現(xiàn)均由被告保管。
本院認為,土地征收補償費用是對具有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因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等權利喪失后,對未來生活保障的必要補償。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權限和程序可以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和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chǎn)。征收集體所有的土地,應當依法足額支付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等費用,安排被征地農(nóng)民的社會保障費用,保障被征地農(nóng)民的生活,維護被征地農(nóng)民的合法權益。征收單位、個人的房屋及其他不動產(chǎn),應當依法給予拆遷補償,維護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征收個人住宅的,還應當保障被征收人的居住條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補償費等費用?!钡谝话偃l“承包地被征收的,土地承包經(jīng)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獲得相應補償?!薄吨腥A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土地補償費歸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所有;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歸地上附著物及青苗的所有者所有。征用土地的安置補助費必須專款專用,不得挪作他用……”的規(guī)定,本案中原告承包的果園系其他方式承包,不是家庭承包,土地補償費應歸被告所有。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農(nóng)村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內(nèi)部分配已經(jīng)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jīng)具有本集體經(jīng)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的規(guī)定,在被告未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分配方案前,原告不能向被告主張分配土地補償費。
關于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的權屬問題。原告2008年承包果園時,果園內(nèi)已種植了果樹,約定了原告負責對果園內(nèi)的果樹進行合理的更新?lián)Q代和栽植,合同期滿后,所有樹木無條件歸被告,原告必須保證果樹質(zhì)量和數(shù)量,但未約定承包期內(nèi)土地征收補償事宜。征收土地時雙方的合同已經(jīng)履行了9年,還有21年尚未履行,原告對果園內(nèi)的部分果樹進行更新?lián)Q代和管理必定有一定的投入,綜合考慮合同的履行情況,本院酌定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由原、被告各領取50%,暨21,550元。另,征收土地后被告應按照減少的果園畝數(shù),調(diào)整原告的承包費。
綜上所述,被告應給付原告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21,550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四十二條、第一百三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農(nóng)村土地承包法》第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涉及農(nóng)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邢臺縣西黃某某北會村村民委員會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給付原告張某某地上附著物及青苗補償費21,550元;
二、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730元,由被告邢臺縣西黃某某北會村村民委員會負擔53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1,2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蔣鐵雷
審判員 李世軍
審判員 李繼存
書記員: 程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