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農民。
原告:王淑蘋,農民。
原告:張瑩,農民。
原告:張某甲,兒童。
原告:張某乙,兒童。
張某甲、張某乙法定代理人:張瑩,身份情況同上。
五原告委托代理人:張春生,北京譽洲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玉某支公司(以下簡稱人壽保險玉某支公司),住所地玉某縣城北環(huán)西路2258號。
代表人:王秀新,系經理。
委托代理人:徐艷志,河北渤澳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
原告張某某、王淑蘋、張瑩、張某甲、張某乙與被告人壽保險玉某支公司意外傷害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10月26日立案受理,依法由代理審判員李振芳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王淑蘋、張瑩、張某甲、張某乙的委托代理人張春生,被告人壽保險玉某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徐艷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王淑蘋、張瑩、張某甲、張某乙訴稱,1998年9月30日張某某為長子張強在被告處投保了66鴻運(B型)保險并躉交了保費11346元,當時約定意外身故保險金為5萬元,未約定保險受益人。2015年3月22日張強駕駛車輛在玉某縣鴉鴻橋鎮(zhèn)草橋頭村西發(fā)生交通事故死亡。原告向被告要求理賠,被告拒絕賠償。原告起訴要求被告給付保險金50000元,返還保險費11364元及自2015年4月22日開始至判決生效之日止保險理賠資金被占用的損失。訴訟過程中,五原告自愿放棄要求被告給付自2015年4月22日開始至判決生效之日止保險理賠資金被占用的損失。
原告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供以下證據(jù):
一、身份證復印件三份、常住人口登記卡二份,證明五原告的身份情況。
二、玉某縣散水頭鎮(zhèn)戴家鋪村村民委員會出具的證明一份,證明張強的法定繼承人身份情況。
三、保險費收據(jù)、保險單、保險條款復印件各一份,證明原、被告間建立了保險合同關系,保險金額為1000元,保險費11346元為一次性交清以及在保險期間身故的給付保險金額50倍的身故保險金50000元,并退還保險費11346元。
四、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一份,證明被保險人張強在28周歲時因交通事故死亡,屬于合同條款第八條約定的保險事故。
被告人壽保險玉某支公司辯稱,張強在我公司投保了66鴻運保險B型,保險期限自1998年9月30日起至2047年9月30日止,一次性交清保險費11346元,保險金額為1000元,符合保險條款原因死亡的給付保險金額50倍的身故保險金50000元,但張強屬于醉酒駕車,其行為已經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三十三的規(guī)定已經構成危險駕駛罪且屬于故意犯罪,根據(jù)保險法第四十五條的規(guī)定我公司對其身故保險金不予賠償,僅能退還保單的現(xiàn)金價值,其他意見質證時發(fā)表。
本院對王建國的調查筆錄,主要內容為,1998年年初我認識的張某某,同年6月份國壽保險有一款少兒的66鴻運保險,我給張某某介紹的,我介紹完一個多月張某某就投保了66鴻運保險,并且把保險費11346元交給我了,后我把保險費交到公司,交款后大約1-2個月保險合同下來了,我就送到張某某手中,當時我只跟張某某說孩子25周歲時領取17100元的婚嫁保險金及60周歲時給付50000元的養(yǎng)老金,介紹了這些內容。我沒有向張某某和張強說明或提示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我給別人入保險也沒有說過免責條款,當時公司要求只要把錢收上來就行,對免責條款比較忌諱,當時的保險條款連保險公司都解釋不了,我更解釋不了,只要把保險費收上來就行,保險公司對我們也沒有進行免責條款的培訓,只是告訴我們讓客戶怎么給錢。
被告人壽保險玉某支公司質證意見: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中,對真實性無異議,但張強系醉酒后駕駛機動車其行為已經觸犯了刑法的相關規(guī)定構成故意犯罪。本院對王建國調查筆錄中,代理人對當時的情況不清楚,按照公司規(guī)定應當告知了。
原告質證意見:
對王建國調查筆錄無異議。
經審理查明,1998年9月30日,張強之父張某某作為投保人為張強在被告處投保了66鴻運保險(B型)保險一份,被保險人為張強,基本保險金額為1000元,保險責任起止時間為1998年9月30日00:00至2047年9月30日00:00,交費方式為躉交,保險費合計11364元。該保險合同第八條二款約定被保險人在25周歲的生效對應日后因意外或因疾病而身故時,本公司按保險單所載保險金額的50倍給付身故保險金,并無息退還投保人所繳付的保險費,本合同效力即行終止。2015年3月22日22時許,張強駕駛冀B×××××號車輛沿鴉鴻橋鎮(zhèn)草橋頭村西水泥路由西向東行駛至鴉鴻橋鎮(zhèn)草橋頭村西水泥路,處理情況時車輛發(fā)生翻滾,撞路下樹木,致張強及其車上人員受傷,車輛損壞,張強經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此事故經玉某縣公安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張強醉酒后駕駛機動車上道路行駛,是造成事故的原因,負事故的主要責任。張強死亡時年齡為27周歲,其法定繼承人為父親張某某、母親王淑蘋、妻子張瑩、長女張某甲、次女張某乙。
上述事實有原、被告陳述及相關證據(jù)予以證實。
關于被告人壽保險玉某支公司應否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四十五條“因被保險人故意犯罪或者抗拒依法采取的刑事強制措施導致其傷殘或者死亡的,保險人不承擔給付保險金的責任。投保人已交足二年以上保險費的,保險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退還保險單的現(xiàn)金價值?!?。、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二十二條“保險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的被告保險人故意犯罪的認定,應以刑事偵查機關、檢察機關和審判機關的生效法律文書或者其他結論性意見為依據(jù)?!薄1景钢袕垙娮砭岂{駛機動車,但該行為是否屬故意犯罪并未經司法機關按法定程序確定,故被告主張張強醉酒駕駛機動車的行為屬故意犯罪,本院不予采信。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保險人將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的禁止性規(guī)定情形作為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免責事由,保險人對該條款作出提示后,投保人、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以保險人未履行明確說明義務為由主張該條款不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依據(jù)該條款醉酒駕駛等法律、行政法規(guī)中規(guī)定的禁止性情形,保險人需對投保人進行提示,否則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對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無約束力。王建國在原告張某某投保該保險時作為被告方的業(yè)務員,證實其未向張某某就免責條款進行提示,且被告未舉證證明其就相關免責條款對投保人和被保險人盡到了提示義務,故被告拒賠,理據(jù)不足,本院不予采信。綜上,被告應承擔保險賠償責任。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某與被告簽訂的保險合同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為有效合同。在保險期限內,被保險人張強因交通事故死亡,屬保險事故。該保險合同未指定受益人,五原告作為張強的法定繼承人,享有保險金請求權,被告應按保險合同約定被保險人因意外身故按保險單所載保險金額的50倍給付身故保險金即50000元,并無息退還投保人所繳付的保險費11364元。故五原告的訴訟請求,本院應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依法成立的合同,對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不得擅自變更或者解除合同。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薄ⅰ吨腥A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七條“訂立保險合同,采用保險人提供的格式條款的,保險人向投保人提供的投保單應當附格式條款,保險人應當向投保人說明合同的內容。對保險合同中免除保險人責任的條款,保險人在訂立合同時應當在投保單、保險單或者其他保險憑證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對該條款的內容以書面或者口頭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確說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確說明的,該條款不產生效力。”、第二十三條第一、二款“保險人收到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的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請求后,應當及時作出核定;情形復雜的,應當在三十日內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約定的除外。保險人應當將核定結果通知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對于屬于保險責任的,在與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達成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協(xié)議后十日內,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合同對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的期限沒有約定的,保險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賠償或者給付保險金義務。保險人未及時履行前款規(guī)定義務的,除支付保險金外,應當賠償被保險人或者受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敝?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玉某支公司給付原告張某某、王淑蘋、張瑩、張某甲、張某乙保險金50000元,并退還保險費11364元,共計61364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付清。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66元,由被告負擔。此款五原告已預交,被告在履行義務時一并給付五原告66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上訴于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如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未交納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代理審判員 李振芳
書記員: 單振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