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宜昌市西陵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杜先軍,湖北七君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曹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宜昌市西陵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潘龍井,湖北建和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經(jīng)審理查明,宜昌時運物業(yè)總公司于2016年5月20日出具證明,說明原位于宜昌市××大道××號的房屋系其分配給其職工張德純的福利房,張德純于1989年死亡,其妻子易秀英于1976年死亡,原告系張德純、易秀英的獨子。2003年原告因負債,將上述房屋使用權轉讓給李恭平,2006年原、被告向李恭平支付17000元,李恭平將該房屋返還給原告及被告。2007年2月13日,原告因犯運輸毒品罪,被廣州鐵路運輸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原告在2006年10月28日至2011年4月27日的服刑期間要求被告為其照管上述房屋。從2006年5月23日起被告即占有、使用上述房屋直至該房屋被拆除。
另查明,2017年1月13日,伍家崗區(qū)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出具《關于夷陵大道292-203號房屋使用權人張德純房屋征收補償內部處理意見的說明》一份,載明:“夷陵大道292號地塊屬中南路棚戶區(qū)改造征收范圍,因房屋使用權人張德純之子與其前女友曹某某存在歷史經(jīng)濟糾紛,為加快征收進度,且不影響正常工作的情況下,經(jīng)雙方同意,并在伍家崗區(qū)征收辦的監(jiān)督下,達成以下處理意見:1、現(xiàn)居住人曹某某自愿將292-203號房屋交伍家崗區(qū)征收辦拆除。2、伍家崗區(qū)征收辦依據(jù)張某與曹某某雙方簽字同意付款的協(xié)議方可辦理補償支付手續(xù)。3、伍家崗區(qū)征收辦作為第三方監(jiān)督”等內容,原、被告雙方在該說明上均簽字、捺印。該房屋現(xiàn)已拆除。
上述事實,有原告的陳述、被告的答辯、原告提交的時運物業(yè)總公司出具的證明、尚書巷社區(qū)居委會出具的證明、伍家崗區(qū)房屋征收與補償辦公室出具的情況說明、(2007)廣鐵刑初自第62號刑事判決書,被告提交的證人證言及本案的庭審筆錄在卷佐證,足以證實。
本院認為,房屋的使用權系用益物權,屬于物權。物權依附物存在,物消失后,物權亦隨之消滅。原位于宜昌市××大道××號的房屋現(xiàn)已經(jīng)拆除,物權亦已消滅,原告要求確認該房屋使用權的請求權基礎已經(jīng)消失,故本院對其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原告在服刑期間,要求被告代為管理房屋,被告對該房屋的占有、使用系根據(jù)原告委托進行,并非無權處分,未侵犯原告權利,而原告并未提交充分確實的證據(jù)證實被告因管理房屋獲得了收益,故對于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其房屋占用費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條、第三十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行為法》第二條、第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全部訴訟請求。
若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625元,由原告張某負擔600元,由被告曹某某負擔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左 荷
書記員:白小云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