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某某
滄州市泰某某鋼管有限公司
孫漢禮(河北騰迅律師事務所)
王敏(河北騰迅律師事務所)
原告張某某。
被告滄州市泰某某鋼管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張靜,該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孫漢禮、王敏,河北騰迅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訴被告滄州市泰某某鋼管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被告滄州市泰某某鋼管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王敏、孫漢禮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應對用人單位負忠誠勤勉義務,在勞動合同解除后一般應負保密和同業(yè)禁止的義務,尤其是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保密和同業(yè)禁止訂立協議的情況下更應負遵守合同約定的義務。因此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訂立的保密及競業(yè)禁止協議書的相關內容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認定。原告張某某因與被告發(fā)生爭議即辭職到滄州市豐谷管業(yè)有限公司入職,并登記為監(jiān)事,登記手機號亦為被告公司所提供資費,故本院認定原告行為違反了雙方協議約定,構成違約。但是由于該協議系被告單方作出的制式協議書,其中關于違約金的約定:如員工違反該協議則應向公司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標準為離職前個人年實發(fā)工資的二十倍(最低五十萬元,以最高者為準)。本院認為該違約金約定過高,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從上述規(guī)定可知,違約金的性質應為對造成損失的補償,本案中被告就其損失并未提交相關證據,僅根據約定數額計算起訴違約金1397622.2元,明顯不妥。另外在仲裁裁決書中認定原告張某某年收入69160.96元,并以此為計算依據,裁決違約金為138321.92元亦不妥。因為原告張某某稱該款雖屬收入,但其中包括差旅費、給客戶的送禮回扣等費用,本院認為,由于原告張某某為業(yè)務員,上述收入中包括相應費用應屬正常,仍以69160.96元作為年收入標準不妥當。本院認為,就勞動者違反保密和同業(yè)禁止義務所負違約責任的賠償數額應以被告公司造成的損失為限。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guī)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或競業(yè)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最高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確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的侵犯商業(yè)秘密的損害賠償額,可參照侵犯專利法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專利權人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確定的,可以按侵權人因債權所獲得利益確定。二者均難確定的,參照權利人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和開支。本案被告就其損失未提交相關證據,故無法確定因原告侵權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數額,而原告張某某登記為監(jiān)事的滄州市豐谷管業(yè)有限公司在2015年6月份就公告解散注銷,本院認為,該公司成立時間短,原告在該公司登記監(jiān)事時間僅幾個月,亦無法確定該公司所獲收益。但原告張某某在該公司登記為監(jiān)事確屬違反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綜合以上分析,本院酌定原告賠償被告違約損失10000元。由于就上述事實及違約賠償數額本院已在(2015)運民初字第898號民事判決書中作出認定和裁決,故就原告張某某在本案中請求不承擔賠償違約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訴訟請求。
如未按照本判決確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勞動者在勞動合同期限內應對用人單位負忠誠勤勉義務,在勞動合同解除后一般應負保密和同業(yè)禁止的義務,尤其是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保密和同業(yè)禁止訂立協議的情況下更應負遵守合同約定的義務。因此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訂立的保密及競業(yè)禁止協議書的相關內容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認定。原告張某某因與被告發(fā)生爭議即辭職到滄州市豐谷管業(yè)有限公司入職,并登記為監(jiān)事,登記手機號亦為被告公司所提供資費,故本院認定原告行為違反了雙方協議約定,構成違約。但是由于該協議系被告單方作出的制式協議書,其中關于違約金的約定:如員工違反該協議則應向公司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標準為離職前個人年實發(fā)工資的二十倍(最低五十萬元,以最高者為準)。本院認為該違約金約定過高,依據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規(guī)定: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從上述規(guī)定可知,違約金的性質應為對造成損失的補償,本案中被告就其損失并未提交相關證據,僅根據約定數額計算起訴違約金1397622.2元,明顯不妥。另外在仲裁裁決書中認定原告張某某年收入69160.96元,并以此為計算依據,裁決違約金為138321.92元亦不妥。因為原告張某某稱該款雖屬收入,但其中包括差旅費、給客戶的送禮回扣等費用,本院認為,由于原告張某某為業(yè)務員,上述收入中包括相應費用應屬正常,仍以69160.96元作為年收入標準不妥當。本院認為,就勞動者違反保密和同業(yè)禁止義務所負違約責任的賠償數額應以被告公司造成的損失為限。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規(guī)定: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約定的保密義務或競業(yè)限制,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最高院關于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規(guī)定:確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的侵犯商業(yè)秘密的損害賠償額,可參照侵犯專利法的損害賠償額的方法進行。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guī)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專利權人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確定的,可以按侵權人因債權所獲得利益確定。二者均難確定的,參照權利人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和開支。本案被告就其損失未提交相關證據,故無法確定因原告侵權所造成的實際損失數額,而原告張某某登記為監(jiān)事的滄州市豐谷管業(yè)有限公司在2015年6月份就公告解散注銷,本院認為,該公司成立時間短,原告在該公司登記監(jiān)事時間僅幾個月,亦無法確定該公司所獲收益。但原告張某某在該公司登記為監(jiān)事確屬違反約定及法律規(guī)定,綜合以上分析,本院酌定原告賠償被告違約損失10000元。由于就上述事實及違約賠償數額本院已在(2015)運民初字第898號民事判決書中作出認定和裁決,故就原告張某某在本案中請求不承擔賠償違約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九十條 ?,最《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訴訟請求。
如未按照本判決確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審判長:張德山
審判員:宮業(yè)勝
審判員:許嘉玲
書記員:褚運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