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浦東新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丁瑩,上海朱方官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奉賢大眾汽車客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奉賢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培紅,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亞欣,上海松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上海奉賢大眾汽車客運有限公司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7月1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8月1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陳丁瑩、被告上海奉賢大眾汽車客運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亞欣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立即賠付原告損失105,698.71元。事實與理由:2016年7月8日上午9時30分許,在本市長寧區(qū)匯川路上海新視界眼科醫(yī)院門口,原告乘坐被告營運的牌號為滬FWXXXX的出租車至本市浦東新區(qū)德平路。當日10時5分許,車行至本市浦東新區(qū)德平路XXX弄XXX號門前小區(qū)道路,被告駕駛員停車,原告支付車費,被告駕駛員打開車門保險允許原告開門下車之際,案外人韓廣沛騎電動自行車與出租車車門相撞。后,韓廣沛以交通事故侵權為由起訴原、被告等,要求賠償。經法院判決,原告向韓廣沛支付了賠償款。原告認為,原、被告之間建立了客運合同關系,被告作為承運人,在整個客運合同履行過程中,有將旅客運輸到安全、合理的下車地點的義務,而不是隨意??炕蛲?吭谶`法、違規(guī)的下車地點。承運人還有保障乘客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的法定義務,該法定義務不僅包括保障旅客自身的人身、財產安全,也包括保障旅客不對他人的人身、財產造成損害。現被告未履行客運合同之安全保障義務,置原告人身于危險之中,并造成原告財產損失,明顯違約。承運人還應當向旅客及時告知有關不能正常運輸的重要事由和安全運輸應當注意的事項,而被告沒有證據證明駕駛員提醒了原告開車門下車時應注意后面來車,也沒有證據證明原告存在違約。因此,被告應承擔履行運輸合同期間因違約造成原告損失的賠償責任。
被告上海奉賢大眾汽車客運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韓廣沛的損失已經經過兩審終審,對其損失如何承擔,兩審判決書已經進行了確定,原告本次訴訟請求于法無據。韓廣沛的損失承擔是根據侵權責任法的規(guī)定予以分配,一二審查明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本次訴訟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合同糾紛只能約束當事人雙方,即本案的原、被告,案外人的損失屬于第三者的損失,如何承擔不應適用公路旅客運輸合同,原告適用法律錯誤,應予以駁回。本案原告的起訴實質為韓廣沛的損失如何承擔的問題,原告的起訴違反一事不再理原則。
經審理查明,2016年7月8日10時05分許,被告的員工駕駛牌號為滬FWXXXX的小客車載著原告沿本市浦東新區(qū)德平路XXX弄XXX號門前小區(qū)道路由東向西行駛并停于道路左側后,原告開啟車右前門過程中,適遇韓廣沛騎電動自行車沿該路由東向西行駛至此,小客車右前門與電動自行車相撞,造成韓廣沛倒地受傷及兩車損壞的道路交通事故。經交警部門調查并進行了責任認定,被告的駕駛員因未緊靠道路右側停車負事故主要責任,原告因乘坐機動車開車門妨礙其他車輛通行負事故次要責任,韓廣沛無違法行為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發(fā)生后韓廣沛進行了治療,并于2018年向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原告、被告及被告車輛之保險公司承擔侵權責任。原告在該案中對事故認定提出異議,認為原告系乘客,出租車屬于商業(yè)行為,出租車駕駛員沒有提醒開門注意事項,因此原告不應承擔事故責任,不同意承擔對韓廣沛的賠償責任。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于2019年2月13日作出(2018)滬0101民初10606號民事判決,確認交警部門對事故責任的認定,并判決原告作為侵權人,與被告共同對韓廣沛遭受的人身損害后果承擔賠償責任,判令原告賠償韓廣沛各項費用共計102,822.26元,并承擔案件受理費520元。原告不服上述判決,向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理由為客運合同中乘客上下車是承運人履行客運合同的一部分,即使有乘客代勞開啟車門,也是為承運人的行為,由承運人承擔責任,況且承運人的司機違規(guī)停車在先,又不提醒在后,完全是承運人的責任。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后認為,乘坐機動車開關車門不得妨礙其他車輛和行人通行,這是法律賦予所有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均附有的一般注意義務,故無論在乘客下車時,駕駛員是否提醒過乘客開門注意安全,作為乘客仍負有開車門謹慎的義務。本起事故中原告開車門時未盡注意義務,顯然存在重大過錯。根據侵權責任法關于共同侵權的相關規(guī)定,結合交警部門對原、被告過錯大小的認定,應由原、被告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據此,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6月3日作出(2019)滬02民終2816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之上訴,維持原判,并判決二審案件受理費2,356.45元由原告負擔。2019年7月22日,原告向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繳納了執(zhí)行款103,342.26元。
以上事實,由原告提供的(2018)滬0101民初10606號民事判決書、(2019)滬02民終2816號民事判決書、代管款收據、訴訟費收據以及雙方當事人的庭審陳述等證據在案佐證。
本院認為,本案為公路旅客運輸合同糾紛,根據合同法的規(guī)定,運輸合同是承運人將旅客或者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到約定地點,旅客、托運人或者收貨人支付票款或者運輸費用的合同。承運人應當在約定期間或者合理期間內將旅客、貨物安全運輸到約定地點。承運人應當對運輸過程中旅客的傷亡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案中,原告乘坐被告運營的出租車,被告已將原告本人安全送達目的地,履行了運輸合同的主要義務。而經交警部門調查認定,韓廣沛之受傷系被告駕駛員之未緊靠道路右側停車之行為、原告乘坐機動車開車門妨礙其他車輛通行之行為共同造成的,故原、被告對韓廣沛屬于共同侵權。交警部門對原、被告之行為在造成韓廣沛受傷這一損害結果中的責任大小亦進行了認定,即被告駕駛員承擔主要責任,原告承擔次要責任。原告關于被告駕駛員未提醒其注意開車門安全的抗辯,在韓廣沛提起的侵權訴訟中亦被原告作為其不應承擔賠償責任之抗辯理由提出,但未被一二審法院采納。本院亦認為,開車門時注意側方安全系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均負有之一般義務,該注意義務系原告自身作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之成年人應負之義務,并不因原告乘坐的系出租車而轉嫁為被告應盡之義務,無論被告駕駛員是否提醒原告,原告均應盡到該項義務,而本起事故中原告顯然未盡到該義務。原告因此應承擔侵權責任法上之賠償義務,且該賠償義務不因其系運輸合同之旅客而轉移給承運人。而被告作為承運人,不負有保證原告在運輸合同履行過程中不侵害第三人權利之義務,且客觀上作為承運人的被告也無法履行該義務。故原告應為其自身之侵權行為承擔責任,原告要求被告承擔其對韓廣沛之賠償義務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本院不予支持。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八條、第二百九十條、第三百零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414元(已由原告張某某預繳),減半收取計1,207元,由原告張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沈永妍
書記員:王??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