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
被告黑龍江雙興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黑龍江省雙鴨山市尖山區(qū)民生路南側挹婁大道西側。
法定代表人張月輝,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崔元濤,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宋思齊,黑龍江諾成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原告張某與被告黑龍江雙興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雙興房地產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張某于2015年9月16日訴訟來院。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審判員韓東偉獨任審判,于2015年9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張某、雙興房地產公司委托代理人崔元濤、宋思齊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告張某與被告雙興房地產公司于2013年7月13日簽訂NO:SP-1222536號《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了雙興房地產公司開發(fā)的雙鴨山市尖山區(qū)雙興福悅灣小區(qū)1號樓1單元17層03號樓房,面積95平方米,房屋總價323330元。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商品房買賣合同》第八條約定:出賣人應當在2013年12月31日前,依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guī)定,該商品房經(jīng)綜合驗收合格,并符合本合同約定的商品房交付買受人使用;第九條第2項約定:逾期交房超過30日,買受人有權解除合同...,買受人要求繼續(xù)履行合同的,合同繼續(xù)履行,自本合同第八條規(guī)定的最后交付期限的第二天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出賣人按日向買受人支付已交房價款萬分之五的違約金。張某于2013年7月13日交付雙興房地產公司房款323330元,于2014年8月8日接收房屋。雙興房地產公司對逾期交房219天的事實認可。
另查明,原告張某對逾期交房造成的實際損失無證據(jù)證明。被告雙興房地產公司亦無證據(jù)證明逾期交房對張某造成的實際損失。
本院認為,原告張某與被告雙興房地產公司簽定了《商品房買賣合同》,雙方當事人應按合同約定履行義務,張某已按約定支付了全部房款,雙興房地產公司應按合同約定的期限履行交房義務,未如期交房,應承擔違約責任。故對張某要求雙興房地產公司承擔逾期交房的違約責任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于違約金的數(shù)額,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違約時應當根據(jù)違約情況向對方支付一定數(shù)額的違約,也可以約定因違約產生的賠償數(shù)額的計算方法。約定的違約金低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當事人通過反訴或者抗辯的方式,請求人民法院依照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guī)定調整違約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當事人主張約定的違約金過高請求予以適當減少的,人民法院應當以損失為基礎,兼顧合同的履行情況、當事人的過錯程度以及預期利益綜合因素,根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予以衡量,并作出裁決,當事人約定的違約金超過造成損失的百分之三十的,一般可以認定為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規(guī)定的“過分高于造成的損失”。結合本案的事實情況,依據(jù)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本院對逾期交房違約金調整為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息的基礎上上浮30%,即323330元*0.06/360天*219天*130%=15342.00元。張某主張日萬分之五的違約金35404.64元,高于同期貸款利息130%,故對雙興房地產公司提出的違約金過高的辯稱,本院予以支持。張某主張的損失,沒有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一款、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黑龍江雙興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張某逾期交房違約金15342.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685元由原告張某負擔294元,被告黑龍江雙興房地產開發(fā)有限責任公司負擔391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雙鴨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代理審判員 韓東偉
書記員:何文晶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