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漢族,陜西省洋縣人,農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某某,女,漢族,陜西省洋縣人,原告之女。
委托訴訟代理人:柳某某,洋縣磨子橋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郭某某,男,漢族,河南省林州市人,農民。
被告:郭某某,男,漢族,河南省林州市人,系被告郭某某之父。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某某,身份同上。
被告:李某某,女,漢族,河南省林州市人,系被告郭某某之妻。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某某,身份同上。
被告: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住所地:鄭州市鄭東新區(qū)金水東路85號雅寶東方國際3號樓12層。
代表人:白某某,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某,該公司職工。
被告:被告永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住所地:鄭州市金水區(qū)玉鳳路333號發(fā)展國際大廈18樓。
代表人:高某甲,公司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某,永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漢中中心支公司職工。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郭某某、郭某某、李某某、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簡稱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永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以下簡稱永某財險河南分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5月1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7年6月9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某某、柳某某,被告兼被告郭某某、李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郭某某,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高某,被告永某財險河南分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某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醫(yī)療費等各項損失計287056.38元。事實和理由:2016年9月9日,原告駕駛摩托車行至漢黃路25KM+120M處,被告郭某某駕駛豫EC6613號貨車碰飛原告,致原告重傷,車輛受損,交警大隊認定雙方負事故的同等責任。被告郭某某及其妻李某某、父郭某某分別系交強險被保險人、車輛所有人,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應在交強險內優(yōu)先賠償原告損失,其余損失由被告按責任承擔。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9月9日19時許,原告張某某駕駛陜FEQ796號二輪摩托車,由西向東行至洋縣漢黃路25KM+120M處,其車輛左前部與相對方向被告郭某某駕駛的豫EC6613號輕型普通貨車左前部碰撞,致兩車受損,張某某受傷,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洋縣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隊認定張某某、郭某某負事故的同等責任。
原告張某某受傷當日在洋縣醫(yī)院住院治療,診斷為:1、雙側額葉腦挫裂傷;2、額部硬膜下血腫;3、蛛網膜下腔出血;4、顱底骨折;5、左側脛腓骨上段骨折;6、左側鎖骨骨折;7、應激性上消化道出血;8、腦脊液漏,2016年9月21日轉漢中市中心醫(yī)院神經外科、骨科住院治療,期間診斷:1、左脛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2、左鎖骨粉碎性骨折;3、顱腦損傷開顱減壓術后:顱骨缺損,腦脊液漏;4、胸部損傷:左側第1-5肋多發(fā)肋骨骨折,胸骨柄上緣骨折,雙肺滲出,雙側胸腔積液;5、頸7、胸1左橫突骨折,2017年1月10日出院,出院時情況:患者一般情況可,時有胡言亂語及小便失禁。2017年4月1日,原告張某某在洋縣磨子橋中心衛(wèi)生院治療,診斷為:顱腦損傷所致精神障礙,住院13天,醫(yī)囑:出院后堅持服藥,加強監(jiān)護,定期復查。原告在多個醫(yī)院前后住院治療,共計住院137天。其后,原告又相繼在洋縣中醫(yī)醫(yī)院、第四軍醫(yī)大學西京醫(yī)院門診治療。
2017年4月21日,原告張某某所受損傷經陜西漢中漢航法醫(yī)司法鑒定所鑒定為:張某某顱腦損傷(雙側額葉腦挫裂傷、額部硬膜下血腫、蛛網膜下腔出血、顱底骨折和腦脊液漏),經住院行雙側開顱血腫清除、取骨板減壓術及顱骨修補術后所致精神障礙,其傷殘等級評定為九級;張某某左側鎖骨骨折切復內固定術后,其傷殘等級評定為十級;張某某左側第1-5肋多發(fā)肋骨骨折,其傷殘等級評定為十級;張某某左側脛腓骨上段骨折切復內固定術后,其傷殘等級評定為十級;張某某左側鎖骨骨折切復內固定術后和左側脛腓骨上段骨折切復內固定術后,其二次手術治療費用評估為11000元,住院時間評估為25天左右;張某某全身多處損傷術后,其誤工期綜合評定為270日。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對于原告?zhèn)麣埖燃壧岢霎愖h申請重新鑒定,2017年9月,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撤回重新鑒定的請求。
另查,被告郭某某駕駛的豫EC6613號輕型普通貨車登記在其父被告郭某某名下,以其妻被告李某某為被保險人在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被告郭某某為被保險人在被告永某財險河南分公司投保了限額30萬元商業(yè)三責險,未投保不計免賠附加險,事故發(fā)生在保險期內,被告郭某某具有相應的機動車駕駛資格。機動車綜合商業(yè)保險示范條款第二十七條(一)項規(guī)定:被保險機動車一方負同等事故責任的,實行10%的事故責任免賠率。
上述事實,有交通事故認定書、診斷證明、住院病歷、司法鑒定意見書、駕駛證、行駛證、交強險保單、機動車商業(yè)保險保單、機動車綜合商業(yè)保險示范條款及雙方當事人陳述等證據載卷,經當庭質證,應予認定。
本院認為,公民的身體健康權受法律保護。被告郭某某違規(guī)駕駛機動車發(fā)生道路交通事故致原告張某某受傷,依法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規(guī)定,對原告張某某受傷產生的各項損失,本院確定如下:1、醫(yī)療費147244.48元,有住院費、門診費票據及司法鑒定意見書為據,本院予以確認;2、住院伙食補助費4860元[30元/天×(137+25)天];3、營養(yǎng)費3240元[20元/天×(137+25)天];4、誤工費,原告僅提供其最近兩個月從事建筑務工的不固定收入主張誤工收入120元/天證據不足,參照2017年陜西省統(tǒng)計局公布的上一年度陜西省城鎮(zhèn)私營單位分行業(yè)就業(yè)人員統(tǒng)計數據,建筑業(yè)年平均收入36002元,誤工標準為98.64元/天,誤工費為29098元[98.64元/天×(270+25)天];5、護理費16200元[100元/天×(137+25)天];6、交通費,原告主張交通費偏高,根據原告?zhèn)椤⒕歪t(yī)轉院、鑒定等事項及生活工作于西安市的原告兩女二人往返輪換護理的實際情況,交通費酌定4000元;7、殘疾賠償金48859.2元(9396元/年×26%×20年);8、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9、鑒定費3000元,以上共計259501.68元,其中被告郭某某墊支原告醫(yī)療費21153.5元,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墊支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原告摩托車雖在事故中受損,但未提供車輛維修費票據,其以摩托車購買發(fā)票主張摩托車損失3000元證據不足,不予支持;原告主張手機損失700元,缺乏證據,亦不予支持。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關于原告在事故發(fā)生時已超過60歲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不應賠償誤工費的抗辯主張,缺乏依據,不應支持。因涉案車輛在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故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應在交強險賠償限額內先行賠償,不足部分按事故責任由被告永某財險河南分公司按第三者責任商業(yè)保險合同約定賠償。對超出商業(yè)三責險限額部分,由被告郭某某賠償。涉案機動車未投保不計免賠率附加險,被告永某財險河南分公司關于按商業(yè)三責險合同約定免賠10%的主張成立,本院予以采納。原告前述費用,由被告紫金財險河南分公司在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內賠償醫(yī)療費10000元,在傷殘賠償限額項下賠償誤工費29098元、護理費16200元、交通費4000元、殘疾賠償金48859.2元、精神損害撫慰金3000元計101157.2元,共計賠償111157.2元,除已支付10000元外,再支付101157.2元。原告醫(yī)療費余額137244.48元、住院伙食補助費4860元、營養(yǎng)費3240元計145344.48元的50%即72672.24元,由被告永某財險河南分公司賠償90%即65405.02元,被告郭某某賠償10%即7267.22元。鑒定費3000元,由被告郭某某賠償50%即1500元。被告郭某某墊支的醫(yī)療費21153.5元,應由原告返還被告郭某某。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第二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一)項,《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賠償原告張某某111157.2元,除已支付10000元外,再支付101157.2元;
二、被告永某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賠償原告張某某65405.02元;
三、被告郭某某賠償原告張某某7267.22元;
四、被告郭某某賠償原告張某某鑒定費1500元;
五、原告張某某返還被告郭某某墊支款21153.5元;
六、駁回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以上一、二、三、四、五條,限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800元,減半收取900元,由原告張某某承擔100元,被告郭某某承擔800元?,F(xiàn)原告已預交900元,被告郭某某在履行判決時一并給付原告,不再向本院交納。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陜西省漢中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楊光玉
書記員:龍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