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公某某三源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公某某斗湖堤鎮(zhèn)長江路123-1號。
法定代表人:陳超,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楊成桂,湖北國亞律師事務(wù)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代理)。
委托代理人:黃文兵,系公某某三源物流有限公司員工,(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趙某某。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鄒同貴。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甲。
法定代理人:鄒同貴,系原告張某甲之母。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張某乙。
法定代理人:鄒同貴,系原告張某乙之母。
上述五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朱金發(fā),湖北長捷律師事務(wù)所律師(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代理)。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安支公司。住所地:湖北省公某某斗湖堤鎮(zhèn)油江路29號。
負責人:滕秋芳,該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何君君,系公司法律顧問(代理權(quán)限為特別授權(quán)代理)。
原審被告:付軍。
上訴人公某某三源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安三源公司)與被上訴人張某某、被上訴人趙某某、被上訴人鄒同貴、被上訴人張某甲、被上訴人張某乙、被上訴人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公安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財險公安公司)、原審被告付軍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704民初14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6年6月1日受理后,依法組成由審判員齊志剛擔任審判長,審判員李志伸、繆冬琴參加的合議庭,于2016年6月20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楊成桂、被上訴人張某某、被上訴人趙某某、被上訴人鄒同貴、被上訴人張某甲、被上訴人張某乙的委托代理人朱金發(fā)、被上訴人人保財險公安公司的委托代理人何君君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審被告付軍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張某某、趙某某、鄒同貴、張某甲、張某乙訴至原審法院,請求:判令被告付軍、公安三源公司共同賠償原告因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共計310000元;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在交強險及商業(yè)三責險承保范圍內(nèi)直接向原告支付賠款,并在交強險承保范圍內(nèi)優(yōu)先支付原告的精神損害撫慰金;本案的訴訟費用由被告負擔。
原審認定:2015年11月23日15時35分許,受害人何維權(quán)駕駛鄂A×××××小型普通客車行駛至滬渝高速公路滬渝向785km+700M處時,車輛在慢速車道內(nèi)撞上前方同車道內(nèi)由被告付軍駕駛的鄂D×××××(鄂D×××××掛)重型半掛牽引車尾部,造成鄂A×××××小型普通客車乘坐人張如銀當場死亡、何維權(quán)受傷經(jīng)醫(yī)院搶救無效死亡、兩車受損的交通事故。該事故經(jīng)交警部門認定,何維權(quán)駕車時未與前方同車道內(nèi)行駛的車輛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且其在無相應駕駛資質(zhì)人員陪同的情況下實習期駕車上高速公路,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承擔此次事故的主要責任;付軍在高速公路上正常情況下以低于規(guī)定最低時速行駛,且其駕駛的車輛后防護欄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shù)標準,是造成此次事故的次要原因,承擔此次事故的次要責任;張如銀無責任。
受害人張如銀與原告鄒同貴系夫妻關(guān)系,雙方生育了二名子女,即原告張某甲、張某乙;原告張某某、趙某某系夫妻關(guān)系,雙方生育了二名子女,長子即受害人張如銀(xxxx),長女張如蓉(公民身份號碼:××;原告張某某、趙某某屬農(nóng)村居民,無生活來源,由二名子女贍養(yǎng)。
鄂D×××××(鄂D×××××掛)重型半掛牽引車登記的所有人為被告公安三源公司;被告公安三源公司于2015年9月15日為鄂D×××××(鄂D×××××掛)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險,其中鄂D×××××重型半掛牽引車第三者責任險保險金額為1000000元,鄂D×××××掛車第三者責任險保險金額為50000元,交強險的保險期限自2015年9月16日零時起至2016年9月15日24時止,商業(yè)三責險的保險期限自2015年9月19日零時起至2016年9月18日24時止,且投保了不計免賠率特約險。
原審另查明:本次交通事故的另一受害人何維權(quán)的親屬已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已于2016年1月12日立案受理,案號為(2016)鄂0704民初141號。
原審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quán)依法應受到法律保護。被告付軍在駕駛鄂D×××××(鄂D×××××掛)重型半掛牽引車過程中發(fā)生交通事故,導致受害人張如銀當場死亡,且負事故責任,其賠償責任應由被告付軍和車輛所有人即被告公安三源公司共同承擔。因被告公安三源公司已為鄂D×××××(鄂D×××××掛)重型半掛牽引車在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三責險,原告在本案中既主張交強險責任又主張商業(yè)險責任,應一并處理,故原告的損失應先由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在交強險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部分在商業(yè)三責險賠償限額1050000元的范圍內(nèi)按照保險合同的約定進行支付。因鄂D×××××(鄂D×××××掛)重型半掛牽引車后防護欄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shù)標準,按保險合同約定商業(yè)三責險應增加免賠率10%。因被告付軍負此次事故的次要責任,故交強險賠償不足部分,由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在商業(yè)三責險賠償限額內(nèi)支付20%(30%-10%),由被告付軍、公安三源公司共同承擔10%。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七條“因同一侵權(quán)行為造成多人死亡的,可以以相同數(shù)額確定死亡賠償金”的規(guī)定,本次交通事故中另一受害人何維權(quán)的死亡賠償金是按湖北省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計算,故本案的死亡賠償金也應按湖北省城鎮(zhèn)居民的標準計算。原告張某某、趙某某共生育了二名子女,其扶養(yǎng)費應按二人分擔。原告張某甲、張某乙屬未成年人,其扶養(yǎng)費應按二人分擔。綜合考慮事故發(fā)生地在湖北省,而受害人張如銀親屬居住在四川省瀘州市的實際情況,原告的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酌情認定為8000元。本次交通事故共造成張如銀、何維權(quán)兩人死亡,受害人何維權(quán)的親屬也已依法向原審提起訴訟,故應當按照各被侵權(quán)人的損失比例確定交強險的賠償數(shù)額。依法對五原告的損失核定如下:1、喪葬費21608.50元(43217/年÷12個月×6個月);2、死亡賠償金497040元(24852元/年×20年);3、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316939元[張某某:18年;趙某某:20年;張某甲:3年;張某乙:3年;(16681元/年×18年)+(16681元/年×2年)÷2人];4、交通費、住宿費、誤工費:8000元;5、精神撫慰金:50000元;以上損失合計893587.50元。上述損失由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在交強險死亡賠償限額內(nèi)向原告支付55000元(110000元÷2人),在商業(yè)三責險限額范圍內(nèi)向原告支付167,718.00元[(893,587.50元-55000元)×(30%-10%)];由被告付軍、公安三源公司共同承擔83858元[(893587.50元-55000元)×10%]。據(jù)此,判決如下:一、被告人保財險公安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在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向原告張某某、趙某某、鄒同貴、張某甲、張某乙支付222718元。二、被告付軍、公安三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共同向原告張某某、趙某某、鄒同貴、張某甲、張某乙支付83858元。三、駁回原告張某某、趙某某、鄒同貴、張某甲、張某乙其他的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2975元,由被告付軍、公安三源公司共同負擔;該費用原告張某某已預交,待本判決生效后由被告付軍、公安三源公司直接向原告張某某支付。
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針對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的上訴,(一)關(guān)于“后防護欄不符合安全技術(shù)標準”是否屬于保險條款約定的“違反安全裝載規(guī)定”。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條款第九條規(guī)定“違反安全裝載規(guī)定的,增加免賠率10%”,按照該條款的約定,被保險人對于涉及機動車的安全標準、裝載規(guī)定均應遵守,并不是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上訴所指“違反裝載規(guī)定”,湖北省公安廳高速警察總隊二支隊黃石大隊作出的高警黃石公交認字(2015)第00021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已認定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車輛后防護欄不符合國家安全技術(shù)標準,故原審適用該條款的規(guī)定判令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承擔10%的賠償責任并無不當。(二)關(guān)于原審對10%絕對免賠率的計算是否正確。原審計算10%絕對免賠率時,直接從30%的賠償比例中扣減10%的算法不當,該算法減少了被上訴人人保財險公安公司的賠償比例,被上訴人人保財險公安公司在商業(yè)三責險限額范圍內(nèi)應承擔226419元((893587.5元-55000元)×30%×(1-10%)),不足部分25158元((893587.5元-55000元)×30%×10%)由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原審被告付軍共同負擔,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上訴認為原審對10%絕對免賠率的計算錯誤的上訴理由成立,本院予以支持。綜上,原審認定事實清楚,但實體處理欠妥,本院依法予以糾正。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三款、第十八條、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guān)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撤銷鄂州市鄂城區(qū)人民法院(2016)鄂0704民初140號民事判決;
二、被上訴人人保財險公安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在保險責任范圍內(nèi)向被上訴人張某某、被上訴人趙某某、被上訴人鄒同貴、被上訴人張某甲、被上訴人張某乙支付281419元(55000元+(893587.5元-55000元)×30%×(1-10%));
三、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原審被告付軍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共同向被上訴人張某某、被上訴人趙某某、被上訴人鄒同貴、被上訴人張某甲、被上訴人張某乙支付25158元;
四、駁回被上訴人張某某、被上訴人趙某某、被上訴人鄒同貴、被上訴人張某甲、被上訴人張某乙的其他訴訟請求。
一審訴訟費用的分攤按一審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1897元,由上訴人公安三源公司、原審被告付軍共同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齊志剛 審判員 李志伸 審判員 繆冬琴
書記員:郭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