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職工,現(xiàn)住陽原縣。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職工???現(xiàn)住天津市紅橋區(qū)。委托代理人:張素花,河北冀北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張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現(xiàn)住陽原縣。被告:楊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現(xiàn)住陽原縣。
原告張某某、張某某與被告張某某、楊杰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9月26日作出(2016)冀0727民初586號民事判決,被告不服提出上訴,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2月28日作出(2017)冀07民終7號民事裁定,撤銷本院(2016)冀0727民初586號民事判決,將本案發(fā)回本院重審。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某、張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張素花,被告張某某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楊杰經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張某某、張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二被告連帶歸還原告??款人民幣30000元及相應利息。事實和理由:兩被告因經營資金周轉困難于2014年8月1日向原告母親王富林借款10000元、2014年9月1日借款10000元、2015年6月1日借款20000元,二被告三次共向原告母親借款40000元,約定利息2分。借款后被告歸還10000元,有借條為證。2016年2月7日原告母親王富林意外去世,原告作為繼承人向被告催要借款,被告以各種理由推拖不予歸還。故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張某某辯稱,欠原告母親王富林30000元借款是事實,但被告向原告母親借款后共償還現(xiàn)金20800元,用產品抵頂14149元,原告張某某從被告處拿走產品672元,共計35621元。原告母親王富林和被告張某某口頭承諾免除借款利息。被告楊杰未進行答辯,亦未出庭參加訴訟。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交換和質證。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有爭議的證據和事實,本院認定如下:1、被告主張向原告母親王富林借款后共償還現(xiàn)金20800元,用產品抵頂14149元,提供了其賬目予以證實。原告對被告提供賬目的真實性不予認可,原告認為該賬目是被告自行記錄,該賬目上的王富林的簽字并非王富林本人所簽,按慣例被告歸還借款后,應當將借據收回。原告提供了王富林2015年10月29日在河北省××縣公證處公證的借款協(xié)議上的本人簽字。本院向被告釋明,當事人對自己提出主張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被告未向本院就其賬目上王富林的簽字是否屬本人所簽提出司法鑒定申請。被告僅提供自行記錄的賬目不足以證明其主張的事實成立,其應當承擔不利的后果。被告張某某辯稱其曾向劉某借款4000元,自己又拿出1000元,歸還過王富林5000元,賬目上有記錄,以此印證其賬目記錄的真實性。被告請求證人劉某當庭作證,證人陳述2015年7月張某某向其借款4000元,向其借款后張某某當面將4000元錢交給了王富林,原告認為證人和被告張某某是生意合作人,對證人的證言不予認可,且張某某向證人借款給付王富林,給付王富林的款項是否就是歸還的借款,無證據證實,證人證明的內容與本案沒有直接關系。本院對被告張某某主張歸還王富林5000借款的主張不予支持。2、被告張某某主張王富林曾口頭承諾免除該借款利息,原告不予認可,被告對該主張未向本院提供相應的證據。本院不予支持。本院認為,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被告三次共向原告母親王富林借款40000元,后歸還借款10000元,約定月息2%,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有借條予以證實,借款事實清楚,二被告作為債務人應當履行還款義務,原告要求二被告償還借款30000元及利息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予以支持。原告張某某從被告張某某處拿走美容產品672元,原告應給付被告張某某。被告張某某辯稱其記錄的賬目已償還王富林現(xiàn)金20800元,用產品抵頂14149元,被告作為負有履行借款義務的一方,對該主張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被告沒有充分的證據加以證實,本院對被告的該主張不予支持。綜上所述,原告張某某、張某某作為其母親王富林的繼承人以二被告簽字的借條要求被告歸還該借款,本院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第九十條、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張某某、楊杰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張某某、張某某借款本金30000元及相應利息(10000元??利息從2014年9月1日至履行完畢之日,20000元的利息從2015年6月1日至履行完畢之日,均按年利率24%計算);二、原告張某某給付被告張某某美容產品款672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之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50元由被告張某某、楊杰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李貴新
審判員 閆兆升
審判員 姚慧軍
書記員:史曉玫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