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退休工人,住枝江市。被告:枝江市金某某水務有限公司,住所地枝江市馬家店沿江路。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法定代表人:方平,董事長。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愛東,湖北演繹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賠償原告退休工資損失10406.68元(其中:養(yǎng)老保險金損失9206.68元、住房公積金損失1200元)。事實和理由:被告未給原告繳納1992年、1999年養(yǎng)老保險,未繳納1999年的住房公積金,請求被告賠償原告的損失。被告枝江市金某某水務有限公司辯稱,原告訴稱的兩年社會保險、1999年的住房公積金未繳屬實。原告停薪留職期間如何繳納五險一金沒有明確規(guī)定,應由雙方協商解決。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在被告處工作期間,被告未為原告繳納1992年和1999年的養(yǎng)老保險費,未繳納1999年的住房公積金。原告于2017年10月25日退休。原告退休前十二個月正常工作期間平均工資為2301.67元。原告于2018年7月18日向枝江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仲裁委作出不予受理通知書,決定不予受理。上述事實有不予受理通知書、參保人員養(yǎng)老金計發(fā)表、工資表、宜昌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枝江營業(yè)部證明及當事人的陳述在卷佐證。
原告張某與被告枝江市金某某水務有限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1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張某、被告枝江市金某某水務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余愛東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用人單位負有為勞動者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的法定義務。用人單位不繳或少繳,且社會保險機構不能補辦、補繳的,導致勞動者退休時不能享受正常的養(yǎng)老保險待遇,用人單位應當承擔賠償責任。本案原告已經退休,且不能補辦、補繳,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被告應當賠償原告基本養(yǎng)老金損失。根據《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若干問題處理意見》[鄂人社發(fā)(2009)35號]第15條的規(guī)定,原告的基本養(yǎng)老金損失為9206.68元(2301.67元/×4月)。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因住房公積金發(fā)生的爭議,不屬于勞動爭議。原告請求被告賠償住房公積金損失1200元,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二條、《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枝江市金某某水務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張某基本養(yǎng)老金損失9206.68元;二、駁回原告張某的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5元,由被告枝江市金某某水務有限公司負擔。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 吳緒華
書記員:熊春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