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東來,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深州市。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馬某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住深州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晨光,河北天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魏連會,河北天青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東來因與被上訴人馬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深州市人民法院(2016)冀1182民初856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1月2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東來、被上訴人馬某某及其委托的訴訟代理人魏連會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2、請求依法判令馬某某承擔一、二審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雙方當事人之間形成的經(jīng)濟糾紛實質上是雙方在經(jīng)營中買賣而產生的,雙方不是現(xiàn)金交易,而是馬某某的毀約,雙方倒賬而來的,不是借貸行為。一審法院判決我方給付馬某某現(xiàn)金及利息沒有法律依據(jù)。綜上所述,上訴人認為一審判決認定事實不清,適用法律錯誤。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上訴,請求依法判決,支持我方的上訴請求。二審庭審中,上訴人張東來補充上訴意見如下:原判決運用法律錯誤。一、我在2014年給馬某某出具19萬的欠條的原因是雙方存在經(jīng)濟糾紛,而且至馬某某一案起訴日雙方又增加了其他糾紛,至今并未解決。欠條不是借條,一審法院把一張雙方在經(jīng)濟糾紛中產生的欠條,按民間借貸審理,是運用法律錯誤。原審法院認定事實錯誤。1、此案問題關鍵150萬到底是誰的錢。一審法院認定馬某某借張洪濤的150萬打入我的賬戶,這錢就是馬某某的,是沒有法律依據(jù)的。錢雖是馬某某讓人打給我,但這150萬是馬某某所欠我的畫款。是馬某某的還賬記錄,由于這150萬還不夠馬某某所欠我的欠款,當天馬某某又給我打了55萬的欠條。此事在答辯人報警后雙方的筆錄中也能證實。由于雙方在一審法院對此150萬論述不一,我已將此事在一審開庭后向公安機關報案,申請公安查實。公安已經(jīng)受理【深公(刑)受案字(2018)0065號】。2、在我與馬某某的經(jīng)濟糾紛中,馬某某還有10幅畫沒有返還我,并且馬某某于2014年11月20日以暴力手段逼迫答辯人抵押房產、借高利貸。馬某某與放貸者直接進行了交接。馬某某給我出具了28萬元收條一張。我當日報警。在【深公(刑)受案字(2018)0065號】中我已經(jīng)申請公安機關并案偵查。
馬某某斷章取義,只拿著一張糾紛中的欠條,以民間借貸名義起訴并獲得一審支持是錯誤的,我已經(jīng)依法報案。公安機關已經(jīng)受理。此案涉嫌犯罪,且該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確認的事實將直接影響民事糾紛案件的性質、效力、責任承擔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六條第一款第(五)項的規(guī)定,法院應裁定中止審理,將犯罪線索移送有關公安機關或檢察機關,等待刑事程序終結后再恢復審理。綜上所述,答辯人申請中止審理,以【深公(刑)受案宇(2018)0065號】的最終結果為依據(jù)依法判案,維護答辯人的合法權益,防止我方的經(jīng)濟損失繼續(xù)擴大。
被上訴人馬某某辯稱: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結果無誤,應予以維持。
被上訴人馬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請求依法判令張東來立即償還我方借款19萬元并按銀行同期貸款利息支付利息;2、由張東來承擔本案全部訴訟費用。事實與理由:2014年5月13日,雙方共同從事經(jīng)濟經(jīng)營期間,張東來因資金緊張借我19萬元,向我出具欠條一份,至今,我多次向張東來索要該借款,但張東來至今未向我償還上述款項。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馬某某、張東來約定共同出資117萬元購買字畫,并約定馬某某出資62萬元、張東來出資55萬元。2014年5月,馬某某向張洪濤借款150萬元,張洪濤依據(jù)馬某某的要求將借款打入張東來的賬戶。5月13日,馬某某將借款中的125萬元歸還給了張洪濤,馬某某又從張東來處支取了6萬元的現(xiàn)金,這樣馬某某從張洪濤處借來的款項還有19萬元在張東來的賬戶。張東來說暫時借用該19萬元,并給馬某某出具了欠條。另查明:欠條并未約定借款利息。
一審法院認為:張東來向馬某某借款,張東來為馬某某出具欠條。該借款行為經(jīng)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對雙方具有約束力?,F(xiàn)馬某某要求張東來立即償還借款本金的訴訟請求,合理合法,應當支持。張東來所辨不是借的現(xiàn)金,而是馬某某毀約,倒賬而來,但張東來對其出具的欠條無異議,故對張東來的觀點不予支持。雙方當事人之間并未約定利息,故對馬某某要求自借款之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的主張不予支持,應自其主張權利之日起按年利率6%支付資金占用期間的利息。綜上,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第二百一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張東來于判決生效后三日內償還原告馬某某借款本金190000元及利息(自2016年5月12日起按年利率6%計算至付清之日止)。
二審查明事實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上訴人張東來與被上訴人馬某某雖曾共同有共同經(jīng)營的經(jīng)歷,但共同經(jīng)營期間亦不排斥雙方之間形成借貸關系。張東來認可馬某某所持欠條的真實性,且在2014年11月20日深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向其詢問“馬某某給了你多少錢?”時,張東來的回答是:“那117萬的買畫錢,他出來62萬,他讓我出55萬,但我說湊不夠,又借了他19萬,他一共給了我81萬”,此自認內容可以證實馬某某已履行了交付借款的義務。據(jù)此,馬某某持案涉欠條要求張東來歸還借款合理合法,應予支持。張東來主張其與馬某某間存在其他糾紛,但其所述糾紛已超出本案審理范圍,雙方當事人應另行解決。
綜上所述,上訴人張東來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判決如下:
審判長 付圣云
審判員 王江豐
審判員 關信娜
書記員: 孫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