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閔行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高韻翔,上海捷勛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啟東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彭琨,上海市海華永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張某某與被告陳某某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先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后因案件疑難,轉為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兩次庭審,原告張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高韻翔、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彭琨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返還商鋪轉讓費人民幣(以下幣種同)7萬元;2、判令被告賠償裝修損失20萬元。事實與理由:原告欲經(jīng)營一店鋪,在網(wǎng)上看到被告發(fā)布的關于嘉定區(qū)鶴旋路XXX弄XXX號房屋(下稱“系爭商鋪”)的店鋪轉讓信息,遂與被告取得聯(lián)系。被告聲稱自己是該店鋪的現(xiàn)任經(jīng)營者,需收取原告店鋪轉讓費7萬元,才能將二房東介紹給原告,并告知原告想要經(jīng)營店鋪需和二房東簽訂商鋪租賃合同。原告基于信任與被告于2018年12月29日簽訂了店鋪轉讓協(xié)議書,并支付了轉讓費7萬元。后真實的二房東出現(xiàn)將店鋪收回,致使原告無法正常經(jīng)營,損失重大,原告多次與被告協(xié)商均未果?;谝陨锨闆r,原告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審理中,原告將第2項訴請變更為:判令被告賠償裝修損失66,670元。
被告辯稱:不同意原告的全部請求。雙方間的合同一直正常履行,原告也一直正常經(jīng)營,故要求被告退還轉讓費缺乏法律依據(jù),要求被告賠償裝修損失也無任何依據(jù)。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
根據(jù)當事人的陳述以及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確認如下事實:
2017年5月27日,案外人陳某某(甲方、出租方)與陳某某(乙方、承租方)簽訂商鋪租賃合同一份,約定由甲方將系爭商鋪一樓出租給乙方,租賃期限從2017年6月16日至2019年3月15日,月租金21,000元,首期租金63,000元乙方在簽訂本合同三個工作日內(nèi)支付給甲方,第二次租金交付日為2017年9月20日。乙方應在每三個月的10日前支付下期租金。乙方未按時向甲方支付所有應付款項,屬于乙方違約,每逾期一天乙方除應按合同約定支付相應款項外,還應按日租金的0.5倍乘以逾期天數(shù)向甲方支付違約金,逾期超過15天仍未支付的,甲方有權單方面解除本合同,并不返還已收取的租賃保證金。
2017年12月29日,案外人黃某某(甲方、出租方)與張某某(乙方、承租方)簽訂租賃合同一份,約定由甲方將系爭商鋪出租給乙方,商鋪面積為55平方米,乙方承租用于經(jīng)營飲品(一夫茶),租賃期限從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2月28日。每月租金21,000元,租金先付后用,每三個月結算一次。租賃保證金按三個月租金計算。合同還約定:甲方違約解除本合同,或甲方違約乙方解除本合同,甲方雙倍返還乙方租賃保證金,乙方的裝修損失甲方按使用時間折價補償。乙方違約解除本合同,或乙方違約甲方解除本合同,乙方租賃保證金抵作違約金。甲方不予返還,乙方裝修等無償歸甲方所有。同日,陳某某(轉讓方、甲方)、張某某(受讓方、乙方)、黃某某(二房東、丙方)三方簽訂店鋪轉讓協(xié)議書,約定甲、乙、丙三方經(jīng)友好協(xié)商,丙方同意的情況下,就店鋪轉讓事宜達成如下協(xié)議:一、丙方同意甲方將自己位于鶴旋路XXX號的店鋪(原為鹵人甲)轉讓給乙方使用,建筑面積為55平方米。并保證乙方同等享有甲方在原有房屋租賃合同中所享有的權利與義務。二、丙方與甲方已簽訂租賃合同,租期到2017年12月31日止,年(此處系筆誤,應為“月”)租金為21,000元,租金每三個月交付一次,并于約定日期提前一個月交至丙方。店鋪轉讓給乙方后,乙方同意代替甲方向丙方履行原有店鋪租賃合同中所規(guī)定的條款,并且每年定期交納租金及該合同所約定的應由甲方交納的水電費及其他各項費用。四、轉讓后店鋪現(xiàn)有的裝修裝飾及其他所有設備全部歸乙方所有,租賃期滿后房屋裝修不動產(chǎn)歸丙方所有,營業(yè)設備等動產(chǎn)歸乙方。五、乙方在2017年12月29日一次性向甲方支付轉讓費共計7萬元。此外甲方不得再向乙方索取任何其他費用。六、甲方應該協(xié)助乙方辦理該店鋪的工商營業(yè)執(zhí)照、衛(wèi)生許可證等相關證件的過戶手續(xù),相關費用由乙方負責。乙方接手前該店鋪所有的一切債權債務,均由甲方負責;接手后的一切經(jīng)營行為及產(chǎn)生的債權債務由乙方負責。在上述協(xié)議落款處,黃某某手寫注明:“本人已知曉以上協(xié)議,甲乙雙方經(jīng)過協(xié)商,若后期產(chǎn)生糾紛,本人不負任何責任?!焙灱s后,張某某向黃某某支付租賃保證金63,000元及2018年1-3月租金63,000元,向陳某某支付轉讓費7萬元。此后,張某某未再向陳某某或黃某某支付過任何費用。
2018年3月下旬,陳某某向陳某某催繳租金,未果。2018年4月11日,陳某某在系爭商鋪張貼告示,稱因陳某某欠付租金及擅自轉租,要求解除合同并要求陳某某支付所欠租金,陳某某還向張某某表示如陳某某再不支付租金,將采取封店措施等。2018年4月18日,陳某某與張某某就系爭商鋪簽訂了租期3年的租賃合同,目前該租賃合同仍在履行當中。2018年4月19日,陳某某于將上述告示郵寄到南通陳某某家中。
本案審理中,陳某某陳述:系爭商鋪由其向房東嚴睿峻租來,其中一半是自己開服裝店,一半租給陳某某。前期和陳某某聯(lián)系,后來陳某某說要去南通,叫另一個合伙人黃某某和其聯(lián)系。因陳某某表示生意不好做不下去,其同意陳某某找下家把店鋪轉讓出去,但是不能收取轉讓費。陳某某和張某某簽完合同后,其才知道陳某某已經(jīng)轉讓并且收取了張某某的轉讓費。如果陳某某能夠按約支付租金,其不反對陳某某把店鋪轉給張某某。
庭審中,張某某與陳某某一致確認,轉讓費7萬元系轉讓在系爭商鋪經(jīng)營租賃的權利。張某某為證明其裝修損失,提供了裝修合同、轉賬憑證等,發(fā)生日期均在2018年1月至2月期間。張某某另陳述,在與陳某某就系爭商鋪簽訂租賃合同后,并未重新進行裝修。
又查明,張某某向本院另案起訴黃某某【案號:(2018)滬0114民初10627號】,要求黃某某退還押金63,000元及2018年1至3月租金的一半31,500元。該案審理中,陳某某、黃某某表示:店鋪轉讓協(xié)議書上只有陳某某取得7萬元轉讓費為真實內(nèi)容,其他內(nèi)容包括黃某某作為二房東等都是格式條款內(nèi)容,黃某某只是陳某某的代理人,由陳某某授權其和張某某簽訂租賃合同。張某某經(jīng)本院釋明后仍堅持以黃某某作為被告主張返還商鋪租金及押金等合同權利。該案判決后,黃某某不服提出上訴,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9年6月作出(2019)滬02民終3655號民事判決書,認定系爭商鋪由陳某某自陳某某處租賃而來,張某某所簽租賃合同的正常履行有賴于陳某某與陳某某的租賃合同的正常履行。因陳某某逾期支付陳某某租金,致陳某某行使合同解除權,必然導致張某某與黃某某簽訂的租賃合同無法履行。
本院認為,黃某某在與張某某簽訂租賃合同時以及陳某某、張某某、黃某某三方簽訂店鋪轉讓協(xié)議書時,陳某某、黃某某均未如實告知張某某兩者之間系委托關系的真實情況。實際情況系陳某某將其從陳某某處承租的系爭商鋪轉租給張某某,除收取租金外,還向張某某收取轉讓費7萬元。該轉讓費7萬元,張某某與陳某某一致確認,僅指轉讓在系爭商鋪經(jīng)營租賃的權利,而不包括其他任何設施設備等。那么,在陳某某與張某某的租賃期間內(nèi),陳某某應當保障張某某有權在系爭商鋪內(nèi)正常經(jīng)營,不得受到非因張某某原因引起的干擾。然而,因陳某某逾期支付陳某某租金,陳某某于2018年4月11日便在系爭商鋪張貼告示,要求解除與陳某某間的租賃關系,同時向張某某表示如陳某某再不支付租金,將采取封店措施等。在此情況下,張某某與陳某某于當月18日就系爭商鋪另行簽訂了租賃合同。張某某與陳某某間租賃合同不能履行,系因陳某某逾期支付陳某某租金所致,對此(2019)滬02民終3655號民事判決書已有認定,考慮到張某某與陳某某建立租賃關系后的實際經(jīng)營期限,本院酌定陳某某退還轉讓費5萬元。至于裝修損失,張某某提供的裝修合同、轉賬憑證等,發(fā)生日期均在2018年1月至2月期間,顯然系在與黃某某簽訂租賃合同后為經(jīng)營所進行,而在其與陳某某另行簽約后并未重新裝修,故對該請求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七條、第一百四十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陳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退還原告張某某轉讓費5萬元;
二、對原告張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3,033元,由原告負擔1,911元,由被告負擔1,122元(被告負擔之款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付至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陸彩萍
書記員:許雯雯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