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被告):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建始縣業(yè)州鎮(zhèn)業(yè)州大道135號。
法定代表人:黃燕,該公司總經(jīng)理。
被告(原告):向某某,女,生于1967年3月27日,土家族,湖北省建始縣人,農(nóng)民,戶籍地建始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遲志剛(特別授權(quán)),湖北廣潤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訴被告向某某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案[(2017)鄂2822民初812號]、原告向某某訴被告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工傷保險待遇糾紛一案[(2017)鄂2822民初832號],本院分別于2017年4月19日、4月25日立案受理。依法將兩案并案審理,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向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遲志剛、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的法定代表人黃燕到庭參加訴訟。兩案現(xiàn)均已審理終結(jié)。
金某勞務派遣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判決原、被告雙方繼續(xù)履行勞動合同保持勞動關系;二、判決原告不支付被告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4889.28元、不支付被告停工留薪期工資6600.00元、不支付被告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三、向某某借支的2000.00元以及2016年3月至9月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為向某某墊繳的養(yǎng)老保險費3773.28元應由向某某予以返還;四、判決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
向某某在庭審中辯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的訴請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請求法院駁回金某公司的訴訟請求。
向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維持建勞人仲裁字(2017)第13號仲裁裁決書第一、二、三項裁決;2、請求將停工留薪期工資按1600元/月計算,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停工留薪期工資1600元/月×6個月=9600.00元;3、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因鑒定需到恩施的車費共計600.00元、拍片費154.00元;4、請求判令被告負責今后原告的后期治療費;5、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的護理費5145元、鑒定費720元;6、請求判令被告在解除勞動合同后繼續(xù)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至2022年3月份;7、原告工作12年的養(yǎng)老保險費要繳齊;8、原告12年工齡每年補一個月的工資;9、原告找被告解決問題16次,共用去車費960.00元應由被告支付。
金某勞務派遣公司在庭審中辯稱,1、停工留薪期工資不應按1600元/月計算,應按1100元/月計算,因為我公司與向某某簽訂勞動合同上寫明工資不低于1100元/月;2、關于做鑒定的交通費600元應當有發(fā)票,從事情發(fā)生后,向某某也沒有找過公司,如果有原始發(fā)票,報銷往返一趟的費用;3、后期治療費沒有實際產(chǎn)生,現(xiàn)在主張沒有依據(jù);4、護理費5140元,根據(jù)實際情況,向某某住院只有4天,且護理費沒有通過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進行鑒定,沒有合法依據(jù);5、如果向某某要求金某公司支付養(yǎng)老保險費,就不能解除勞動關系,如果勞動關系不存在了,金某公司就不能繼續(xù)為向某某支付養(yǎng)老保險費;6、金某公司只認可與向某某建立勞動關系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費。7、金某公司與向某某以前沒有建立勞動關系,是2014年才建立的勞動關系,所以不能補12個月的經(jīng)濟補償金;8、向某某找各單位處理這件事產(chǎn)生的交通費,沒有依據(jù),金某公司不認可。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經(jīng)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登記注冊,成立于2007年7月21日,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xxxx,系合法的企業(yè)。向某某系成年公民,雙方主體適格。
向某某于2014年1月起至2016年3月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派遣到建始縣景陽鎮(zhèn)清江初級中學從事炊事員工作,向某某與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書面勞動合同,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為向某某辦理了社會保險。2016年3月31日,向某某在工作中摔傷住院治療7天。2016年6月17日,建始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作出建人社工認字(2016)76號《認定工傷決定書》,認定向某某所受事故傷害為工傷,2016年9月30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jié)論通知書》,鑒定向某某的勞動能力為“傷殘八級”。2016年12月28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出具《工傷職工停工留薪期確認結(jié)論通知書》:被鑒定人向某某的工傷停工留薪期為6個月。2017年3月30日,本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建勞人仲裁字[2017]第13號仲裁裁決書,裁決:一、向某某與金某勞務派遣公司解除勞動關系;二、金某勞務派遣公司支付向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4889.28元(3430.58元/月×16個月);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向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申請核定后一次性支付給向某某;四、金某勞務派遣公司支付向某某停工留薪期工資6600.00元(1100元/月×6個月);五、駁回向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雙方均不服該仲裁裁決,向本院提起訴訟。
以上事實有當事人提供《企業(yè)法人營業(yè)執(zhí)照》、建勞人仲裁字[2017]第13號《仲裁裁決書》、《居民身份證》復印件、《認定工傷決定書》、《職業(yè)病診斷證明書》、《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jié)論通知書》、建始縣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送達回證復印件、續(xù)訂合同復印件、建始縣人民醫(yī)院診斷證明書復印件、建始縣人民醫(yī)院出院記錄復印件、證人黃某、莫某證言復印件、湖北省客運行業(yè)通用定額發(fā)票復印件、建廣司鑒[2017]臨法鑒字第28號司法鑒定意見書復印件、檢查鑒定費發(fā)票復印件、及庭審筆錄在卷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七條和《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六條的規(guī)定,職工因工致殘被鑒定為八級傷殘的,經(jīng)職工本人提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標準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標準為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0個月;由用人單位支付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標準為統(tǒng)籌地區(qū)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16個月。本案中,金某勞務派遣公司在與向某某建立勞動關系時已為向某某辦理了社會保險,且向某某堅決要求與金某勞務派遣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因此,本案中涉及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次性工傷醫(yī)療補助金應在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到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申請撥付后支付給向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應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一次性支付給向某某,關于計算標準,向某某在庭審中同意按照3430.58元/月計算,即為54889.28元(3430.58元/月×16個月)。
關于向某某主張的停工留薪期工資,《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治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nèi),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本案中,向某某提交的《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jié)論通知書》中明確了其停工留薪期為6個月;關于月工資標準,庭審中,向某某要求按照1600元/月計算,但并未提供相關證據(jù)予以證實,只能依據(jù)雙方鑒定勞動合同時約定的最低工資標準1100元/月計算,即為6600.00元(1100.00元/月×6個月)。
關于金某勞務派遣公司要求向某某返還借支的2000.00元、2016年3月至9月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為向某某墊繳的養(yǎng)老保險費3773.28元應由向某某予以返還的請求,金某勞務派遣公司未提供相應的證據(jù)予以證實,故對該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向某某訴請要求金某勞務派遣公司支付因住院的護理費5145元、到恩施鑒定的車費600.00元、拍片費154.00元、鑒定費720元、要求金某勞務派遣公司解決問題產(chǎn)生的交通費960.00元以及后期治療費,因向某某未提供相關的證據(jù)予以證實,故對上述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為其辦理社會保險手續(xù),且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gòu)不能補辦導致其無法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為由,要求用人單位賠償損失而發(fā)生爭議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的規(guī)定,關于向某某要求在解除勞動關系后由金某勞務派遣公司繼續(xù)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費以及補繳工作12年的養(yǎng)老保險費的請求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疇,故在本案中不予審理。
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后,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如該請求與訴爭的勞動爭議具有不可分性,應當合并審理;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應當告知當事人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規(guī)定,關于向某某要求金某勞務派遣公司補償其工作12年每年一個月工資的請求,該請求屬獨立的勞動爭議,亦應適用仲裁前置程序,向某某在仲裁時未提出,故在本案中不予審理。
綜上,依據(jù)《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第三十七條、第六十四條,《湖北省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第三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一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向某某與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解除勞動關系;
二、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支付向某某一次性傷殘就業(yè)補助金54889.28元(3430.58元/月×16個月);
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由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向社會保險機構(gòu)申請核定后一次性支付給向某某;
四、駁回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五、駁回向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應付款項在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nèi)履行。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兩案受理費共20.00元,減半收取計10.00元,由建始縣金某勞務派遣有限責任公司、向某某各負擔5.00元。
當事人申請執(zhí)行的期限為二年,從法律文書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分期履行的,從規(guī)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起計算。申請執(zhí)行時效的中止、中斷,適用法律有關訴訟時效中止、中斷的規(guī)定。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本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至收款人: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恩施開發(fā)區(qū)支行,賬號:17×××04(特別提示:用途欄務必注明系某某上訴案訴訟費并將匯款憑證及聯(lián)系電話提交本院或郵寄至恩施州中級人民法院立案一庭)。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審判員 蘇美達
書記員:吳銳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