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某
李中華(公安縣正義法律服務所)
馬某某
青光軍
徐榮勇(湖北石首繡林法律服務所)
何某
徐硯清(湖北子龍律師事務所)
趙驕陽
原告廖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原告馬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二原告共同委托代理人李中華,公安縣正義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青光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徐榮勇,石首市繡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何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徐硯清,湖北子龍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趙驕陽,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原告廖某、馬某某與被告青光軍、何某、趙驕陽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肖恒增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蔣國棟、人民陪審員袁殊平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廖某、馬某某及委托代理人李中華,被告青光軍及其委托代理人徐榮勇,被告何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徐硯清,被告趙驕陽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廖某、馬某某訴稱,三被告合伙收購稻谷,臨時雇請二原告的親屬馬登清作為小工班長組織搬運,雇請劉吉春作為司機負責運輸?shù)竟取?br/>2014年7月15日19時50分,劉吉春駕駛湘F61463中型貨車載收購的稻谷,搭乘馬登清等五名小工,沿221省道由石首市城區(qū)往高陵鎮(zhèn)方向行駛,當車行至管家鋪大橋時發(fā)生交通事故,致馬登清等五名乘車人受傷,馬登清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
因與三被告就賠償事宜協(xié)商未果,故訴至人民法院,請求判令三被告連帶賠償二原告因親屬死亡造成的經濟損失427480元。
被告青光軍辯稱,青光軍作為雇主,馬登清與劉吉春作為雇員,雇員馬登清受傷,劉吉春有重大過失,應承擔實際責任;劉吉春應作為本案的被告參加訴訟;原告的賠償標準過高,精神損害撫慰金不屬于本案的賠償范圍;答辯人與何某不具有合伙關系,是委托何某進行收購;馬登清自身存在過錯,應減輕答辯人的責任。
被告何某辯稱,答辯人與青光軍、趙驕陽之間不存在合伙關系,答辯人不是本案的適格被告,請求法院依法駁回原告對答辯人的訴求。
被告趙驕陽辯稱,答辯人與青光軍之間不是合伙關系,不是適格被告,應駁回原告對答辯人的訴求。
二原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1、二原告的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二原告系城鎮(zhèn)戶口;
2、居委會證明、結婚證復印件,擬證明二原告與馬登清是親屬關系;
3、交通事故認定書一份,擬證明馬登清不負事故責任;
4、對青光軍的調查筆錄一份,擬證明馬登清受雇于三被告,三被告之間是合伙關系;
5、死亡火化證明,擬證明馬登清已經因該事故死亡;
6、對彭某某的調查筆錄,擬證明三被告之間為合伙關系,事發(fā)時是第二次合伙收購稻谷;
7、對王某某的調查筆錄,擬證明三被告之間為合伙關系,事發(fā)時是第二次合伙收購稻谷;
8、訊問筆錄兩份,擬證明馬登清在受雇于三被告的勞務中死亡,三被告之間是合伙關系。
被告何某為支持其抗辯,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
1、被告何某的身份證復印件,擬證明何某的身份信息;
2、證人證言三份,擬證明三被告之間不是合伙關系;
3、劉吉春訊問筆錄、事故認定書,擬證明劉吉春與馬登清受雇于青光軍以及肇事車輛超員超載;
4、賠償協(xié)議書一份,擬證明劉吉春與馬登清受雇于青光軍;
5、刑事判決書一份,擬證明劉吉春與馬登清受雇于青光軍。
被告青光軍、趙驕陽沒有向本院提交證據(jù)。
綜合庭審質證意見,本院對當事人提交的證據(jù)認證如下:
(一)三被告對二原告提交的證據(jù)1、2、3、5、8的真實性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對證據(jù)4,三被告認為該筆錄形式要件不合法且內容不真實。
本院認為,該調查筆錄有青光軍本人簽字認可,本院對該筆錄的真實性予以認定,但不足以證明三被告屬個人合伙。
三被告對證據(jù)6、7有異議,認為其內容不屬實。
本院認為,兩證人在對方的筆錄上互相簽名,且兩證人庭審陳述與筆錄所記載內容不符,本院對證據(jù)6、7不予采信。
(二)二原告對何某提交的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有異議,理由是青光軍是本案的被告,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對證據(jù)3訊問筆錄的證明目的有異議,不能證明青光軍一人是雇主,也不能證明超員超載要馬登清承擔責任;對證據(jù)4認為與本案無關;對證據(jù)5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達到該證明目的。
被告青光軍、趙驕陽對何某提交的證據(jù)均無異議。
本院對何某提交的證據(jù)1、3、4、5的真實性予以認定,對證據(jù)2因證人青光軍是本案被告之一,其他證人身份亦無法核實,本院對證據(jù)2不予采信。
經審理查明,2014年7月15日,青光軍因收購稻谷需要,雇請馬登清等五人作為小工負責搬運、劉吉春作為司機負責運輸。
當日19時50分,劉吉春駕駛湘F61463中型貨車載收購的稻谷(核載1720KG,實載14345KG),搭乘馬登清等五人(均在駕駛室),沿221省道由石首市城區(qū)往高陵鎮(zhèn)方向行駛,當車行至管家鋪大橋一彎道上坡處時,與前方重型貨車尾隨相撞,避險中又與對向重型半掛車相刮擦,致馬登清等五名乘車人受傷,后馬登清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
另查明,原告廖某系馬登清之妻,馬某某系馬登清之子,均為非農業(yè)戶口。
事故發(fā)生后青光軍向二原告支付了賠償款40000元,劉吉春向二原告支付了賠償款60000元。
參照2014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二原告所受損失如下:1、喪葬費19360元;2、死亡賠償金22906元/年×20年=458120元;3、精神撫慰金30000元。
上述各項損失合計507480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對馬登清系在受雇于青光軍從事收購稻谷搬運中死亡均無異議,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青光軍、何某、趙驕陽之間是否為個人合伙關系。
根據(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xié)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
合伙應當訂立書面協(xié)議,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伙協(xié)議,又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但具備合伙的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伙協(xié)議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伙關系。
本案中既無三被告的書面合伙協(xié)議,又沒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伙協(xié)議,本院認為二原告主張三被告之間為個人合伙關系的證據(jù)不足。
關于劉吉春是否應作本案被告參加訴訟。
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的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原告既可以選擇起訴侵權人要求賠償,也可選擇起訴雇主要求賠償,本案二原告選擇起訴雇主青光軍,即為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無需追加劉吉春為被告參加訴訟。
馬登清在提供勞務中受到損害,應根據(jù)馬登清、青光軍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事發(fā)時肇事車輛超員超載,雇主青光軍對此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其應當防范和控制危險的產生,馬登清作為雇員是按照雇主的指示提供勞務,損害的發(fā)生并非由于馬登清的過錯造成的,即使其存在過失也只是一般的過失,不能減輕雇主青光軍的賠償責任。
青光軍應當賠償二原告因馬登清死亡造成的損失。
庭審中,二原告認可已獲得的賠償計100000元在其損失中予以扣減,本院予以確認。
視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十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青光軍賠償原告廖某、馬某某損失計407480元;
二、駁回原告廖某、馬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賠償款由賠償義務人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案件受理費7000元由被告青光軍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本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提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荊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判決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用交納辦法》第十三條 ?第一款 ?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款匯荊州市非稅收入管理局匯繳結算戶,開戶銀行:農業(yè)銀行荊州市分行直屬支行。
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該調查筆錄有青光軍本人簽字認可,本院對該筆錄的真實性予以認定,但不足以證明三被告屬個人合伙。
三被告對證據(jù)6、7有異議,認為其內容不屬實。
本院認為,兩證人在對方的筆錄上互相簽名,且兩證人庭審陳述與筆錄所記載內容不符,本院對證據(jù)6、7不予采信。
(二)二原告對何某提交的證據(jù)1無異議;對證據(jù)2有異議,理由是青光軍是本案的被告,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對證據(jù)3訊問筆錄的證明目的有異議,不能證明青光軍一人是雇主,也不能證明超員超載要馬登清承擔責任;對證據(jù)4認為與本案無關;對證據(jù)5真實性無異議,但不能達到該證明目的。
被告青光軍、趙驕陽對何某提交的證據(jù)均無異議。
本院對何某提交的證據(jù)1、3、4、5的真實性予以認定,對證據(jù)2因證人青光軍是本案被告之一,其他證人身份亦無法核實,本院對證據(jù)2不予采信。
經審理查明,2014年7月15日,青光軍因收購稻谷需要,雇請馬登清等五人作為小工負責搬運、劉吉春作為司機負責運輸。
當日19時50分,劉吉春駕駛湘F61463中型貨車載收購的稻谷(核載1720KG,實載14345KG),搭乘馬登清等五人(均在駕駛室),沿221省道由石首市城區(qū)往高陵鎮(zhèn)方向行駛,當車行至管家鋪大橋一彎道上坡處時,與前方重型貨車尾隨相撞,避險中又與對向重型半掛車相刮擦,致馬登清等五名乘車人受傷,后馬登清送醫(yī)搶救無效死亡。
另查明,原告廖某系馬登清之妻,馬某某系馬登清之子,均為非農業(yè)戶口。
事故發(fā)生后青光軍向二原告支付了賠償款40000元,劉吉春向二原告支付了賠償款60000元。
參照2014年度《湖北省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標準》,二原告所受損失如下:1、喪葬費19360元;2、死亡賠償金22906元/年×20年=458120元;3、精神撫慰金30000元。
上述各項損失合計507480元。
本院認為,原、被告對馬登清系在受雇于青光軍從事收購稻谷搬運中死亡均無異議,雙方爭議的焦點是青光軍、何某、趙驕陽之間是否為個人合伙關系。
根據(jù)《民法通則》規(guī)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xié)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等,合伙經營,共同勞動。
合伙應當訂立書面協(xié)議,當事人之間沒有書面合伙協(xié)議,又未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準登記,但具備合伙的其他條件,又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伙協(xié)議的,人民法院可以認定為合伙關系。
本案中既無三被告的書面合伙協(xié)議,又沒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系人證明有口頭合伙協(xié)議,本院認為二原告主張三被告之間為個人合伙關系的證據(jù)不足。
關于劉吉春是否應作本案被告參加訴訟。
根據(jù)《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的一方承擔侵權責任。
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jù)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原告既可以選擇起訴侵權人要求賠償,也可選擇起訴雇主要求賠償,本案二原告選擇起訴雇主青光軍,即為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無需追加劉吉春為被告參加訴訟。
馬登清在提供勞務中受到損害,應根據(jù)馬登清、青光軍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
本案事發(fā)時肇事車輛超員超載,雇主青光軍對此負有安全保障義務,其應當防范和控制危險的產生,馬登清作為雇員是按照雇主的指示提供勞務,損害的發(fā)生并非由于馬登清的過錯造成的,即使其存在過失也只是一般的過失,不能減輕雇主青光軍的賠償責任。
青光軍應當賠償二原告因馬登清死亡造成的損失。
庭審中,二原告認可已獲得的賠償計100000元在其損失中予以扣減,本院予以確認。
視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 ?、第十八條 ?、第三十五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 ?、第十條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青光軍賠償原告廖某、馬某某損失計407480元;
二、駁回原告廖某、馬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賠償款由賠償義務人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
案件受理費7000元由被告青光軍負擔。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應當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肖恒增
書記員:李姍姍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