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志和、天明美術印刷有限公司訴官窖中心印刷廠侵犯專利權糾紛案
原告:莊志和,男,37歲,北京市人。
委托代理人:花長榮,廣東省深圳天明美術印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原告:廣東省深圳天明美術印刷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謝紹璟,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郭偉剛,廣東省深圳市專利服務中心專利代理人。
委托代理人:賽吉,廣東省深圳市振昌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廣東省南海市官窖中心印刷廠。
法定代表人:陳繼均,該廠廠長。
委托代理人:曹偉龍,廣東省南粵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何海帆,廣東省專利事務所高級工程師。
原告莊志和、廣東省深圳天明美術印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明公司)因與被告廣東省南海市官窖中心印刷廠(以下簡稱官窖印刷廠)發(fā)生侵犯專利權糾紛,向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原告莊志和、天明公司訴稱:“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印刷方法”是原告莊志和于1995年12月30日取得的專利權,莊志和給予原告天明公司三年全國獨家實施許可和三年后的普通實施許可,兩原告有權一起對任何第三方的侵權行為進行追究。被告官窖印刷廠未經許可,連續(xù)兩年生產、銷售宣紙仿真國畫掛歷,既侵犯莊志和的專利權,也侵犯天明公司的獨家使用權。故請求判令:一、官窖印刷廠立即停止侵權,停止印刷、銷售侵權產品。二、官窖印刷廠給二原告賠償經濟損失20萬元。三、官窖印刷廠公開向二原告賠禮道歉。四、訴訟費由官窖印刷廠承擔。
被告官窖印刷廠辯稱:一、原告的專利具備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六十六條中所規(guī)定的專利無效的內容和項目,已喪失了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不應該獲得專利權。二、原告將現有技術納入其專利保護范圍,違反專利法的規(guī)定,妨礙了社會公共利益。三、我廠采用的印版是比原告專利先進的ICR—30工藝制造的,既然制版單位都沒有受到侵權的起訴,也沒有理由責怪我廠侵權。我廠所用的紙張是仿真宣紙,并非原告定義的宣紙,我廠的主要技術參數與原告的專利有六大不同之處,根本不存在銷售和方法侵權的問題??傊?,我廠沒有侵犯原告的專利,請法院公正處理。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
1993年11月15日,原告莊志和向中國專利局申請“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印刷方法”發(fā)明專利。1995年12月30日,中國專利局授予莊志和ZL93114279.2號專利,并于1996年1月10日公告了該專利。該專利的權利要求為:
1、一種宣紙印品,所述宣紙上印刷有諸如國畫、書法、篆刻的作品圖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圖案是利用包括電子分色機、膠印機、打樣機的現代膠印設備,在所述宣紙上通過分色、拼版、曬版、打樣、印刷等步驟,由膠印油墨印出。
2、一種印刷如權利要求1所述宣紙印品的膠印制版、印刷方法,包括分色、拼版、曬版、打樣印刷等步驟,該方法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色步驟中采用200—250線/平方英寸的網點制版并在用電子分色機分色時,將虛蒙(USM)鍵調到0—4或0—5,并將原稿上的底色去掉,
在進行所述打樣、印刷步驟之前將打樣或印刷用的宣紙在溫度25℃±2℃、濕度70%±10%的環(huán)境內平放1天左右時間;
在所述打樣步驟中采用原盒油墨,并將壓印滾筒與紙臺的距離設為7—8U,以及在進行打樣的所述宣紙下面墊一張銅版紙;
在所述印刷步驟之前,將薄宣紙先裱在諸如銅版紙膠版紙的厚紙上,即將前后兩邊貼好一起印刷,對厚的宣紙可直接印刷;
在所述印刷步驟中,將吸紙的氣量調到7—8公斤,并將印刷速度設為2000—4000印/小時。
1993年12月15日,原告莊志和與原告天明公司簽訂了一份合同,將其申請專利的技術許可給天明公司使用。合同約定:該專利申請技術轉讓許可包括三年內的全國獨家許可和三年的普通實施許可,轉讓許可費用包括入門費30萬元和銷售提成兩部分。在本專利申請技術被授以專利權后,雙方有權阻止任何第三方的侵權行為,并可一起通過訴訟或其他法律手段要求侵權方予以經濟賠償,所得經濟賠償由雙方各分享50%。
1996年12月1日,原告莊志和又與原告天明公司簽訂合同,將其已獲得專利權的“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印刷方法”專利技術許可給天明公司使用。合同約定:該專利技術轉讓許可包括一年內的全國獨家許可和一年后的普通實施許可。實施許可費采用銷售提成方式支付,提成率為銷售額的5%。本專利如發(fā)現被第三方侵權,雙方應及時通知對方,并共同通過訴訟或其他法律手段制止侵權并要求賠償經濟損失,所得經濟賠償雙方各得50%。
對上述專利申請技術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的履行,原告莊志和與原告天明公司不存在爭議。
被告官窖印刷廠于1995年開始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至1997年5月底,共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約10萬本,現仍應客戶的要求生產此種掛歷。經法院委托深圳市知識產權研究會組織專家組對官窖印刷廠生產的仿真宣紙國畫掛歷進行鑒定,結論為:官窖印刷廠生產的宣紙掛歷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及生產宣紙掛歷的方法,落入了發(fā)明專利93114279“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方法”的專利保護范圍。對官窖印刷廠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的成本利潤進行審計,結果為:自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官窖印刷廠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的利潤為人民幣100988.40元。審理中原告莊志和、天明公司明確表示:對官窖印刷廠1997年5月以后生產、銷售的仿真宣紙國畫掛歷所得利潤,在本案中放棄請求,不予追究。
以上事實,有專利證書、專利申請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書、專利技術實施許可合同書、技術咨詢意見、審計報告、庭審筆錄等證實。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
原告莊志和于1995年12月30日獲得的“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印刷方法”發(fā)明專利權,依法應受法律保護。莊志和與原告天明公司通過簽訂合同,約定天明公司有權與莊志和一起共同起訴侵權方,該約定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故天明公司與莊志和一起作為本案原告是適格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一條規(guī)定:“發(fā)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后,除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制造、使用、銷售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銷售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钡谖迨艞l規(guī)定:“發(fā)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被告官窖印刷廠未經專利權人的許可,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經專家鑒定,該掛歷已落入了原告莊志和 ZL93114279.2號專利的保護范圍。因此,官窖印刷廠的行為已構成侵權?!吨腥A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八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fā)現權、發(fā)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官窖印刷廠對自己的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鑒于莊志和與天明公司已明確表示對官窖印刷廠1997年5月以后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所得利潤不予追究,故只以官窖印刷廠從1996年1月至1997年5月底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所得利潤作為侵權賠償額。二原告請求官窖印刷廠賠償20萬元,依據不充分,不予照準,其他請求有理,予以支持。
綜上,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于1998年10月5日判決:
一、被告官窖印刷廠立即停止生產、銷售仿真宣紙國畫掛歷。
二、被告官窖印刷廠賠償原告莊志和、天明公司經濟損失人民幣100988.40元。
三、被告官窖印刷廠在《南方日報》上公開向莊志和、天明公司賠禮道歉。
四、駁回原告莊志和、天明公司的其他訴訟請求。
訴訟費人民幣30510元,由被告官窖印刷廠負擔。
第一審宣判后,被告官窖印刷廠不服判決,向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理由是:1、上訴人生產掛歷使用的是書畫紙,而不是被上訴人專利保護范圍內的宣紙;上訴人的印刷方法,如制版、印刷時所用油墨、紙張的溫度和濕度、印刷時速等,均與被上訴人的專利不同,故不侵犯被上訴人的專利權。2、從被上訴人的專利本身看,除“宣紙”一項外,其余均為傳統(tǒng)的社會公用技術,不具備新穎性和創(chuàng)造性。被上訴人將公知技術據為己有,妨礙了社會利益,不應受法律保護。該專利最近正在被中國專利局審查,應當被撤銷。3、本案爭議標的為20萬元,一審法院收取了30510元的訴訟費,沒有法律依據,應予糾正。上訴請求:1、撤銷原判,依法改判。2、委托專門機構對爭議的專利進行重新鑒定,中止訴訟,待中國專利局作出決定后再審理。3、對本案訴訟費予以核實,并判由被上訴人負擔。
被上訴人答辯認為,上訴人侵權成立,原判正確,應當維持。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查明:
原審法院委托深圳市知識產權研究會組織專家對雙方生產的掛歷有關技術問題進行鑒定時,專家們到現場了解了上訴人官窖印刷廠的膠印制版方法是:(1)使用調和油墨作為補色印刷。(2)印刷速度為4500印/小時。(3)吸氣量小于7公斤。(4)直接上機印刷。(5)網點線數200線/英寸。(6)虛蒙度6—8或10—18之間。專家們的咨詢意見中曾經指出:官窖印刷廠采用莊志和發(fā)明專利限定宣紙印品利用包括普通使用的現代膠印設備、技術,即用電子分色機、膠印機、打樣機、經電子分色、拼版、曬版、打樣、印刷步驟,在非印刷用的宣紙或改性宣紙上制造出仿真書畫印品,即落入了權利要求1以方法特征限定產品獨立權利要求的范圍。關于權利要求2,專家們亦認為雙方技術特征有不同之處,但無實質性差別,故其鑒定結論為:官窖印刷廠生產的宣紙掛歷的技術特征及生產宣紙掛歷的方法,落入了發(fā)明專利93114279“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方法”的專利保護范圍。
被上訴人天明公司在一審期間,分別向深圳市知識產權研究會、深圳市永明會計師事務所交納了鑒定費、審計費1萬元和1.5萬元。
中國專利局于1998年8月20日發(fā)出一份《撤銷專利權請求的審查意見通知書》,認為本案爭議的專利,其權利要求1不具有創(chuàng)造性,若專利權人同意刪除權利要求1,則上述專利在權利要求2的基礎上予以維持;如果不同意刪除,則將有可能導致該專利被全部撤銷。1999年5月7日,中國專利局發(fā)出《撤銷專利權請求的審查決定書》,決定撤銷ZL93114279.2號專利中的原權利要求1,保留原權利要求2。由于原權利要求1被撤銷,因此原權利要求2中“一種印刷如權利要求1所述宣紙印品的膠印制版、印刷方法……”的一段描述,不得不修改為“一種在宣紙上印刷諸如國畫、書法、篆刻作品圖案的膠印制版、印刷方法……”,以下文字均與原權利要求2相同。
除此以外,二審認定了一審查明的全部事實。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認為:
中國專利局1995年12月30日授予被上訴人莊志和的 ZL93114279.2“宣紙印品及其膠印制版、印刷方法”專利,包括兩項內容,其一是產品獨立權利要求,其二是方法獨立權利要求。1999年5月7日,中國專利局發(fā)出的“撤銷專利權請求的審查決定書”,已對該專利的權利要求作了變更,故該專利的保護范圍不應再以1995年12月30日授權時所述的保護范圍為依據,而應以1999年5月7日中國專利局決定的最終文本為準。因此,判斷本案上訴人官窖印刷廠是否侵犯了被上訴人莊志和的專利權,應視其采用的方法是否落入莊志和方法專利的保護范圍。
上訴人官窖印刷廠認為被上訴人莊志和的專利是公知技術,不受法律保護,沒有事實根據,不予采納。
經對上訴人官窖印刷廠的膠印制版方法與被上訴人莊志和的專利方法進行對比,確認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具體表現為:官窖印刷廠是直接上機印刷,且未見限定溫度和濕度,而專利在印刷之前則需將宣紙放在溫度25℃±2℃、濕度70%±10%的環(huán)境平放一天左右時間,將薄宣紙先裱在諸如銅版紙、膠印紙的厚紙上;在分色步驟中,官窖印刷廠采用200線/英寸網點線數,虛蒙度6—8或10—18之間,專利則采用200—250線/英寸網點線數,虛蒙鍵調至0—4或0—5;印刷步驟中,官窖印刷廠將吸紙氣量調至小于7公斤,印速為4500印/小時,而專利將吸紙氣量調至7—8公斤,印速為2000—4000印/小時??梢?,官窖印刷廠所用的膠印制版方法沒有完全覆蓋變更后的 ZL93114279.2號專利的權利要求書中所述的必要技術特征。原審法院委托有關專家進行的鑒定,是在爭議的專利未被修改前,ZL93114279.2號專利的原權利要求1存在的前提下所作的結論,其結論在專利被修改后的新情況下,已經失去原鑒定必須的參照依據,故不予采納,官窖印刷廠上訴認為該廠生產宣紙掛歷的方法未落入爭議專利的保護范圍,理由充分,予以采納。莊志和、天明公司認為官窖印刷廠的行為侵犯其專利權,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
上訴人官窖印刷廠認為本案訴訟標的才20萬元,一審法院不應收取30510元訴訟費。經核實,一審法院嚴格按照規(guī)定對本案預收了案件受理費5510元,另2.5萬元是審計費和鑒定費。因此,一審法院并未多收訴訟費。官窖印刷廠關于訴訟費收取問題的上訴請求理由與事實不符,不予采信。
綜上所述,原判認定事實清楚,但鑒于二審期間中國專利局撤銷了訟爭專利的部分權利要求,原判所依據的專利保護范圍已經變更,需要根據新的專利權利要求來認定是否存在侵權問題,故對本案予以改判。據此,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第(三)項的規(guī)定,于1999年6月30日判決:
一、撤銷一審民事判決。
二、駁回莊志和、天明公司的訴訟請求。
本案一、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1020元、鑒定費1萬元、審計費1.5萬元,合計36020元,由莊志和、天明公司負擔。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