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暨被告: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住所地武漢經(jīng)濟技術開發(fā)區(qū)31MD地塊。
負責人:余軍。
委托代理人:魯俊峰,湖北緯思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陳珊,該公司員工。
被告暨原告:郜某某。
委托代理人:吳求,湖北楚盾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暨被告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以下簡稱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與被告暨原告郜某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均不服武漢市漢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2015年6月26日作出的漢勞人仲裁字(2015)第82號仲裁裁決書,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于2015年7月23日向本院提起訴訟,郜某某于2015年8月5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依法受理后,經(jīng)征詢雙方當事人同意,將兩案合并審理并由代理審判員甘磊于2015年11月23日獨任、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魯俊峰,郜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吳求,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訴稱:郜某某2008年1月1日入職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雙方于入職當日簽訂了一份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書面勞動合同,后分別于2011年4月13日、2013年4月12日、2014年4月9日簽訂了二年期、一年期、一年期的書面勞動合同。郜某某在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作期間,原告物流武漢公司依法為郜某某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2014年4月27日郜某某完成出車任務后便一直未到崗,經(jīng)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多次催促,郜某某依舊曠工。2014年6月5日,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依據(jù)考勤制度及獎懲規(guī)定對郜某某作出嚴重違紀解除勞動合同的決定,并依法送達了通知書。隨后郜某某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并經(jīng)仲裁裁決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二倍工資差額、未休年休假工資。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認為:1、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與郜某某在合同中約定的期限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郜某某在簽訂三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時,均明知合同期限的含義及法律后果,并未提出異議,即使郜某某有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請求,也得在最后一份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屆滿后方才能提出,故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無需支付雙倍工資差額;2、郜某某的工作崗位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無加班一說,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依法執(zhí)行了帶薪年休假規(guī)定,郜某某并未提交證據(jù)證實其未休年休假,故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無需支付郜某某未休年休假工資;3、由于郜某某數(shù)日曠工,依據(jù)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的制度解除與郜某某的勞動關系合情合理,郜某某不具備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條件,故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無需協(xié)助郜某某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或支付郜某某失業(yè)保險損失。綜上,請求人民法院判令:1、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不支付郜某某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3,066.22元;2、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不向郜某某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人民幣4,082.2元;3、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不向郜某某支付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人民幣13,650元。
郜某某針對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的訴訟請求答辯稱:雙方已簽訂兩份書面勞動合同,符合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情形,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當向郜某某支付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二倍工資差額;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無法證明已安排郜某某休年休假,應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因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未為郜某某交納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間的失業(yè)保險及因此產(chǎn)生的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應當賠付給郜某某,且郜某某符合領取失業(yè)保險的條件,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當協(xié)助郜某某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若因政策原因導致郜某某無法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應當由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賠償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綜上,請求依法駁回原尚物流全部訴求。
郜某某訴稱:郜某某2006年10月8日通過招聘進入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從事司機工作。郜某某在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作期間,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未安排郜某某帶薪休假,未依法與郜某某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繳納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期間的社會保險費。郜某某在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作期間的月均工資標準為人民幣3,166.7元。2014年6月,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單方解除與郜某某的勞動關系,未支付任何賠償。為維護郜某某的合法權益,故起訴至法院,請求判令:1、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賠償金人民幣50,667.2元(3,166.7元/月×8個月×2倍);2、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2007年10月至2014年6月未休年休假工資人民幣9,609.3元;3、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2006年11月至2014年6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288,169.7元;4、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退還郜某某押金人民幣6,000元;5、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向郜某某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并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6、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為郜某某辦理失業(yè)保險待遇領取所需要手續(xù),若因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原因造成不能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的,則由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賠償郜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人民幣13,650元;7、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無法補辦補繳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的社會保險待遇損失人民幣10,088元。
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針對郜某某的訴請答辯稱:1、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根據(jù)規(guī)章制度及法律規(guī)定,以曠工違紀為由,解除郜某某勞動合同關系,合理合法;2、郜某某與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簽訂四份勞動合同,均為其自愿的意思表示,不應當支付二倍工資差額;3、郜某某應本人自行到失業(yè)保險辦公室登記,而不需要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代為登記或協(xié)助登記;4、社會保險待遇應補繳的損失不屬于法院審理范圍。
經(jīng)審理查明:2004年4月15日,案外人廣州市原尚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登記設立,時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同軍,從事汽車貨運、倉儲服務、代客包裝貨物等業(yè)務,該分公司于2009年10月10日核準注銷。2006年2月23日,原尚澀澤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公司登記設立,時任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同軍,從事普通貨運及倉儲業(yè)務,隸屬原尚澀澤物流(廣州)有限公司;2009年11月3日,原尚澀澤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更名為原尚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同日將隸屬主體變更為原尚物流(廣州)有限公司;2010年10月19日,原尚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更名為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即本案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同日將隸屬主體變更為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上述廣州市原尚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同軍與原尚澀澤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法定代表人張同軍為同一人。廣州市原尚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自2006年11月起至2008年1月期間向郜某某發(fā)放工資,2008年2月以后由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向郜某某發(fā)放工資,其中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間,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向郜某某支付工資合計人民幣34,231.44元。
2008年1月1日原尚澀澤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與郜某某簽署書面勞動合同一份,合同期限約定為自2008年1月1日起至指定貨物配送(以往返配送量達到500趟次為標志)工作任務完成時止,合同約定郜某某的工時制度為不定時工作制,勞動報酬以計件形式確定,每趟次不低于人民幣300元。嗣后,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分別于2011年4月13日、2013年4月12日、2014年4月9日與郜某某續(xù)簽三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2008年4月至2014年5月期間,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依法為郜某某繳納了各項社會保險費用,其中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期間,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為郜某某代扣代繳養(yǎng)老保險費人民幣1,946.68元、醫(yī)療保險費人民幣545.16元、失業(yè)保險費人民幣230.52元,合計人民幣2,722.36元。
2014年6月5日,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作出《解除勞動合同通知》,載明因郜某某2014年4月27日完成武漢-上海運輸任務后,一直未到公司正常報道,根據(jù)公司《考勤管理規(guī)定》第5.6.3條及《獎懲管理規(guī)定》6.3.10條規(guī)定曠工3天及以上者,按自動離職處理,現(xiàn)公司決定從2014年6月1日起解除與郜某某的勞動關系,并將該通知郵寄送達郜某某。郜某某不服該通知,于2015年5月14日向武漢市漢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請求裁令:1、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賠償金人民幣50,667.2元;2、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2007年10月至2014年6月未休年休假工資人民幣9,609.3元;3、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2006年11月至2014年6月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288,169.7元;4、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退還郜某某押金人民幣6,000元;5、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向郜某某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并為郜某某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及失業(yè)待遇申領手續(xù);6、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為郜某某補繳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的社會保險費。武漢市漢南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于2015年6月26日作出漢勞人仲裁字(2015)第82號仲裁裁決書,裁決:1、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未休年休假工資人民幣4,082.2元;2、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郜某某未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5,900.64元;3、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退還郜某某押金人民幣4,000元;4、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為郜某某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書,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及失業(yè)保險待遇領取手續(xù),若因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原因造成郜某某無法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的,由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賠償郜某某失業(yè)保險待遇損失人民幣13,650元;5、上述事項自裁決生效五日內(nèi)履行;6、駁回郜某某的其他仲裁請求。該裁決作出后,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及郜某某均不服,法定期限內(nèi)訴至本院,請求依訴予判。
另查明:庭審期間,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陳述郜某某的工資主要由底薪、趟數(shù)、里程及油耗等因素綜合確定,無法提供郜某某的考勤記錄。
再查明:2013年期間,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收取郜某某押金人民幣6,000元,郜某某向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借支人民幣2,000元。
上述事實,有本院庭審筆錄、本院調取的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商登記信息,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提供的勞動合同四份、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及快遞單、原尚澀澤物流(廣州)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工商登記信息,郜某某提供的社保交費明細查詢、中國民生銀行工資流水、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明細查詢單、收條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雖郜某某主張與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勞動關系起始時間為2006年10月,但在本案中其所提交據(jù)以證實雙方勞動關系建立時間的證據(jù)即2006年11月發(fā)放工資銀行票證上載明的付款單位為案外人廣州市原尚物流服務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該公司與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分屬于不同的用工主體,其對應期間的相關權利主張不得在本案中對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提出。故本院依據(jù)原尚物流武漢公司2008年2月向郜某某發(fā)放工資的事實認定雙方勞動關系起始于2008年2月,截止2014年6月1日,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決定解除勞動關系,雙方勞動關系存續(xù)時間為6年4個月(計76個月)。現(xiàn)根據(jù)原被告雙方訴辯意見及庭審查明事實,對雙方在本案中的訴求逐一評述如下:
一、關于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賠償金問題。在本案中,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以郜某某曠工為由解除勞動關系,并在本案庭審中提交出車記錄單為依據(jù),本院審查認為,一方面該出車記錄單系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單方保存材料,不能排除其選擇性提交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在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中載明的違反公司考勤制度而在本案中不能提交考勤記錄。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過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之規(guī)定,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無法舉證證實郜某某曠工,而又未就解除勞動關系作出其他抗辯,故本院認為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解除與郜某某勞動關系違反法律規(guī)定,依法應支付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賠償金。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jīng)濟補償金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的規(guī)定,但凡由用人單位向勞動者支付的貨幣性收入,除用人單位能舉證證明該部分付款系雙方基于其他普通民事經(jīng)濟往來而作的付款外,均應納入收入統(tǒng)計口徑,代扣代繳的社保費用系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當支付給郜某某本人的收入,僅因為為規(guī)范管理和提高征繳效率需要由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代為繳納,相關扣費應一并納入工資計算,故郜某某離職前12個月工資水平為3,079.48元/月【(工資34,231.44元+社??圪M2,722.36元)÷12個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第九十七條第三款之規(guī)定,郜某某依法可獲得的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補償金為人民幣20,016.62元(3,079.48元/月×6.5個月)。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七條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違法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的,應當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條規(guī)定的經(jīng)濟補償金標準的二倍向勞動者支付經(jīng)濟賠償金,因此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依法應支付郜某某違法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賠償金人民幣40,033.24元(20,016.62元×2倍),郜某某主張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
二、關于年休假工資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勞動者連續(xù)工作一年以上的,有權享受年休假待遇。國務院《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第一款“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本案中,郜某某提供的證據(jù)已證明其進入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作前已存在一年以上工齡,故其進入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作之時即可享受帶薪年休假待遇,其享有年休假待遇標準為每年5天。郜某某年休假待遇也從2008年2月起計算至2014年6月1日,享有年休假31.66天【(365天-31天)/365天×5天/年+5天/年×5年+5天/年×152天/365天】,根據(jù)《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五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不享受年休假,故郜某某實際享受年休假天數(shù)為31天。本案中,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既未提交證據(jù)證明已經(jīng)安排郜某某休假,也未舉證證明已經(jīng)支付郜某某年休假工資,故本院認為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向郜某某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資人民幣8,778.29元(3,079.48元/21.75天×31×200%)。郜某某主張超出部分,本院不予支持。關于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基于郜某某所適用的不定時工作制、工作時間靈活而不應支付年休假待遇的抗辯意見,本院認為,享受年休假是勞動者的法定權利,根據(jù)原勞動部《關于企業(yè)實行不定時工作制和綜合計算工時制度的審批辦法》第六條的規(guī)定,對于實行不定時工作制的職工,企業(yè)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一章、第四章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集中工作、集中休息、輪休調休、彈性工作時間等適當方式,確保職工休息休假權利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能以勞動者系不定時工作制排除其依法享有的年休假待遇,反而應當根據(jù)企業(yè)的生產(chǎn)經(jīng)營實際,積極采取相應措施,以確保勞動者休息休假權利的實現(xiàn)。本案中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以郜某某適用不定時工作制,工作時間靈活等原因,主張其不應當另行安排郜某某休假的抗辯意見,沒有法律依據(jù),本院依法不予支持。
三、關于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的問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第八十二條第二款及第九十七條之規(guī)定,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分別于2011年4月13日和2013年4月12日與郜某某簽署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各一份,在第二次簽訂的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于2014年4月11日屆滿后,在郜某某未主張簽訂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條件下,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當與郜某某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其在未明確征求郜某某意見下直接繼續(xù)簽署固定期限勞動合同,違反法律規(guī)定,依法應支付未簽訂無固定期限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6,158.96元(3,079.48元/月×2個月)。關于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所作的郜某某簽字即明白合同含義的意見,本院認為該合同系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提供的格式文本,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未明確就該期限條款作特別解釋說明,基于勞動法律制度以穩(wěn)定勞動關系和格式條款利于提供文本向對方解釋的考慮,本院認為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的該項訴辯理由不得成立。關于郜某某訴請2008年1月之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雙倍工資差額問題,因郜某某于2008年1月1日即與原尚物流武漢公司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推定其對之前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導致權利受到侵害的時間應從2008年1月1日起算,相關訴求得于2009年1月1日之前提出,現(xiàn)原告于2014年5月14日提出該項請求,超過法定時效,該項權利本院依法不予保護。
四、關于退還押金人民幣6,000元的問題。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得以擔?;蚱渌x向勞動者收取財物,故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當向郜某某返還該押金,因雙方對郜某某向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借支人民幣2,000元的事實無爭議,雖然該借支行為屬于另一法律關系,但基于減輕當事人訴累的考慮,且該事實清楚,故本案中一并處理,即在扣減借支人民幣2,000元后,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應返還郜某某人民幣4,000元。
五、關于出具勞動關系解除及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的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五十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證明,并在十五日內(nèi)為勞動者辦理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故本院對郜某某的該項請求予以支持。
六、關于失業(yè)保險待遇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四十五條規(guī)定:“失業(yè)人員符合下列條件的,從失業(yè)保險基金中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一)失業(yè)前用人單位和本人已經(jīng)繳納失業(yè)保險費滿一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的;(三)已經(jīng)進行失業(yè)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痹诒景钢?,因原尚物流武漢公司違法解除勞動關系導致郜某某被動失業(yè),郜某某符合法律享有失業(yè)保險待遇條件。根據(jù)《湖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失業(yè)人員失業(yè)前所在單位和本人按照規(guī)定繳費時間滿1年的,失業(yè)后發(fā)給3個月的失業(yè)保險金,以后每增加1年繳費時間,增發(fā)2個月的失業(yè)保險金,領取失業(yè)保險金的期限最長為24個月”的規(guī)定,郜某某在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工作時間為6年4個月,依法可享受13個月(3月/年×1個月+2月/年×5個月)失業(yè)保險待遇,在案證據(jù)顯示原尚物流武漢公司依法為郜某某繳納了2008年4月至2014年5月共計6年1個月失業(yè)保險,郜某某依法可獲得失業(yè)保險基金支付的失業(yè)保險待遇也是13個月,即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未繳納2008年1月至3月期間失業(yè)保險費用并未對郜某某的失業(yè)保險待遇造成影響。根據(jù)武漢市失業(yè)保險待遇標準,失業(yè)保險金為最低工資標準的70%,本市最低工資標準自2015年9月1日調整為1,550元/月,雖本案仲裁時間在此之前,介于雙方當事人都對仲裁裁決不服訴至本院,本案法庭辯論終結于2015年9月1日之后,故本案按照最新標準確定郜某某失業(yè)保險金為人民幣14,105元(13個月×1,550×70%)。根據(jù)《湖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第二十七條“失業(yè)人員在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期間,可以向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領取醫(yī)療補助金,其標準為當?shù)刈畹凸べY標準的5%?!币?guī)定,郜某某可享受失業(yè)保險期間醫(yī)療補助金人民幣1,007.5元(13個月×1,550×5%)。綜上,郜某某可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人民幣15,112.5元(14,105+1,007.5)。因郜某某主張其失業(yè)保險待遇標準為人民幣13,650元,視為其對法定權利的部分放棄,本院予以確認。根據(jù)《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及時向勞動者出具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告知其按照規(guī)定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并將失業(yè)人員名單自終止或解除勞動關系之日起7日內(nèi)報社會保險經(jīng)辦機構備案。因此,向郜某某出具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證明并告知郜某某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按時向社保經(jīng)辦機構備案,系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在解除與郜某某勞動關系后的法定義務,也是郜某某享受失業(yè)保險待遇的前置條件,若因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未按照法律規(guī)定履行相關義務,導致郜某某不能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依法應承擔賠償責任,故本院對郜某某要求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協(xié)助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并在因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原因不能領取待遇時承擔賠償責任的請求予以支持,對原尚物流武漢公司訴請不予賠償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
七、關于社會保險待遇損失的問題。郜某某與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勞動關系建立于2008年1月,其要求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承擔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期間社會保險費用的請求沒有事實依據(jù)。雖原尚物流武漢公司在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期間未繳納社會保險費用,但郜某某并未舉證證實該期間費用不能補繳或其本人已經(jīng)繳納產(chǎn)生了費用損失,故本院對郜某某訴請原尚物流武漢公司支付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期間社會保險待遇損失的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是四十五條,《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六條第一款,《湖北省失業(yè)保險實施辦法》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第五十條、第八十二條第二款、第八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三條第一款,《企業(yè)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第五條第一款、第十條第一款、第十一條、第十二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支付郜某某違反解除勞動關系經(jīng)濟賠償金人民幣40,033.24元;
二、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支付郜某某未休年休假工資人民幣8,778.29元;
三、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支付郜某某未簽訂無固定期限書面勞動合同雙倍工資差額人民幣6,158.96元;
四、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退還郜某某押金人民幣4,000元;
五、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向郜某某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并辦理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xù);
六、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協(xié)助郜某某辦理失業(yè)保險申領手續(xù),若因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原因無法領取失業(yè)保險待遇的,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賠償郜某某失業(yè)保險損失人民幣13,650元;
七、駁回郜某某其他訴請請求;
八、駁回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訴訟請求。
如義務人未按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人民幣20元,減半收取人民幣10元,由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負擔,因廣東原尚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分公司已繳納人民5元,余款人民幣5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3日內(nèi)交至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按照不服本院判決部分的上訴請求數(shù)額交納上訴費,上訴于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費匯至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戶名:湖北省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帳戶:17×××67;開戶行:農(nóng)行武漢民航東路支行(行號:832886);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未預交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代理審判員 甘磊
書記員:何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