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并案原告)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武安市駢山村東地。
法定代表人高萬軍,該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高世友,該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閆海亮,該公司法律顧問。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并案被告)李某某。
委托代理人李巨寶,武安市法正法律事務所法律工作者。
上訴人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金鋼鐵公司)因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武安市人民法院(2012)武民初字第597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06年2月李某某到新金鋼鐵公司工作,雙方簽訂有勞動合同,工種為爐前工,月工資為1682元。2007年11月5日23時25分許李某某在新金鋼鐵公司煉鐵二分廠高爐車間向泥缸裝泥時,被擠傷左手。2008年5月20日,邯鄲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作出邯勞社傷險決字(2008)0501號工傷認定決定書,認定李某某屬于工傷。邯鄲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08年9月17日,作出邯勞鑒字(2008)631號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鑒定李某某構成伍級傷殘。李某某不服向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再次鑒定,河北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08年12月20日,作出冀勞(工傷)鑒(再)字(2008)193號工傷職工勞動能力再次鑒定結論通知書,鑒定結論為李某某構成五級傷殘。邯鄲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08年11月5日,作出關于李某某“神經不全損傷”與工傷之間是否關聯(lián)的鑒定結論,鑒定李某某“左前臂撕脫性離斷傷”與“左上肢肌皮神經不全損傷”有關聯(lián)。根據(jù)李某某傷情變化,邯鄲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于2010年2月3日,作出邯勞鑒字(2010)251號工傷職工勞動能力鑒定結論通知書,鑒定李某某構成肆級傷殘。新金鋼鐵公司以李某某月工資為830元的標準繳納工傷保險費。李某某以月工資為830元,四級傷殘的標準領取了18個月的傷殘補助金共計14940元,并從2010年3月起每月領取傷殘津貼840元。李某某實際工資為1682元。
原審認為,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李某某經依法認定為工傷并被鑒定為肆級傷殘,應當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新金鋼鐵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應當以李某某的實際工資數(shù)額1682元為標準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繳納工傷保險費,并將參保情況在本單位公示,由于新金鋼鐵公司未經前述義務,致使李某某未能足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新金鋼鐵公司理應承擔差額填補責任。已按修改前的《工傷保險條例》領取了18個月共計14940元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新金鋼鐵公司應給付李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足部分15336元(1682元×18個月-14940元),并從2010年3月起按月承擔李某某傷殘津貼差額421.5元至其退休時止。對李某某訴請新金鋼鐵公司承擔其住院期間的生活費、護理費和李某某父親誤工費、再延長給付李某某停工留薪工資12個月20184元、精神損害撫慰金、勞動能力鑒定和檢查費、繼續(xù)繳納各種社會保險的訴訟請求用于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jù),不予支持。因李某某受傷后多次找新金鋼鐵公司協(xié)商解決糾紛,及多次做傷殘鑒定,致仲裁時效中斷,故李某某不超過仲裁時效,新金鋼鐵公司的訴請不予支持。遂判決如下:一、被告(并案原告)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在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原告(并案被告)李某某一次性傷殘補助金不足部分15336元。二、被告(并案原告)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從原告(并案被告)李某某享受工傷待遇時起按月承擔原告(并案被告)李某某傷殘津貼差額421.5元至原告退休時止。三、駁回原告(并案被告)李某某其他訴訟請求。四、駁回被告(并案原告)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10元由新金鋼鐵公司承擔。
宣判后,新金鋼鐵公司不服原審判決請求撤銷原判依法改判,主要上訴理由,1、李某某在2011年4月提起仲裁申請時,已經超過了仲裁時效。李某某發(fā)生工傷時間是2007年11月6日,根據(jù)仲裁時效規(guī)定為一年,其申請仲裁的時間是2011年4月6日,已超過仲裁時效。即使以最后一次鑒定時間2010年2月為仲裁時效起算時間,也超過仲裁時效了。2、一審判決認定我公司應承擔一次性傷殘補助金的不足部分及傷殘津貼差額填補是錯誤的。對于交納的工傷保險費用的具體數(shù)額均是按照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要求繳納的,交多少均不是我公司能夠決定的,因此一審判決錯誤。綜上,請求二審法院駁回李某某的訴訟請求。
李某某辯稱,1、一審法院認定事實基本正確,仲裁未超時效。2011年正月雙方經協(xié)商,單位同意按不低于受傷前的本人工資支付,但上訴人未按雙方約定支付相應的待遇,在我知道這個情況后就申請勞動仲裁,未超過仲裁時效。2、一審法院查明李某某受傷前月工資1682無,雙方均認可,應按工傷前實際工資標準計算相關工傷待遇。3、一審法在計算李某某補差中有誤差,應補差額每月為642元。
經審理查明,依據(jù)原審卷宗材料、當事人陳述,二審認定事實與一審認定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關于本案是否超過仲裁時效的問題。2010年2月3日李某某作出勞動能力鑒定后,于2010年12月8日和2011年4月29號分別經新金鋼鐵公司領取了由勞動局撥付的工傷待遇的相關費用,李某某對領取的工傷待遇中工資標準有異議,于2011年4月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未超過法律規(guī)定一年的仲裁時效。新金鋼鐵公司提出本案超過仲裁時效的請求沒有事實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李某某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工資基數(shù)的問題。李某某月工資為1682元,新金鋼鐵公司作為用人單位應當按時足額為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因新金鋼鐵公司未嚴格履行自己的義務,致使李某某未能足額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新金鋼鐵公司應承擔補足差額的責任。新金鋼鐵公司提出根據(jù)《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單位繳納的是全部職工的平均工資,但未向本院提交單位平均工資及單位應繳納工傷保險標準的相關證明。新金鋼鐵公司提出不承擔補足差額的責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原審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河北新金鋼鐵有限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文華 代理審判員 徐海燕 代理審判員 劉 勇
書記員:張翠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