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左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占波,上海漢聯(lián)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呂合陣,上海漢聯(lián)律師事務所律師?! ?br/> 被告:上官生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福建省南平市。
被告:鄭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原告左某某訴被告上官生明、鄭某某運輸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7月10日立案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后因被告鄭某某下落不明,本案轉為適用普通程序,依法組成合議庭合議庭審理。本院于2018年8月17日組織當事人進行證據(jù)交換,原告左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呂合陣、被告上官生明到庭參加證據(jù)交換。本案于2019年1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左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占波、呂合陣到庭參加訴訟,被告上官生明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被告鄭某某經(jīng)公告送達開庭傳票,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左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被告上官生明支付原告運輸費人民幣575,131.2元(以下幣種同);2.被告上官生明支付原告2016年8月29日前逾期付款利息損失54,868.80元;3.被告上官生明支付原告自逾期付款的違約金(以575,131.2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1月1日至實際清償日止,按日萬分之七計算);4.被告鄭某某對被告上官生明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審理中,原告將訴訟請求2與3變更為:2.被告上官生明支付原告2016年8月29日前逾期付款利息損失49,868.80元;3.被告上官生明支付原告自逾期付款的違約金(以575,131.2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2月1日至實際清償日止,按年利率24%計算)。事實和理由:2011年4月27日至2012年5月10日期間,被告上官生明因溫州樂清磐石鎮(zhèn)莊吉造船廠工地鋼材運輸需要,由原告管理使用的牌號為滬BLXXXX、滬BKXXXX的車輛承擔自上海至上述工地的鋼材運輸。雙方約定運輸單價為150元每噸,原告共計為被告上官生明運輸3,834.208噸鋼材,運輸費合計575,131.20元,但被告上官生明未按約支付運輸費用。在原告多次催討下,原告與兩被告于2016年8月29日簽訂《還款計劃》一份,約定,被告上官生明共拖欠原告運輸費770,000元,每月支付30,000元,2018年8月30日前付清,逾期付款支付任一期,則視為所有款項到期,且從逾期之日起,以所欠款項為基數(shù),按日計千分之一收取違約金,被告鄭某某對被告上官生明上述債務的履行承擔連帶清償責任。但《還款計劃》簽訂后,被告上官生明僅支付了145,000元,2017年1月之后未按約還款,被告鄭某某亦怠于履行擔保責任,原告催款未果,故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上官生明在證據(jù)交換時答辯稱:雙方雖沒有書面合同,但確實存在運輸合同關系,對簽署了對賬單、《還款計劃》無異議,但認為當時是被迫無奈的情況下簽訂的上述對賬單和《還款計劃》,故不同意按照上述文件上的金額履行還款義務,認為實際尚欠運輸款應為187,517元。被告上官生明在庭審時未到庭,未發(fā)表書面答辯意見,亦未提交證據(jù)。
被告鄭某某未到庭也未發(fā)表答辯意見。
經(jīng)審理查明: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間,被告上官生明因溫州樂清磐石鎮(zhèn)莊吉造船廠工地需要運輸鋼材,故委托原告承擔從上海到上述工地的鋼材運輸工作。
2016年8月,原告與被告上官生明對溫州樂清磐石鎮(zhèn)莊吉造船廠工地運輸費事宜進行對賬,并形成《2011至2012年車運輸明細單》一份,該明細表列明2011年4月27日至2012年5月10日期間,滬BCXXXX、滬BKXXXX兩輛車在溫州樂清磐石鎮(zhèn)莊吉造船廠工地運輸數(shù)量、單價及金額,數(shù)量合計3,834.208噸,金額合計575,131.20元,落款處被告上官生明簽字捺印,下方載明溫州樂清磐石鎮(zhèn)莊吉造船工地運費。
2016年8月25日,原告與被告上官生明簽訂對賬單一份,載明:2011年4月27日至2012年5月10日期間左某某管理的車牌號為滬BLXXXX、滬BKXXXX共計為本人溫州樂清磐石鎮(zhèn)莊吉造船廠工地運輸鋼材3,834.208噸,運輸單價為每噸150元,運輸費共計575,131.20元。本人對此予以確認,并確認該債權由左某某所有。被告上官生明在對賬人處簽字并注明身份證號。
2016年8月29日,原告與兩被告簽訂《還款計劃》一份,約定: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期間上官生明因工程需要,共計拖欠左某某運輸費77萬元。本人承諾分期償還,每月支付3萬元,與2018年8月30日前付清。若逾期支付任一期,則視為所有款項到期,且從逾期之日起,以所欠款項為基數(shù)日計千分之三的違約金。擔保人對上官生明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擔保責任,擔保范圍包括但不限于運輸費、利息、違約金、訴訟費、律師費、差旅費等其他相關費用。擔保期限自主債務屆滿后2年。如發(fā)生爭議,應先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解決不成提交本還款計劃簽訂地上海市松江區(qū)人民法院訴訟解決。2016年8月30日至2018年8月30日,合計24期,每期3萬元,合計77萬元,已付5萬元。被告上官生明在還款人處簽字,被告鄭某某在擔保人處簽字,均注明了各自的身份證號碼。
上述《還款計劃》簽訂后,原告于2016年8月29日、2016年10月16日、2016年10月17日、2016年11月11日、2016年12月27日、2017年3月26日收到50,000元、18,000元、12,000元、30,000元、30,000元、5,000元。
另查明:車牌號為滬BLXXXX、滬F3XXX掛車車輛的登記所有人為案外人上海智遠物流有限公司。2018年3月,案外人上海智遠物流有限公司出具情況說明一份:車牌號滬BLXXXX滬F3XXX掛車車輛為左某某出資購買。為經(jīng)營方便,掛靠在我上海智遠物流有限公司名下,由左某某經(jīng)營管理。因上述車輛在2011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間因經(jīng)營過程中產(chǎn)生的債務債權由左某某享有!特此說明!
車牌號滬B-XXXXX、滬XXXXXX掛車車輛的登記所有人為案外人上海鴻強物流有限公司。2018年3月26日,案外人上海鴻強物流有限公司出具情況說明一份:滬B-XXXXX、滬XXXXXX掛車輛為左某某出資購買。為經(jīng)營方便,掛靠在我上海鴻強物流有限公司名下,由左某某經(jīng)營管理。因上述車輛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間因經(jīng)營過程中產(chǎn)生的債務債權由左某某享有!特此說明!
以上事實,由《2011至2012年車運輸明細單》、對賬單、《還款計劃》、行駛證、情況說明、銀行流水明細及當事人陳述予以證實,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上官生明之間雖未簽訂書面的運輸合同,但雙方對于彼此間存在運輸合同關系均無異議,故被告上官生明應按約支付運輸款。被告上官生明數(shù)次與原告就系爭工地所涉運輸費進行對賬,先確認了2011年至2012年運輸費總金額575,131.20元,后又確認截至2016年8月29日,尚欠原告運輸款及逾期付款利息損失等合計770,00元,并約定了分期還款方式及逾期付款違約責任。被告上官生明抗辯稱上述協(xié)議系迫于無奈簽訂,實際欠款應為187,517元。本院認為,一方面被告上官生明的該項抗辯并無證據(jù)予以證實,另一方面,被告上官生明多次與原告對賬,金額均一致,且在2016年8月29日簽訂《還款計劃》當天,亦按約定支付50,000元,此后亦按約支付了部分款項,故《還款計劃》應為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本院對被告上官生明的該項抗辯意見不予采信,并認定《還款計劃》合法有效,各方均應按約履行。按照《還款計劃》的約定,被告上官生明總計應還款770,000元,原告自認,被告上官生明在《還款計劃》簽訂后,支付了145,000元,對此,本院予以確認,但因雙方未對還款性質作出約定,故應優(yōu)先償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故被告上官生明尚欠原告運輸費575,131.20元,截至2016年8月29日的利息損失49,868.80元,原告的相應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哆€款計劃》約定被告上官生明逾期不付款的,還應該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被告最后一次按約履行還款30,000元的時間為2016年12月27日,此后應屬于違約,原告自2017年2月1日按年利率24%開始計算逾期付款責任,并無不當,本院予以支持。被告鄭某某承諾對被告上官生明的上述債務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故應按約承擔連帶清償責任。被告上官生明未到庭參加庭審,應視為放棄庭審中的訴訟權利。被告鄭某某未到庭參加訴訟,且未發(fā)表答辯意見,應視為放棄答辯和質證的權利。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第十八條、第三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二十條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上官生明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左某某運輸費575,131.20元;
二、被告上官生明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左某某截至2016年8月29日的逾期付款利息損失49,868.80元及以575,131.20元為基數(shù),自2017年2月1日起算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按年化24%計算的違約金;
三、被告鄭某某對被告上官生明上述第一、二項債務的履行承擔連帶保證責任;被告鄭某某承擔保證責任后,有權在其承擔保證責任的范圍內向被告上官生明追償。
負有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2,363元,公告費560元,合計訴訟費12,923元,由被告上官生明、鄭某某共同負擔(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江??燕
書記員:顧政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