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崔立某。
委托代理人:高原,河北日方昇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原審被告):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保定市徐水區(qū)廣場西北角。
法定代表人:劉建全,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劉素紅,公司員工。
委托代理人:王佩明,河北納木水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河北長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保定市徐水區(qū)永興中路132號。
法定代表人:劉通,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靳秋泉,河北振平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崔立某與上訴人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威開發(fā)公司”)、河北長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達建筑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保民一初字第2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崔立某及其委托代理人高原,上訴人興威開發(fā)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劉素紅、王佩明以及原審被告長達建筑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靳秋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查明,2010年4月29日,崔立某以委托代理人身份與興威開發(fā)公司簽訂《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發(fā)包人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承包人河北長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工程名稱:徐水歐韻華庭住宅小區(qū)20#樓;工程地點:津保公路南107國道東;工程內容:剪力墻、地上17層、地下一層(按新改好的圖紙范圍內);資金來源:自籌;承包范圍:施工圖紙內包括的土建、水衛(wèi)、采暖、電氣等項目及甲方工程要求(高層包括消防工程,電梯除外),包工包料;合同工期擬從2010年5月1日開始施工,至2011年10月31日竣工完成;項目單價:建筑面積每平方米1150元,合同總價應以該項目單價乘以最后實際竣工的建筑面積計算,建筑面積約27778.5平方米。長達建筑公司未在該協(xié)議書上蓋章簽字。2010年7月5日,興威開發(fā)公司與長達建筑公司簽訂《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約定由長達建筑公司承建興威開發(fā)公司開發(fā)的徐水縣歐韻華庭住宅小區(qū)20#樓工程,工程內容:剪力墻、地下一層、地上17層(按新改好的圖紙范圍內),工程承包范圍:土建安裝及施工圖紙涉及的范圍(電梯除外);資金來源:自籌;開工日期:2010年8月1日;竣工日期:2012年7月1日;合同價款31945000元。合同簽訂后原告即組織進場施工,2011年7月初,該樓17層主體封頂。2011年9月29日該工程-1-l7層主體驗收合格,2012年7月18日,徐水縣城鄉(xiāng)規(guī)劃管理局給歐韻華庭住宅小區(qū)20#樓(一期)頒發(fā)竣工驗收合格證。2010年10月12日至2011年4月1日,原告崔立某分8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防雷檢測費、工程款、工資款計2010700元。原告崔立某的電工組,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4月17日,原告分6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90000元用于發(fā)放工資。原告崔立某的鋼筋組,2011年1月29日至2011年4月17日,原告分7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款220000元用于發(fā)放工資,2011年5月24日至2011年6月14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分6筆直接給鋼筋組發(fā)放工資485746元,計705746元。原告崔立某的架子工組,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4月17日,原告分5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款79000元用于發(fā)放工資,2011年4月21日至2011年9月3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分9筆直接給架子工組發(fā)放工資270010元,計349010元。原告崔立某的水暖組,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4月17日,原告分6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53000元用于發(fā)放工資。原告崔立某的砼工組,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4月19日,原告分5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170000元用于發(fā)放工資,2011年5月11日至2011年6月30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分5筆直接給砼工組發(fā)放工資220000元,計390000元。原告崔立某的木工組,2011年1月28日至2011年4月17日分6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440000元用于發(fā)放工資,2011年4月21日至2011年6月12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分5筆直接給木工組發(fā)放工資858811元,計1298811元。原告崔立某的項目部于2011年2月22日至2011年6月10日分6筆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生活費、工資、塔司補助計31600元。2012年1月12日,原告崔立某的項目部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資25260元。2012年1月10日、2012年1月11日、2012年1月12日原告崔立某的其他人員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資276017元。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因該樓主體工程其他材料花費計520376.5元。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因該樓主體工程用鋼筋數(shù)量1207.2217噸減去原告崔立某退回67.986噸,計1139.2357噸,每噸4800元,計5468331.36元。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因主體工程混凝土花費:地下一層909432.5元,地上一層203340元,二層162120元,三層168446元,四層161115元,五層180262.5元,六層153172元,七層146668元,八層136480元,九層154640元,十層139815元,十一層159900元,十二層155837.5元,十三層155187.5元,十四層154700元,十五層161200元,十六層158112.5元,十七層165562.5元,以上地下一層至十七層主體花費混凝土款3625991元。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因主體工程支出塔吊租憑費計110000元。2011年3月26日、5月11日,原告崔立某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回填土夯款計15000元。原告崔立某于2011年4月7日、5月20日、6月19日,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人工資60000元。2011年4月7日,原告崔立某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字鋼、腳手板款計70000元。2011年5月12日,原告崔立某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代賠款2000元。2011年5月14日,原告崔立某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放線組工資6000元。2011年5月17日,原告崔立某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架子管租賃費960元。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為該工程支出實驗費15000元。2011年5月29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出扣件租賃費675元。2011年7月17日、7月26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出回填土工程款20000元。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為該工程主體支出1至8層驗收費計1200元。2011年3月18日,原告崔立某從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資料費10000元。2011年5月10日、2012年7月2日,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為被告長達建筑公司支出管理費計80000元。以上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為歐韻華庭20#樓17層主體工程共支出款項15235677.86元。
原審另查明,2011年1月,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委托保定中鑫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對徐水縣歐韻華庭20#高層住宅1-5層結構工程進行審核,2011年1月26日保定中鑫工程造價咨詢事務所有限責任公司出具工程結算的審核報告,其審核結果為:該工程報審造價7353349.00元,審核核減751919.00元,審定后工程造價6601430.00元。該樓工程主體工程完成后,原告崔立某委托河北恒輝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對該工程進行工程造價鑒定,2011年11月14日,河北恒輝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出具《歐韻華庭住宅小區(qū)20#樓工程(概)預算書》,結論為該主體工程造價20373973.09元(不包括裝修部分、二次結構、機械土方開挖、樁基工程、頂層機房、商業(yè)部分14部樓梯改鋼梯)。興威開發(fā)公司針對該樓主體工程委托河北卓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進行了工程造價鑒定,2013年7月3日,河北卓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出具《建設工程預算書》,結論為工程造價18317547.64元。興威開發(fā)公司針對原告崔立某委托河北恒輝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出具的歐韻華庭住宅小區(qū)20#樓預算書作出了復核說明,認可其工程量,但應核減金額2056425.45元。原告認可使用了興威開發(fā)公司大模板、架子管,就租金數(shù)額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經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申請,原審法院依法委托河北恒德資產評估有限公司進行了評估,結論為477693元。
原告崔立某向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依法判令被告支付原告工程款6281627.79元及利息,并支付違約金20萬元,返還強占原告的設備及建筑材料,或者賠償原告損失45萬元。重審庭審中,原告崔立某變更其訴訟請求中請求判令被告支付工程款6281627.79元為4351451.48元。
原審認為,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與被告長達建筑公司于2010年7月5日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應為有效。關于工程量,興威開發(fā)公司與長達建筑公司簽訂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約定為剪力墻、地下一層、地上17層。原告主張其完成的工程量是地下一層,地上1-17層工程主體,被告興威開發(fā)公司主張原告完成的工程量是1-5層工程主體,5層以后均由興威開發(fā)公司負責,原告并未參與。根據(jù)雙方提供的證據(jù)證實,第5層的竣工時間為2010年11月10日,之后至17層主體封頂,該部分主體工程由原告的各班組完成,原告也未離開工地。雖然5層以后的工資由興威開發(fā)公司直接給付各班組,但支款條上有原告的簽字,且興威開發(fā)公司也未提供解除合同的書面證據(jù),故興威開發(fā)公司主張5-17層主體工程不是原告所施工,證據(jù)不足,不予采信;關于工程價款,該樓主體工程完成后,原告委托河北恒輝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對該樓主體工程進行造價鑒定,結論為該主體工程造價20373973.09元(不包括裝修部分、二次結構、機械土方開挖、樁基工程、頂層機房、商業(yè)部分14部樓梯改鋼梯)。興威開發(fā)公司不認可河北恒輝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的造價結論,并委托河北卓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對該樓主體工程進行了造價鑒定,結論為該樓主體工程造價18317547.64元。為此,興威開發(fā)公司作出了復核說明,認可其工程量,但應核減金額2056425.45元。因原告認可興威開發(fā)公司的復核說明,故原審認定歐韻華庭20#主體工程造價為18317547.64元。大模板、架子管評估結論為477693元。興威開發(fā)公司為歐韻華庭20#樓17層主體工程共支出工程價款15235677.86元,其還應給付原告工程款18317547.6元-15235677.86元-477693元=2604176.78元。原告主張興威開發(fā)公司應返還強占的材料及設備,因與本案不屬于同一法律關系,不作處理。綜上,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第二十六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給付原告崔立某工程款2604176.78元;二、駁回原告崔立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60321元,由原告崔立某負擔35314元,被告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25007元;評估費6300元,由被告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崔立某答辯稱,興威開發(fā)公司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請求二審查明事實,駁回其上訴,改判支持崔立某的上訴請求。主要答辯理由如下:一、本案中履行的是2010年7月5日興威開發(fā)公司與長達建筑公司簽訂的施工合同,崔立某是該工程的實際施工人,2010年4月29日的合同已被2010年7月5日的合同變更。崔立某對涉案20號樓主體工程進行了全面的施工建設,并從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了部分工程款項。二、興威開發(fā)公司主張崔立某只承建了涉案工程的一至五層,五層以上至封頂是興威開發(fā)公司建設完成的,不是事實。對此,崔立某在原審時已提交了充分有效的證據(jù)證實其完成了主體17層工程。三、關于工程造價問題。原審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單方委托河北卓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作出的工程造價,該評估報告實際計算標準明顯過低,已經傾向興威開發(fā)公司一方,該工程造價是在興威開發(fā)公司認可的情況下,由原審認定并作出判決的。在原二審庭審中,興威開發(fā)公司對該評估報告中訴爭的工程造價18317547元也是認可的。四、對于截止2011年6月13日工人工資發(fā)放表涉及的1299185元,是興威開發(fā)公司要求各班組必須證明工資發(fā)放到工人手中而制作的表格。各班組長用此表到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的工程款,上述工資表大部分是一人所做。在原二審中鋼筋組長王松出庭予以了證實。發(fā)回重審后第一次開庭,崔立某又組織了10余名證人準備出庭作證,重審合議庭認為已有證據(jù)證實,沒有再讓證人出庭。五、關于稅金,由于工程所用全部材料均由興威開發(fā)公司購買并供應,票據(jù)由其開具,在總造價又扣除了崔立某200余萬元工程款,因此稅金不應再由崔立某承擔。
原審被告長達建筑公司的答辯意見與崔立某的答辯意見相同。
二審另查明,1、鋼材用量問題。原審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因該樓主體工程提供鋼材1207.2217噸,崔立某退回67.986噸,實際使用計1139.2357噸。按每噸4800元計算,應從工程款中扣除鋼材款5468331.36元。崔立某主張實際退還鋼筋數(shù)量為83.291噸,退回鋼材數(shù)量少認定了15.305噸,并提供了鋼筋入庫單予以證實。另興威開發(fā)公司原審提交的1207.2217噸鋼筋用量明細中,其中2010年10月31日一筆7.285噸和2011年4月19日一筆0.285噸為重復計算。2011年6月19日至2011年8月9日期間的鋼筋用量14筆共計20.294噸,出庫單中的領料人與崔立某原出庫單上的領料人不一致,崔立某主張該20.294噸領料人不是其施工隊人員,系興威開發(fā)公司自用鋼材,不應計算在實際工程用量中。另外,崔立某還自愿追加確認使用2011年3月17日一筆鋼材4.94噸。綜上,應認定原審多扣除了鋼材38.229噸(20.294+15.305+7.285+0.285-4.94=38.229),按每噸4800元計算,多扣除了鋼材款183499.20元。2、混凝土款的扣除問題。原審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共支出混凝土款3625991元,崔立某主張其中2010年11月11日-2010年11月30日期間自行支付混凝土款21萬元,應從混凝土款中扣除,并提供了材料商為其開具的付款收據(jù)9張。興威開發(fā)公司認為上述3625991款項由其全部支付,二審中經法庭釋明,興威開發(fā)公司限期內未提供其全部付款的履行憑證,現(xiàn)崔立某持有付款21萬元的收據(jù),應認定該21萬元為崔立某實際支付,應予扣減。崔立某上訴主張上述3625991混凝土款項中還包含二次結構地下室地面用混凝土款29225元,崔立某未索要此部分工程款,也應從興威開發(fā)公司支付款項中扣除。后在二審庭審中放棄該項主張。3、原審判決扣除的其他材料花費520376.5元。興威開發(fā)公司提供該項明細中,其中1-155號為舊工具、舊材料,金額為396009.2元,崔立某上訴主張已退回,并提供了退貨收據(jù)、入庫單等。因此,對該396009.2元應予扣減。4、原審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支付電工組工資9萬元,水暖組工資5.3萬元,共計14.3萬元。此外,崔立某主張其自行向電工組發(fā)放工資50600元,向水暖組發(fā)放工資7000元,支付水電材料80734元和預留預埋管材15147元。以上款項共計296481元,崔立某主張應予扣除。經查,因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出的水電暖款項并未包含在工程鑒定總造價中,故該部分14.3萬元不應計入興威開發(fā)公司的已付款。對崔立某自行支出的水電暖工資和材料費用,因未包含在興威開發(fā)公司的已付款15235677.86元中,且不能證實上述材料實際用于涉案工程,故不予認定。
還查明,后期興威開發(fā)公司直接發(fā)放的工人工資1299185元,其發(fā)放程序是興威開發(fā)公司直接向各班組長發(fā)放,并不直接針對每個工人,各班組長持工人的工資發(fā)放表向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資款,同時各班組長向興威開發(fā)公司打有收條。原二審庭審時鋼筋組的班組長王松出庭證實了上述事實。
關于稅金問題,2010年5月2日興威開發(fā)公司與崔立某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約定,乙方(崔立某)按實際收到工程款數(shù)額開具票據(jù)。甲方(興威開發(fā)公司)代開所有工程款稅票。工人工資和工程款的數(shù)額確定后開具發(fā)票。
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原審一致。
本院認為,一、關于涉案工程已完工程量及工程造價的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上訴主張崔立某僅完成了1-5層主體工程,5層以上均由興威開發(fā)公司完成,崔立某并未施工。興威開發(fā)公司主張2010年4月29日其與崔立某簽訂的協(xié)議中約定的是包工包料和固定單價,后來施工中變更為興威開發(fā)公司提供材料,但雙方未形成新的施工協(xié)議,興威開發(fā)公司也未提交解除合同的相關證據(jù)。從整個施工情況看,5層主體完工后,崔立某并未離開施工現(xiàn)場,后續(xù)施工包括各班組從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資的支款條上均有崔立某的簽字。因此,應認定崔立某參與了17層主體的全部施工,興威開發(fā)公司主張崔立某實際完成5層主體無事實依據(jù),不予支持。已完工程造價的認定,崔立某委托河北恒輝工程造價咨詢有限公司確定的工程造價為20373973.09元,在此基礎上,興威開發(fā)公司又委托河北卓眾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進行造價鑒定,確定主體工程造價為18317547.64元。為此,興威開發(fā)公司作出了復核說明,認為應在20373973.09元的基礎上核減金額2056425.45元。因崔立某認可該復核說明,即認同興威開發(fā)公司委托鑒定的工程造價數(shù)額,應視為雙方就工程量造價問題已達成一致意見。故原審認定工程造價為18317547.64元并無不當。興威開發(fā)公司主張按照合同約定的1150元固定單價計算工程價款的觀點與上述事實不符,不予支持。
二、關于興威開發(fā)公司尚欠工程款的數(shù)額問題。綜合二審的事實認定,本院認為:1、鋼筋、混凝土款應在原審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支付數(shù)額的基礎上扣減183499.20元鋼筋款、21萬元混凝土款;2、在興威開發(fā)公司已付的其他材料花費上應予扣減396009.2元;3、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出的水電暖款項14.3萬元因未包含在工程鑒定總造價中,也即未在崔立某訴請的工程款范圍之內,故該14.3萬元不應計入興威開發(fā)公司的已付款。4、大模板、架子管租賃費477693元應從工程款中扣除。崔立某主張雙方就大模板、架子管材料未訂立租賃合同,口頭約定無償使用,不應計費,但未提供無償使用的相關證據(jù),且施工中崔立某實際使用了興威開發(fā)公司的上述材料,應當支付租賃費。原審依據(jù)鑒定報告從工程款中扣除該項費用并無不當。5、管理費問題。崔立某主張其施工至主體封頂,并未全部施工完畢,應按工程量比例計算扣減管理費3萬元。因興威開發(fā)公司已向長達建筑公司實際支付管理費8萬元,長達建筑公司也參與了工程施工資料、辦理備案等具體事宜,故對崔立某的主張不予支持。6、后期興威開發(fā)公司直接發(fā)放的工人工資1299185元不應再計入已付款。各班組長向興威開發(fā)公司支取工資款時所打的收條與各班組長向興威開發(fā)公司提交的工資發(fā)放表為同一筆款,工資發(fā)放表只能證明工人工資已實際發(fā)放,不能證明工人又從興威開發(fā)公司支領了工資款。興威開發(fā)公司在原審已認定支付工資款的基礎上,依據(jù)工人工資發(fā)放表再行主張屬重復主張,與事實不符,不予支持。7、關于稅款扣除問題。2010年5月2日興威開發(fā)公司與崔立某簽訂的補充協(xié)議中約定崔立某按實際收到工程款數(shù)額開具票據(jù)。興威開發(fā)公司上訴主張已墊付稅款686325元,應作為已付款認定,但其提交的稅票不能證實是為崔立某施工部分所開具,且崔立某未收到發(fā)票上所列的工程款,因此不能以興威開發(fā)公司提供的稅票作為認定稅款的依據(jù)。稅款的計算應按照興威開發(fā)公司向崔立某已支付的工資、工程款以及尚欠的工程款數(shù)額作為稅款的計算基數(shù)。具體計算方法如下:原審認定工程總造價18317547.64元,興威開發(fā)公司共支出15235577.86元。其中原審認定已付鋼筋款5468331.36元,多扣除了鋼筋款183499.20元,實付5284832.16元。混凝土3625991元,扣除崔立某自行支付的21萬元,實付混凝土款3415991元。原審認定興威開發(fā)公司支付塔吊租賃費11萬元、扣件租賃費675萬元、實驗費15000元、1-8層驗收費1200元、資料費10000元,另有14.3萬元水暖電工資和396009.2元所退其他材料款應予扣除,作為稅款計算基數(shù)為:15235577.86元-5284832.16元-3415991元-11萬元-675元-15000元-1200元-10000元-396009.2元-14.3萬元=5858870.5元,按5.33%的稅率計算,稅款為312278元。因此,興威開發(fā)公司尚欠崔立某的工程款數(shù)額,在原審認定2604176.78元的基礎上,加上多扣除的鋼材款183499.20元、多扣除的混凝土款21萬元,興威支付水暖電工資14.3萬元,其他材料退款396009.2元,再扣減稅款312278元,為3224407.18元(2604176.78+183499.2+21萬+14.3萬+396009.2-312278)。
三、關于工程款利息計算。崔立某主張應當支付工程款利息,涉案工程于2011年9月29日主體驗收合格,應從該日起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工程款利息。
綜上,原審認定事實不清,實體處理不當,應予糾正。上訴人的上訴理由部分成立,應予支持。故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維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保民一初字第2號民事判決第二項;
二、變更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保民一初字第2號民事判決第一項為: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給付崔立某工程款3224407.18元及利息(利息自2011年9月29日起按中國人民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至實際履行完畢止)。
一審案件受理費、鑒定費負擔不變,二審案件受理費31455元,由崔立某負擔8234元;由保定興威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23221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 巍 代理審判員 吳曉慧 代理審判員 馬艷輝
書記員:李冠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